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的五四学生社团

2012-04-12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新民学会研究会社团

吕 峰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新旧思想交替和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和广大青年学生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后,在爱国热情和强烈责任意识的激发下,纷纷投身到探寻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中去。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先进的中国青年在学习研究、比较甄别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思潮的一支,能够在众多的思想流派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青年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学生社团功不可没。五四前后,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重要载体的学生社团在推进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深入研究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生社团,对于以大学生理论社团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五四时期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生社团

五四时期,思想解放,各种主义、思潮盛行。作为思潮传播重要载体的学生社团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其中既有推崇宣传无政府主义、合作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的社团,也有信仰和传播工读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社团。马克思主义学生社团作为其中的一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更是培养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这些社团积极研究和传播新思潮,探索社会的改造,参与社会思潮交锋,开展爱国运动。相当多的社团成员在社团的活动中成长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时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社团比较典型的当属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长沙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以及天津的觉悟社。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于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学生社团,由革命先驱李大钊秘密组织发起,主要成员有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张国焘等。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以研究关于马克斯派的著述为目的。对于马克斯派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都可以做本会底会员”[1]272。研究会以“(1)搜集马氏学说底德、英、法、日、中文各种图书;(2)讨论会;(3)讲演会;(4)编译刊印《马克思全集》和其他有关的论文”[2]465-466,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把一批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北大教师(如高一涵、陈启修、陶履恭等)以及一大批北大学子,吸引到自己身边,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李大钊为核心的极富生机与活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共同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研究与传播工作,不仅为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内化到广大北大学子的心田,从而为中国的革命实践培养了坚定的革命力量。正因如此,日本昭和8年编的《支那共产运动》称,北大教授李大钊所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体”、“共产主义团体的嚆矢”[3]88。

新民学会是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发起的,于1918年4月在长沙成立的进步学生社团。学会在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潮、新观点的学习研究与传播。毛泽东在其编辑的《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一集上写了发刊词:“通信集之发刊,所以联聚同人精神,商榷修学、立身与改造世界诸方法。”[4]111明确表达了这种要学习、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以此改造国民和国家的远大志向。因此,学会成立之初,先后创办了《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并有多名成员担任《女界钟》《岳麓周刊》《明德周刊》《长郡周刊》《女界励进会旬刊》等刊物的主编。学会成员成立文化书社,销售《劳农政府与中国》、《社会主义史》和《新俄国之研究》等进步书刊,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满足社团成员对进步思想的追求。随着参与社会活动的日益深入,学会的宗旨也转变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学会也上升成为富有革命性战斗性的政治社团。学会成员积极投身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五四运动、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湖南自治运动等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中,成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湖南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核心组织。

觉悟社成立于1919年9月16日,是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为适应斗争形势需要,由两团体中的骨干分子自觉组织的一个学生进步社团。主要成员有周恩来、郭隆真、邓颖超等二十余人。其宗旨是“本着反省、实行、持久、奋斗、活泼、愉快、牺牲、创造、批评、互助的精神,求适应于‘人’的生活,即“要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都‘自觉’、‘自决’”。为了宣传新思想,觉悟社筹备出版《觉悟》会刊,主要内容为:“(1)取共同研究的态度,发表一切主张;(2)对于社会一切应用的生活取评论的态度;(3)介绍名人言论、著作和讲演;(4)灌输世界新思潮,接受大家的意见。”[5]472觉悟社有确定的会所和图书室,经常邀请李大钊和周作人等新文化运动名人来讲演;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提倡发扬民主,自我批评,集体研究重大问题。觉悟社成立后,很快就成为天津反帝爱国学生运动的领导核心。

