APP下载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并发膀胱癌1例报告

2012-04-12熊博文钟小红吴晓安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

熊博文 钟小红 吴晓安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指患者同时或相继患2种或2种以上彼此独立存在的恶性肿瘤并且能排除相互转移者,临床上不多见,占国内报道的0.5%~2.45%[1]。我科2007年6月收治1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011年6月并发膀胱癌,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71岁,男性,2007年6月患者于外院行“左大腿及左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为:①(腹股沟)送检淋巴结组织4枚,提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大细胞性。②(左大腿内侧)带皮肤肿块1块,内见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浸润弥漫。免疫组化示:CD45RB(+++),CD20(+++),CD79a(+++),CD3(+),CD45RA(+)。肿瘤细胞来源于B系淋巴细胞,复合弥漫大B淋巴瘤。确诊后于我科行4个周期CHOP方案化疗及1个周期局部放射治疗。化疗2个周期后复查,疗效为CR。2010年6月11日患者因“右侧鼻塞、通气不畅”于外院行“右侧鼻腔组织活检术”,病理回报为“组织表面被覆鳞状上皮,上皮下间质内见淋巴样细胞弥漫增生。对增生的淋巴样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3(-),CD43(-),CD79(+),CD20(+),CD23(-),CgA(-),Syn(-),CK(-)。免疫组化结合HE镜下所见,符合鼻腔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中-大大小。予以“R-CHOP”方案化疗4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病灶消失,后予以美罗华维持治疗2次,最后1次治疗于2011年3月21日结束。患者于同年6月8日开始出现下腹部不适、解粉红色小便,为求巩固治疗于2011年6月22日入住我科。于7月2日行膀胱镜检查及肿物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右侧壁)低级别尿路上皮乳头状癌。(膀胱三角区肿物)同上,但病变较轻”。病理明确后患者于2011年7月21日于外院在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检查与活检相符合,术后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术后患者每周定期于该院行膀胱灌注(生理盐水 40 ml+法码新 40 mg)。目前仍继续维持治疗中。

2 讨论

根据Warren及Gates修订的诊断标准,多原发恶性肿瘤是指:①每个肿瘤组织学上必须均是恶性;②每个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③肿瘤发生在不同部位或相同部位而有不同病理类型;④必须排除互为转移的可能性[2,3]。多原发性恶性肿瘤按时间顺序分为同时性和异时性,发生在6个月以内为同时性,6个月以上者为异时性。本例患者复发间隔3年,符合异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原因至今未明,可能涉及到下列因素:生物学因素、家庭遗传因素、既往抗肿瘤治疗(化疗、放疗)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导致宿主对肿瘤易患性增加等[4]。临床医生应对多原发性恶性肿瘤重视,注意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多原发性恶性肿瘤治疗原则上是以根治性治疗为主,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及肿瘤特性、部位,合理予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有时须予以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

[1]汤钦猷.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61.

[2]张天泽,徐光伟.肿瘤学(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61.

[3]郜攀峰,于淑娟.下咽、膀胱双原发癌1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3):270.

[4]何 纯,刘 铮,杨文斌,等.食管胃双原发癌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7,9(2):227.

猜你喜欢

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抗HBV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浅析影响原发性消化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因素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CCL22、IL-10和FOXP3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