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设计中学科理论的协同与融合:对经济学理论的思考
2012-04-12徐全军李清珍
■徐全军 李清珍
经济学理论是薪酬设计的理论基础
解释薪酬问题的经济学理论十分多,这些理论对薪酬的形式、薪酬的等级等诸多问题做出了解释。效率工资理论、工资基金理论、最低生存费用理论、锦标制度理论、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市场供求理论、工资补偿理论、团队生产理论、内部市场理论、工会理论等,都已经或正在进入到了薪酬管理学的视野。其中,委托代理理论、锦标制度理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是目前对薪酬设计影响最大的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绩效薪酬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并且代理人具有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的倾向,当委托人不能很好地测评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时,绩效是薪酬设计的最好的依据。绩效薪酬能把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联系起来,最大程度地激励代理人。
锦标制度理论是薪酬等级制度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当个人的绝对绩效难以被准确地测度时,按照个人之间的相对绩效设计薪酬制度是最佳的选择。组织内部的等级制度是按相对绩效而非绝对绩效设立的,其激励力量是通过“锦标竞赛”的形式实施的。在“锦标竞赛”中,两个等级之间的薪酬差异与绩效差异并不成正比;需要恰当设计相邻等级之间薪酬差异,以保持足够的激励力度。由于级别越高,竞争的机会越少,等级之间的薪酬差别要随着等级的增高而增大。
人力资本理论是能力薪酬制度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员工的产出不仅仅与努力程度相关,而且与能力大小相关。当一个人的绩效尤其是长期绩效难以被准确地测度时,设计能力薪酬是最优的选择。薪酬的功能是保证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根源于人力资本,企业应致力于考评人力资本而不是对工作进行监督。目前,人力资本理论正与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试图从多个方面解释能力薪酬制度。在国外,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胜任力薪酬制度备受关注。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为薪酬设计过程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框架。该理论认为,薪酬设计的基础工作是对员工进行分类,处理内部人与外部人的关系、工会与管理层的关系,并区分企业内部员工的核心层、中间层,对不同的员工设立不同的等级制度。对薪酬设计的过程,该理论认为,进行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分割,才能设置等级制度;设计了等级制度,才能设置职位;设置了职位,才能设置员工薪酬;设置了薪酬,才能进行人力资本管理;进行了人力资本的管理,企业才能具有竞争的优势。
经济学理论与其它理论的协同
经济学理论对内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解释,需要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协同下进行。在实践中,对内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步骤是:确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分析市场中的竞争力量,明确企业内部的技术和文化,找到企业拥有的战略性资源,描述这些资源的分布状况,区分出关键员工和一般员工,划分出核心团队和其他团队。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对象,企业内部的技术和文化是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战略性资源是战略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对员工的划分,经济学理论是以员工的人力资本特征和契约关系为标准,在实践中还需要心理学的指导,对员工素质进行准确的评价。
经济学在解释薪酬问题时,一般假定所有的企业都在同样的情境中。但在实践中,不同企业面对的情境是不同的。在应用经济学理论时,需要把理论放入到情景中,根据企业的具体情景进行市场分割,设立与情景相匹配的薪酬等级结构。战略管理学为分析情境特征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如PEST模型、波特5种竞争力模型、内部价值链模型、波士顿矩阵和核心竞争力模型。
经济学很好地解释了等级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在实践中,薪酬等级制度与企业组织结构密切相关,企业组织理论对等级制度的特征存在很大的影响。设计等级制度的基础工作是进行工作分析,这离不开管理学理论的指导。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如何使工作丰富化,需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
人力资本理论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结合,才能解释如何通过薪酬制度培育企业人力资本。首先,没有内部劳动力分割,就无法确定关键人力资源,从而无法分析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分布状态。其次,等级晋升制度通过报酬后置和锦标竞争,为稳定人力资源、长期激励、培育专用性人力资本提供了有效的机制。
经济学和其他理论结合才能更好的解释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学中的锦标制度理论认为,锦标制度具有的合理性,但是也存在着串谋、诋毁、裙带等行为发生的可能。对防止这些行为,经济学集中讨论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在现实中,人们不可能彻底消除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往往基于文化学理论,从企业文化开始,从薪酬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寻找解决人际关系的方案。文化学本身包含了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内涵。
经济学理论与薪酬管理学的融合
管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注重吸收多学科的知识,形成了今天的管理理论丛林。随着薪酬理论的发展,薪酬管理学将不断吸收锦标制度、人力资本、竞争与交换等理论内容,使它们成为薪酬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学理论与薪酬管理学融合的过程中,某些经济学理论涵义必将发生一些变化。
把经济理论引入到管理学后,其薪酬概念的内涵将被扩大。经济学讨论的主要是物质形态的薪酬。虽然经济学也讨论员工对非物质利益的偏好(如员工对闲暇的偏好),但是把非物质利益假设成物质利益的替代品。在管理学中,薪酬不但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物质薪酬与非物质薪酬的性质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没有完全替代关系,非物质薪酬对员工的激励程度甚至超过了物质薪酬。
人力资本的概念被引入管理学后,其内涵应加入心理学的因素。在传统经济学意义上,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能产生价值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被引入管理学后,它的内涵不应该只是指劳动能力,更进一步应该指一个完整的人。这个完整的人,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有需求,不但有能力特征,而且有心理特征。
经济学中的竞争和交换理论,在管理学中被用来解释心理需求。经济学主要讨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竞争,管理学认为,人们之间的竞争不但是由物质利益驱动的,而且可能完全是由个人对自尊需求驱动的。同样,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关注的是物质利益的交换,而管理学认为人们之间不只有物质交换,而且还存在着心理交换、社会交换等等。
经济学的锦标理论,假设人是经济人,致力于讨论外在报酬,而回避内在报酬问题。使用这种理论指导薪酬管理问题时,既要考虑等级制度中的外在薪酬差异,又要考虑内在薪酬的差异,既要考虑晋升制度中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又要考虑员工的对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的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经济学对企业薪酬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一种判断基准和“思维框架”,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一个标准的经济学视角。在实践中,经济学是与心理性、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协同下发挥作用的,在运用经济学理论的时候,需要对某些假设和概念内涵做修正或变化,与管理学的思维模式相适应。在管理学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吸取经济学的知识,经济学的薪酬理论在应用中不断地与管理学理论相融合。
参考资料
1.曾湘泉.薪酬:宏观、微观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纳索·威廉·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77.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商务印书馆,1981.
5.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6.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英)波特·马金.组织和心理契约: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王新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亨利·明茨伯格,等.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石伟.组织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