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学生社团活动特点

(一)树立共同的目标,开展社团活动

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生社团是进步青年学生因对马克思主义共同的兴趣,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自发结成的团体。尽管社团成立时在组织名称、发起时间、地点以及社团活动宗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想、新文化,造就新国民从而改造社会确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志向。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也都紧紧围绕社团的宗旨和社团成员的共同目标而展开。1918年,在湖南长沙毛泽东领导成立了新民学会,规定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4]575。毛泽东还在其编辑的《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一集上写了发刊词明确表达了要学习、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以此改造国民和国家的远大志向。1919年成立的以周恩来、郭隆真等为主要领导成员的觉悟社,是天津学生界最优秀的团体,该社团在成立之初即决心本着“革心”、“革新”的目标,通过采取共同研究一切主张、介绍当时的名人言论以及传播灌输世界新思潮的方法将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结合起来。觉悟社成立三个多月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经社员共同讨论,强调了这样的共识:“一、‘觉悟社’不仅出一本小册子;二、要本着共同讨论的出产物,去实行作引导社会的先锋;三、作成一种共同研究学问的团体;四、作成一个预备‘牺牲’、‘奋斗’的组织,认他为一个作战的‘大本营’。”[1]310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围绕着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目标,聚集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信奉者,他们通过开展翻译著作、讨论、举办讲演会、辩论会等形式共同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与传播。秉承共同的目标和志向,五四时期的民间文化社团成员走到了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通过积极开展新思想新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掀起了“主义大众化”的潮流,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注重理论研究,确立社团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作。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生社团通过阅读、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举办讨论会,开展辩论会等形式,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积极组织成员搜集马克思的主要著作以及相关研究性著作,并且选择重要著作进行翻译。研究会以“亢慕义斋”(“亢慕义”是“共产主义”一词的德文音译,“亢慕义斋”就是指“共产主义小室”)为工作地点,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翻译组起初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震撼世界十日记》以及一些介绍唯物论、进化论的西方书籍,后来又陆续翻译了马克思的著作和十月革命以后的书籍。“根据人民出版社通告(广州昌兴新街28号),该社编译社会主义新书和重版书籍共计48种,其中标明康明尼斯特(即共产主义——引者注)丛书10种,列宁全书14种,均系亢慕义斋翻译任务。”[2]84同时,研究会还定期组织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讨论,举办讲演会,以加强会员的认识与理解。1922年2月2日,研究会发布通告,明确规定了讨论会的主题与形式。“每星期六晚七时开一次(准时开会,过时不候),先由会员一人述释该题之内容及其要点,然后付诸讨论。一次讨论不完,下次续之。”[2]467主题涉及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无产阶级专政及马克思预定共产主义完成的三个时期、社会主义史、晚近各种社会主义之比较及其批评、经济史及经济学史、俄国革命及其建设、布尔什维克党与第三国际共产党之研究、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弱小民族掠夺之实况等十个方面[2]467-468。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民学会也是突出的代表,特别是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代表的新民学会会员在各种主义的比较中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后,就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1921年新年之际的一次新民学会大会,这时的毛泽东已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的领导下,会议把新民学会的目的和宗旨修改发展成“改造中国与世界”[4]591,而达到目的的方法就是“波尔失委克主义”(即共产主义)[2]594,并确定了当前着手进行的工作,其中第一条就是:“研究及修养:A.主义;B.各项学术。”[4]597当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也是同样的观点,他在与国内新民学会会员的通信中说:“共产党的原理和方略,我须先研究清楚,现已译……列宁等重要文字数篇,拟续译《俄国共产党大纲》”[4]30。李维汉在一篇回忆新民学会的文章中谈到:“(蔡和森到法国后)以‘蛮看’报章杂志为事,很短时间收集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小册了,择其重要急需者‘猛看猛译’。”[4]623可见,正是在社团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中,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学生社团成员逐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这是社团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同时,又成为向社团外更广大的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55所以,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生理论社团都十分注重理论运用于实践,积极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在实践中推动检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群众,推动革命形式的发展和理论自身的创新,在实践的检验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不仅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而且还在实践上带领广大社团成员践行马克思主义。在李大钊摒除“门户之见”的动员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深入到铁路、矿山等产业工人集中的地区进行调查访问,开办工人业余补习学校,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斗争理论,进而开辟工人运动的据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2]443的长辛店。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工会干部,使得北方地区的主要铁路在短短几年内都拥有了自己的工会,从而有了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新民协会主张读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实际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湖南省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领导力量,领导和参加了1919年湖南省的五四运动;1919—1920年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1—1922年湖南自治运动,其成效在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实上驱张运动和自治运动都使湖南人民受到了教育,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伟大力量。这一时期毛泽东写的《民众的大联合》就提出了以民众大联合实行社会改革的思想主张,生动反映了毛泽东作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实践,又在革命实践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天津的觉悟社也是在天津的五四运动的高潮中由参加运动的骨干分子倡导成立的,觉悟社成立后,很快就成为天津反帝爱国学生运动的领导核心。在社团组织的一系列斗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了青年学生的思想信仰,也使社团成员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为马克思主义向更深、更广阔的层次传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人才队伍。

(四)创新传播方式,拓展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

为了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各理论社团创造性地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传播手段,拓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新阵地。其一,创办刊物是五四学生理论社团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式。新民学会在毛泽东领导下,以湖南学生联合会会刊名义创办《湘江评论》,该刊于1919年7月14日创刊出版。在它存在的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内,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表的文章达41篇。每篇文章都洋溢着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不妥协的反抗精神。李维汉在《回忆新民学会》中谈到:“这个刊物(指《湘江评论》)在湖南以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北京的《每周评论》、《晨报》,上海的《时事新报》、《湖南》月刊,四川的《星期日》都曾介绍过它或转载过它的文章。它以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投入了五四运动,宣传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歌颂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激发人们起来向旧势力、旧思想作斗争。它在政治上对湖南地区的五四运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4]613-614。为了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想在湖南乃至全国各地的传播,新民协会的其他成员还纷纷创办了《女界钟》、《岳麓周刊》、《明德周刊》、《岳云周刊》、《工学周刊》、《长郡周刊》、《女界励进会旬刊》等刊物,使长沙变成了周刊的世界。天津的觉悟社在周恩来等的倡导下编辑出版了《觉悟》杂志,周恩来认为,编辑出版《觉悟》杂志,既要从思想上武装自己的队伍,又要作为向社会讲话的“喉舌”。《觉悟》为不定期公开发行刊物,第一期于1920年l月20日正式出版,大32开本,100余页,9万多字。《觉悟》杂志的出版,在京、津、沪等大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上海《新人》杂志评价《觉悟》杂志:“讨论的问题全是长篇而有秩序,为现在各种出版物中所未有。”其二,创办书社经销报刊杂志也是五四时期民间文化社团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为了进一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毛泽东争取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界知名人士于1920年8月1日共同发起创办文化书社,书社经理为易礼容,毛泽东亲自撰写了书社的《发起缘起》和《社务报告》。书社不仅是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而且是留法会员与国内会员,湖南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与国内其他省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的联络站。它的创办对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在全国也很有影响。

[1] 张允侯.五四时期的社团(二)[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2]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史事综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 韩一德.李大钊研究论文集(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4] 张允侯.五四时期的社团(一)[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5] 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新民学会研究会社团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缤纷社团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波兰睡眠研究会
第九届亚洲睡眠研究会大会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冰岛睡眠研究会
K-BOT拼插社团
对于1921年1月毛泽东的两次发言和一封信的研读
论新民学会成立的思想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