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四川种业发展

2012-04-12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4期
关键词:制种种业四川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四川种业发展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

1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随着国务院8号文件和四川省政府23号文件的出台,四川种业界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在大好的形势下,我们要客观分析四川种业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树立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做实产业的使命意识。从政策措施层面看,国务院文件出台后,湖南、甘肃、海南等种业大省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性的政策,都在抢占先机,虽然四川省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但还远远不够。从企业做大做强层面看,现在以中种集团为主导的央企和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社会资本进入种业的势头非常猛,投入整合力度非常大,中种集团短短的一年时间已在湖北成立研发机构,拟投资20多亿元。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水稻、油菜种植大省,其科研团队人才吸引力非常大。虽然四川企业也在推进,几家上市公司也在寻求和省内相关企业的合作,但比较看来,进度不够快。从四川省委省政府、农业部门的角度出发,虽然想优先扶持本土企业,但市场化配置资源,全国一盘棋,搞封锁、搞地方保护肯定行不通,全国大市场整合趋势不可挡。种业是部分优势区域的优势产业、行业企业的骨干业务,不是关系全川整体战略的问题,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些领导、部门的认识不一定到位,所以在政策的酝酿、争取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需要加强沟通,抓紧协调对接,争取出台更多更实的措施。

2 进一步增强信心

(1)利好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出台。前不久农业部召开了8号文件发布一周年的座谈会,国家相关部委,包括财政部、发改委也参加了,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这个文件的出台对整个种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更重要是,研究怎样细化落实8号文件的相关政策。按照国务院要求,每项政策、措施都在抓紧沟通协调、细化,比如税收、融资政策等都已陆续出台。利好政策是越来越多的,四川省两个文件(川府发[2011]23号和川办函[2011]262号)提到的相关政策,在2~3年内也将逐步落实。

(2)企业兼并重组势头好。有同志提到,2012年种子退货量增加,尤其是小公司。我认为,退货量增加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小公司退货量增加说明大公司的业务在增加;另一方面,总体上退货量增加是年度间的波动和调剂。种业是个永恒的产业,虽然受灾害天气等方面影响,种子供应有波动,但总体上粮油大宗农产品种植用种是稳定的。种子不像其他周期短、变化大的工业产品,种子需求是刚性的,只要老百姓要种田,就要买种。我们就是要做大做强种子企业,淘汰一批小公司。有些市县管理部门认为对本土企业还是要多照顾,但从大市场、大形势看,优胜劣汰是必然的,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小企业就是要抓紧重组,或者退出本行业。前几年进入种子产业的,没有赚到钱,退出了,这是好事,现在留下来从事种业的,都是坚定不移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四川200多家公司,真正有实力的就三五十家,若全省就几十家种子企业,市场占有量是有保障的,不要看到退货量增加了就认为市场在萎缩,要从长远来看,要下决心,种业是技术性、创新性、长期性的产业,不能靠投机,要稳扎稳打,坚持就是胜利。

(3)种子生产基地集中度越来越高。国家着力建设三大板块基地,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重点就是四川,四川实施种业提升工程,就是要集中扶持一批核心基地,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明确要求四川抓紧出台规划。2012年,国家发改委已率先启动了海南南繁基地建设,四川的规划也正在紧张制定中,农业部已派出专家到川指导、细化,余欣荣副部长对此事非常重视,要求种子管理局抓紧与发改委对接,争取2013年启动四川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四川初步设想先启动1~1.33万hm2核心基地建设,重点在成都、德阳、绵阳、眉山四市,地方要推动,落实配套措施,争取2~3年内形成一批高标准的、三网配套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当然,其他区域我们也要扶持,但有先后,推进四川种业发展,要率先打造一批亮点基地、亮点企业,通过基地、企业的建设发展,造就一批高素质种子人才队伍。

以上三个有利因素,我们都正在抓紧推进,我们反复开会,参观现场,就是要让大家看到希望、增强信心。现在行政推动种业发展的力度是空前的,四川省钟勉副省长连续两次调研种业工作,前段时间刚去了绵阳,调研农科区的几家企业,我们还将争取请他到邛崃等地调研现代种业,大家一定要增强信心。我们要淘汰一批不坚定、投机、小弱企业。目前四川种子价格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销环节多、网点少。种业企业批发种子20~30元/kg,而市场零售在40~60元/kg,翻了一番。经调查,主要就是经销环节多,催生种子价格上涨。农业进入高成本、高价格、高补贴的“三高”时代,种子也不例外。四川的核心基地县、核心企业是种子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种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增强信心。

