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低碳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2-04-12周亮亮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11期
关键词:城市化能耗能源

■周亮亮

低碳——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和海平面上升,改变全球水资源分布、供应和利用,威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地球生物繁衍生长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2007年11月第4次评估报告认为,最近50年的气候变暖很可能 (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适应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2007年排放二氧化碳59.6亿吨,超过美国 (58.9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同年,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4.6吨,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2.6吨的水平,甚至超过了全球人均4.4吨的水平。按照 《京都议定书》规定,目前阶段,只有附件一所包括的国家(即发达国家)承担强制减排任务,而包括我国在内的非附件一国家 (即发展中国家)只是被 “鼓励”采取自主减排行动。由于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已超过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位,一些西方国家认为我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应与他们承担相同的义务。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向世界庄严承诺: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次把 “低碳”、 “低碳发展”写入了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未来五年要实现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等约束性目标。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被确立为指引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

当前低碳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要实现“40、 45” 和 “16、 17” 的低碳发展目标并不简单。我国面临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缓慢、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一)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

根据我国 《能源发展 “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应控制在27亿吨标准煤左右。然而,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煤,远高于27亿吨标煤的规划值。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以下简称 《统计公报》)进一步揭示,2011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3亿吨标准煤,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量增长最多的一年。2011年初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曾提出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应努力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目前看来,2011年能源消费增长量远远超出了预期的年均增长量,“十二五”时期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难度很大。

(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缓慢

1.化石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中以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高,每吨煤炭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排30%和70%。然而,我国资源禀赋呈现 “富煤、少气、缺油”的结构,已经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201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5.2%,超过美国;四成以上的石油进口来自并不安定的中东、北非;能源国际供给安全日益成为威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近年来,美国大力开发新型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用天然气发电大量替代石油发电,使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由于页岩气开发势头良好,美国甚至有望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但我国的情况与美国不同。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介绍,中国由于地质条件、地面条件等限制,美国的很多技术很难移植过来,大幅提升页岩气产量的愿望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生活使用的能源要求供给稳定。长期以来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的近七成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供给的八成,这与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不足三成、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超过两成的格局大相迥异。

2.非化石能源

核能是能量密集型能源,但由于要求大量技术积累,我国起步较晚。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之后,我国核电发展出现 “原地踏步”的情况。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剩余可开发水能资源约占全球的20%。但是水电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由于受到生态环境和移民等问题的制约, “十一五”期间水电产业出现发展停滞的趋势。风力发电目前成本已与煤炭发电成本接近,但因其间隙性、波动性特点,开发百万千瓦或更大的风电场尚需解决并网、蓄能和励磁等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成本难以控制,上网价格比火电还高2倍左右,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生活使用的经济性要求。

3.空间分布

我国技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陆地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省区,而集中了全国70%以上能源需求量的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能源较为稀缺。“近输电、远输煤”,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比铁路运煤的能耗多15%,我国清洁能源的分布与主要能源需求地理区位差异很大,加大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难度。

4.资源禀赋决定消费结构

201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8%,石油占19%,天然气占4.4%,其他8.6%。2011年,我国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远低于预定的3.5%的节能目标。其中最主要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大的煤炭消费量增长9.7%,与全国能源消费总增长幅度9.79%几乎同步,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步履维艰。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 “节能减排任务没有完成”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在 “十二五”开局之年以能耗、排放指标反弹的形式表现出来,将 “十一五”末期一些地方 “拉闸限电”、 “停暖减排”、 “突击减排”的水分挤了出来,更将传统粗放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工业化与低碳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产业结构迅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工业化初期阶段一般会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中期阶段一般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后期阶段一般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个别城市,从整体看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2011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1%、46.8%和43.1%,增长速度分别为4.5%、10.6%和8.9%,超过预期目标0.2个、2.4个、0.4个百分点。三大产业中,我国第二产业增速最快,而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增长速度又超过第二产业平均增长速度。2011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7.6%。上述数字表明我国经济仍属于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结构调整滞后。

