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则及对策
2012-04-12毕于榜
■毕于榜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国在中长期内能否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得到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自2009年开始,各地纷纷确定了自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域,出台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天津市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与传统制造业不同,我们的新兴产业不仅仅是在模仿发达国家已经成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发达国家一同出发、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中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一是技术发展路线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技术路线可能随着其他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市场生命力,如果靠政府短期的大量研发投入和要素投入来扶持发展新兴产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二是未来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靠政府投资示范应用项目从而创造初始需求是必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激发真正的市场需求,政府扶持能否帮助新产品最终被市场所接受,还有待实践检验。
地方政府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方式主要是依靠短期内动员资金、土地和研究开发的大量投入。这是我国得以迅速推进工业化过程的主要动力和成功经验之一,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发展雷同、盲目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不像传统制造业那样明确,因此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缺少市场约束,不考虑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和特征。这样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产业雷同、过度竞争等现象,从而放大了新兴产业的内在发展风险。根据国信证券对各地2010年前7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情况的调查来看,发展新能源及相关设备的省份高达25个,是投资热度最高的一个行业,规划投资总额更是高达4400亿元。从产业发展的手段来看,各省市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主要集中于加大要素投入。目前,全国29个省市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有l6个省市提出设立财政专项,21个省市提出加大税制的支持,21个省市提出要设立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几个原则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技术产业中的高端部分,也是在未来l0~20年内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新兴产业。它与我们一般所言的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的区别。天津在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具有战略眼光,避免以新瓶装旧酒;要持续跟踪技术发展的进程,进行较深入的预先研究,并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的特点和优势,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尽量避免与其他省市过度雷同。
(一)着眼于天津市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全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长期性、全局性的战略举措,而非短期、临时性的措施。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立足于天津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要对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又要引领本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未来国内区域的发展与竞争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本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主要利器,是天津市在未来区域发展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保障。
(二)与国家已经确定的重点领域有所呼应
国家层面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经过了多次讨论和论证,确定的方向和领域都是比较科学的,也是比较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天津市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与国家已经确定的七大领域、若干具体发展方向有所呼应。
(三)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创新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核心技术,应该代表着未来技术发展的大体方向。为此,必须对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有一定的预测。在选择新兴产业时,应保证其核心技术在一定时期内不落伍,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引擎。
(四)要有较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认真研究未来10-20年国内外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方向,对产业发展的潜在市场需求进行较为科学的预测,以保证产业发展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前景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要保证未来在政府的扶持下产业能走上一条自我生存、壮大的道路,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优惠、采购和补贴来支撑。
(五)对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直接支撑作用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应该更低,对环境的污染应该更少,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其次,在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逐步淘汰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有能力及时发展壮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
(六)能带动天津市一批相关产业发展
应依据区域投入产出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选择与本地区产业关联作用较大的新兴领域加以重点发展,使其带动一批相关的配套产业,形成创新活跃的产业集群,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
天津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建议
(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发展目标
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与选择领域一样重要,两者也息息相关。领域选择过于宽泛,发展目标则相应也会比较高。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性和长期性来看,理应保持一定的谨慎态度,提出合理的总量目标,同时,还应重视产业发展的质量,提出一些质量指标,比如单位产值能耗、产业增加值率、研发强度等。
(二)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应重视加强区域创新制度建设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投入政策性资金和实行扶持政策,这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其实更应得到重视。有时制度建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在创新制度建设方面可以考虑的举措包括:建立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区域私募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提供企业对政府服务的监督渠道;引导科研院所发挥共性技术平台的作用等。
(三)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大项目和大企业是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石。以大企业为抓手能够较快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相对而言发展风险比较小,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大企业,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一般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已经定型,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冒险精神。在革命性的新技术出现时,大企业接受的程度和速度往往不及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技术和市场的感觉更加灵敏,决策机制更加灵活,往往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充分发挥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多样性的优势,寻找更多的产业发展的机会。
(四)及时评估和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梯度化发展态势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新兴产业可能会由于技术、需求、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而被市场所淘汰,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技术和产业形态逐渐出现。应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新要求,及时布局新兴领域。具体来说,建议本着“支持一批、培育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形成梯度化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