3 进一步深入推进种业发展

(1)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商业化育种,大家都说市场品种多,低水平,重复多,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主体多,企业多,企业要生存,就要有自主品种,没有品种就去套牌,症结在这里,我们要从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整合企业,减少主体。二是促进种质资源交流。目前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育种体系,封闭育种,无材料交换。前些年我们出了一大批的骨干品种,就是因为进行了大范围的种质资源的交换,但后来就没有这样的种质资源交换,育种多是近亲繁殖。2008年开始,我们在市州农科院所之间开展材料交换,促进材料交换,当然也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各方要遵守协议。最近几年,农科院所和企业间联合报奖明显增多,正是材料交换的体现。下一步,我们要加大推进川农大、省农科院和企业、市州农科院所的材料交换。三是科技人员进入企业。从待遇上讲,科技人员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从干部管理上讲,院长、所长属于组织部、纪委管辖,所以他们要进入企业不是单纯的参股领取报酬的问题,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要搞好科技创新,关键是要集聚一批创新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目前都在科研单位,短期内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是不大现实的,各地要用好政策,推进此项工作。只要解决以上三个环节机制创新问题,不愁没有突破性的品种。况且,现在有些突破性品种应有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主体多了,市场占有空间被分割,好的品种没有足够的渠道。我们开展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委托几家公司共同经营,就是要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其实,市场上有的品种实际推广量远高于我们统计数,如冈优188,实际推广面积应有26.67万~33.33万hm2,不少被换了名称在卖,玉米品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突破性品种我们还是有的,但是没有好的渠道将面积推开,由此看出套牌侵权还是很严重,从全国范围看都存在这一问题,也反映了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

(2)扶优扶强种子企业。第一是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要做大做强种子企业,关键要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2012年四川已有部分企业进入到育种攻关,有的企业还成为了课题副主持单位,虽然补助的钱不多,但却是历史性的制度改革。在支持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方面,当初我们在设计种业提升工程就考虑过对企业研发品种进行补助,实行以奖代补,只要企业研发的品种通过审定,并被认定为重点推广品种,我们就对企业进行奖励,现在省农业厅正积极和财政厅对接这项工作。我们将推进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专项。目前,四川有个别企业正在实施国家重大专项,说明国家已将企业的创新研发作为了重点支持方向;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玉米、水稻等分中心都建设在科研院所,从发展方向来看,今后一些大型的种子企业也可以承担这些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此项工作。第二是要脚踏实地做实产业,积极融入社会资本。种业企业就是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实产业,同时要积极融入社会资本。若实体是躯干,资本就是翅膀,有了资本才能做大做强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所以搞实业的同时也要注重融入资本,两手都要硬,但并不是鼓励纯粹搞资本运作,不是说上了市、融了资、赚了钱就转移资金,就不再搞种业了。企业家从事种业之初,要以做实产业为出发点,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令人欣慰的是,四川不少种业企业正在逐步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如已设立财务总监,规范财务管理。现在社会资本也正在进入种业,说明这个行业是个长期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

(3)构建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一是要完善基地基础设施。自2011年以来,省厅召开了两次推进会,核心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如成都、绵阳、德阳、眉山等地,建设了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前段时间我去安县调研,随机问了一农户,制种效益好不好,是否愿意搞制种,他很兴奋的说,“制种有搞头,要继续搞,家头的房子就是靠制种修起来的,今年起码要搞20亩”。看来只要有稳定的基地和收益,农民还是很愿意搞制种的。二是要创新基地建设机制。政府负责完善基础设施,我们整合了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省财政厅明确要求,优先在杂交水稻、玉米、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2012年我们启动的种业提升工程,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扶持建设一批三网配套的高标准制种田。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建立自己的基地,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方式,如:“大流转+小业主”、“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等模式。一个公司不大可能把上万亩的种子生产基地包干,还是要反租倒包,通过若干生产大户、小业主,形成农业生产单元,降低风险。三是要创新基地运行模式。农业部门要积极在种子生产基地建立种子生产专业合作社,现在很多的政策都需要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来实现。农机购置补贴,就不可能补贴给企业,企业要享受农机补贴政策,只有通过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主要由农民组成,但需要企业来支撑、链接,所以从国家层面上看,很多优惠政策都是通过专业合作社来实现。粮食种植补贴,凡是达到种粮大户标准的制种大户,均可享受种粮大户补贴待遇。农机作业补贴,专业合作社才能有效组织制种大户实施,下一步我们还要启动水稻机插秧农机作业补贴。全省马上启动“60+2”农机补贴,用于补贴农机购置和农机作业,通过补贴,制种用工成本将大大降低。

(4)强化种业监管工作。一是减少市场流通环节。种业公司的代理制要向直销制转变过渡,逐步减少流通环节。二是品种的真实性管理。要建立种子标

猜你喜欢

制种种业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种业名企展示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