另据研究,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碳强度分别是0.79吨/万元、1.19吨/万元、0.47吨/万元,其中,第二产业中高碳行业的碳强度为2.40吨/万元。也就是说,在能源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业增加值增长就意味着能源消耗增加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目前,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整体能耗的73%左右,六大高耗能产业的能耗占工业整体能耗的77%左右。高能耗的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已成为我国抑制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

可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供应结构达到最终节能目标才是长效解决机制。应大力推进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优化调整工业内部行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部门、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升级。

城市化与低碳

城市化实质上是一种发展模式,既包括经济的城市化——产业化推动的经济空间集聚与城市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城市化——人口随产业向城市转移,生活方式改变。人口向城市聚集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间,我国城市化率仅仅由10.6%上升到17.9%,城市化进程处于半停滞状态。1978年后,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2003年城市化率超过40%,达到40.5%;2008年超过45%,达到45.68%; “十一五”末期达到47.5%,平均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但2011年末,我国大陆地区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3%。这一速度远远超出了 “十二五” 规划的预期目标——从2010年的47.5%提高到2015年的51.5%,共计提高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骤然加快,几乎出现 “五步走并为一步跑”的局面。

从积极的方面看,城镇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消费品市场扩张两方面都能大量消纳工业化产品,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创造需求,在今后一个时期可以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源泉。但是另一方面,不能忽视这一过程中对低碳发展的制约。

传统的粗放型城市化是以 “大兴土木”为显著标志的过程。据统计,1990年以来我国建筑业的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11.5%,超过同期GDP的平均增速。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建成的建筑面积高达20亿平方米左右。世界上最大的 “建筑工地”,进一步拉动了建材、钢铁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快速增长。即使技术进步有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它们的生产、消费和使用,也必将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根据2001至2010年经验数据,我国每建筑1平方米的房屋,需要消耗土地0.8平方米,投入能源0.2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0.6吨。

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一次性的巨量能源消耗和 “碳存量”的积累,其日常使用则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能源消费和 “碳通量”的形成。一是建筑能耗。中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较高,是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至3倍。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约11亿吨标准煤,将占全国能耗总量的四分之一。二是交通能耗。目前,95%的交通运输都依赖石油。与工业化国家交通用能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0%至40%相比,我国交通用能比重目前还较低。但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交通能耗将快速上升。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大关,并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我国交通运输石油消耗量已占全国石油消耗量的48%,相当于将全部进口石油 (占全国石油消耗量的55%)都用于了交通运输。

城市化过程中还伴随着土地用途的转变。与人口的城市化速度相比,我国土地的城市化速度更快。数据显示,1981年至2008年,全国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1.9万人下降到1万人。这意味着在现有城镇化模式下,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拉动建设用地增长近2个百分点。从全球的范围看,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来源,其作用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约占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20%。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统计,建设用地40%至60%来源于耕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后,即使闲置,也会由于生物固碳功能的丧失,而形成无效碳排放。在建设用地结构中,排放强度最大的工矿用地约占四分之一。以2010年为例,我国年新增工矿用地产生的 “碳源”是同年植树造林形成 “碳汇”的10倍。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不仅导致了碳排放量的急剧增加,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甚至危及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严峻的形势告诫我们,推进城镇化必须在低碳上下功夫,走出一条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把握好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特别是要与当地能源状况、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搞 “大跃进”;要改变以往偏重发展大城市的倾向,把战略重点放到中小城市上来,将国家公共资源配置向中小城市和城镇倾斜;要优化城市结构和功能分布,提高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城镇发展要由 “扩空间”向 “提功能”转变,走紧凑型城镇化道路。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2-02-23.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N].人民日报,2012-03-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

4.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3).

5.舒木耀,杨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有战略思考[N].学习时报,2010-02-22.

6.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7.马晓河.城市化战略与我国增长动力机制选择[J].中国投资,2012,(1).

8.周亮亮.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高歌稳进[J].科学社会主义,2011,(3).

9.周亮亮.城镇化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N].中国经济导报,2012-03-24.

10.张志强.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与碳排放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2,(2).

猜你喜欢

城市化能耗能源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