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2-04-12孙景民
孙景民,于 鹏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几个问题的探讨
孙景民,于 鹏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从阐述相关基本概念入手,系统分析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嬗变历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和途径。
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我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1 基本概念
1.1 价值
价值是随着人类进化而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学术界存在着各种观点,其中“抽象说”认为价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们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概念就属于“抽象说”的观点。
1.2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不同的事物在人的头脑中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头脑中也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例如透过价值观的万花筒,有的人看到的是如画的人生,有的人看到的却是生活的荒漠。
1.3 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等。
1.4 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主导价值追求。在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统领作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演变历程
2.1 原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原始社会是通过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特别是习惯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世代相传成为氏族成员内在需要和外在自觉的行为模式或行为惯性。由生产力极端低下所决定的以习惯为主的社会习惯体现了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原始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2.2 奴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神权法”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思想在奴隶社会占统治地位,并构成了奴隶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是在思想上欺骗和麻痹奴隶,以使奴隶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不做反抗,已达到其长期统治的目的。
2.3 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三纲五常”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并作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和提倡。
2.4 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思想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五个名词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资产阶级是虚伪的,而无产阶级要比资产阶级更加有高度,更加普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是个人主义、私有神圣、自由竞争、弱肉强食、按股分权、按资分配、享乐至上。
2.5 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集体主义”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元价值观被打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即: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是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时代精神。
3.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义精深,它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坚持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反映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八荣八耻”从八个方面强调了社会主义公民怎样做是光荣的,怎样做是可耻的。
4 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必然性
4.1 时代发展的需要
判断当今中国形势的逻辑起点是“一个巨变、四个不变”,即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中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都没有变。
“一个巨变”突出表现在:1978年与2011年相比,国家财政收入由1 132亿元增加到103 740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21 81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6 997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11亿元增加到35.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加到36 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出口额2009年超过法国位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2010年达到2.85万亿美元(1978年为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能够体现国家经济基础实力的制造业2010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和终端科技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总之,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已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领域出现了新矛盾,尤其是拜金主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社会心理脆弱、一些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迷信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是一项十分重大且极为迫切的战略任务。
4.2 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一是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证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二是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三是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的形势严峻。
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分析评估,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第一,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性特点给我国发展提供的机遇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只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国策,这些机遇就会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第二,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坚持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达成共识共赢的合作。第三,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和平发展国际局势下面临的新环境,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联系不断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发展明显受到大国势力的制约,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从事情角度分析,要想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3 党担负起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开创了党的建设的两次伟大工程,极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促进了党的事业的大发展。实践证明,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与正确认识自身状况和特点、正确地把握党情密不可分。
客观分析,中国共产党正在面临三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由革命党向执政并长期执政党的挑战。地位的变化使党有了更好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潜在危险,增加了外部因素干扰和侵蚀的危险;第二个挑战是由领导计划经济转向领导市场经济的挑战,要正确处理好一元和多元的关系;第三个挑战是作风挑战。一个正在领导市场经济的执政党,必须防止权力延伸到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在长期执政考验面前,党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建设,把提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党担负起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
5 大力弘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策和途径
5.1 以“八荣八耻”为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荣辱观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人只有从上思想上真正明确做什么事是光彩的,做什么事是耻辱的,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
5.2 大力宣传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使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一步步实现,而且表明在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探索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昭示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3 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尤其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融入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4 立场坚定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肩负的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不同声音不绝于耳,使一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甚至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不择手段,追逐个人名利,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党离心离德。因此,在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共产党员要继续为国富民强奋力前行,忠于国家,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同心同德;同一切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5.5 全面贯彻积极进取
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面前,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方面要保持清醒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不动摇;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做好知识更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上,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件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努力做到“竭尽全力往其事,尽己心力以奉公”,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5.6 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党保持先进性、取得改革开放新胜利的根本保障。提高开拓创新能力首先要解放思想,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改造主观世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要更新观念,克服重物轻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克服因循守旧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敢于正视矛盾,攻坚克难,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
[1]王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N].河北日报,2011-11-09.
[2]夏海军,栗志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江淮论坛,2009(2):83-87.
[3]杨义芹.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7(9):41-43.
[4]高峰.关于公民教育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思想政治研究,2010(12):8-11.
[5]贾占军.网络文化建设呼唤和谐价值理念[J].新西部:下半月,2009(1):119.
[6]黄士安,戴木才.如何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J].学习月刊,2012(4):6-7.
Exploration 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un Jingmin,Yu Peng
(Environmental College of China,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This article started from the basic concepts,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human society's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expounded the historic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and proposed th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promo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values; sense of value;value system; system of core values
D616
A
1008-813X(2012)05-0078-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2.05.023
2012-06-07
孙景民(1963-),男,河北抚宁县人,毕业于中共河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副编审,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