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设设计的人文性与非物质性表达的探索

2012-04-1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物质性陈设内涵

张 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1209)

陈设设计的人文性与非物质性表达的探索

张 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1209)

陈设设计近年来发展很快,然而由于观念等因素,本土设计师在重大项目竞标中的优势并不明显。通过对陈设设计案例的分析发现,缺乏人文性与非物质性的表达是关键所在,重视人文性就是重视陈设的内涵,重视非物质性就是重视陈设的特性。

人文性;非物质性;内涵

0 引言

陈设设计也称“软装饰”,作为室内设计的完善、提升环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渐成为设计的分支行业。陈设设计使室内功能更明确,视觉更完美。古往今来,从宗教礼仪的“供奉”、皇家宫殿的“排场”、民间士大夫的“风雅”,到当代居家的“体面”、星级酒店的“华丽”,似乎都与陈设有关。1877年由美国家庭妇女自发组成的“协会”讨论如何将房间布置得美一点,从而开创了室内陈设艺术的先河。1956年我国中央工艺美院成立了室内装饰系,其所从事的实际上是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也算是我国高等教育陈设设计教育的开端。今天开设陈设设计课程的学校已几十倍于当年,教材出版量也不下一二十种,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重大陈设设计项目的竞标中,我们本土培养的设计师依然处于陪衬。究其原因,教育水平和对陈设设计本质的理解是关键。国内各校设计基础课程和表达课程一点都不少,但随着与世界著名设计公司、设计师的交往,彼此的差别却在一点点的显现。套用国内一位接受采访的著名院长的话“艺术教育需要被赋予人文担当,艺术绝对不是一门技术……”[1]。

陈设设计不是简单的功能罗列,也不是给环境涂脂抹粉,功能中体现出的是文化习俗、历史典故,审美中彰显的是艺术个性、时尚精华。这就是当代陈设设计“人文性”的内涵所在,也是非物质性特性的表现,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1 人文性 —— 陈设设计的内涵所在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陈设设计中无不包含和表露了这种因素。美国著名环境与行为学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阿摩斯·拉普卜特教授说“如果人群的价值观和爱好(即文化)单纯,具有文化(群体)针对性的半固定元素往往还能营造出一种氛围(ambience)。”[2]这“氛围”实际指的是一种人文表达,是通过家具、摆设等室内陈设要素所能体现的一种文化上的特征。当我们走到异国他乡,都能感受到由于文化不同而出现的不同的氛围。一个民族、一种阶层的文化共性,决定了其环境表达的共同性。譬如在新加坡的印度人聚集区,当你走进他们的寺庙、店铺,不用人给你提醒,你就会感受到这是印度人的地方,那是因为陈设物、陈设格局、陈设方式都显露出印度教、恒河流域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环境氛围。人文性是蕴含在陈设之中的。陈设设计离不开人文的表达。人文性对陈设设计而言有着密切的变量关系。

从我国古代“席地而坐”演变到“垂足而坐”的室内陈设变化,再到世界不同宗教、习俗下的不同陈设样式及布置方式,传递的都是室内环境(或称场景)的人文属性。“场景所包含的社会构成(milieu)决定了(惯常的和可预见的)行为发生的状态。如何标识社会构成的界限并予以突破,是因文化而异的。场景于是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变.量.。”[2]室内陈设营造的是一种场景,一种迎合具体需求的环境。若用最具体、也最简单的概念来表达,那么“环境”就是一种固定、半固定与非固定元素的组合体。半固定元素指的是室内外环境的“布置”,恰如其分的陈设设计可以很清晰地暗示环境的性质。同样用作就餐,同样用于会客,对象的不同、性质的区别,陈设设计就会大相径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人文性的原因。

室内陈设在其形成过程中本没有专注的内容,只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宗教礼仪等人文因素,场景(或场面)的形成才会有所不同,以适合于某种需要。但是,今天作为一个设计师进行专门的设计,这种对人文因素的理解就变得十分重要并且无法回避。拉普卜特说:“如果固定与半固定元素过于微妙、不够充裕,或者与文化不合,就无法引起注意,也得不到理解,此时,他人的参与及其行为和活动也能够成为非常重要的提示。半固定元素的重要性在于它与设计紧密相关,……”[2]。显然设计师对于设计的效果是可控的,所表达的场景,一定是符合“人文性”目标的。就餐环境的中、西、日等不同样式的陈设区别一般我们都有认识,但用于不同消费模式、场合的差异就有许多细节需要设计师去了解。会客环境的陈设与礼仪习俗的关系更大,内容要求也更细微。

忽略人文性或者视陈设设计仅仅是“视觉审美”的现象在设计业普遍存在,这与国内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有关,也与设计师的急于求成、浮躁心理有关。人文性的表达毕竟需要设计师有良好的人文功底和更多的精力投入。一些成功的陈设设计案例及其设计师的背景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一位以主修艺术与欧洲文学的华裔设计师在很短的时间内主导了国内多家一流酒店的陈设设计[3],另有一位著名作家兼企业老总成功主导了一系列有影响的酒店设计。这些并非艺术设计科班出身的设计者为什么会有众多出色的陈设设计作品呢?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对人文内涵的高度重视和理解。他们读懂了那些环境所真正需要的人文状态。赫希贝德纳(Hirsch Bedner Associates, HBA)等不断在中国和世界设计市场中标的著名设计公司也往往是因其设计作品对人文性的深入研究而获得成功。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人文性的表达对陈设设计的重要。

人文性是陈设设计的内涵所在,其一般表现为如下3个方面。

(1)内生性

前面说到的“文化上的变量”已经揭示了人文性作为陈设设计“内生性”的特点。就设计而言,这种内生性更多的是一种内涵表现。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科学界的定义是:主体里的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陈设能称得上设计,与普通为满足基本需求的室内布置有质的不同,这主要也就体现在人文性的表达上。无论是一种功能的确定,还是一种风格的选择,陈设设计都是在人文性上寻找依据。陈设的“场景”越贴切,意味着设计师对人文性的认识越透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陈设设计在人文表达上混乱的例子。“有形的要素不仅造成可见的、稳定的文化类别,同时也含有意义,那就是如果当它们与人们的图式相适应时,它们也可被译出其代码。”[4]内生性不是外加的东西,陈设物的选择、配置在一定的环境中会传递出“意义”的讯息,如果对陈设物的理解不准确或对环境的判断有偏差,那么其陈设设计也一定无内涵可言。长期以来,我们对陈设设计过多地关注的是“形式美”,停留于色彩、形态的视觉表现,对内涵、内生性的东西缺乏了解。如一说到中国味,就是几种民族纹样,几件明清家具;一说到西式,就是壁炉和立柱,等等,以致设计师的设计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由于没有深入的人文研究,设计师对外观的认识也只能浮于表面。同样的问题用建筑举例也许更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如明清徽式建筑很著名,今天在皖南一带为了保持这一特色,酒店、别墅等采用这一风格的很多。但如果对于小窗户的产生仅是为了防盗这一历史背景不知晓,只是盲目地模仿,就会与现代人的自然采光要求、景观摄入度要求格格不入。陈设设计也是一样,忽视内涵、内生性因素就容易误入歧途。

(2)主题性

主题性的设计一定是围绕人物或事件展开,这其实也是一种内涵表现。在公共类陈设设计项目中,主题性的设计已十分普遍,尤其是一些有着历史渊源的公共设施、酒店等的设计,主题设计已成为陈设的一大亮点。主题可能是一个人物、一处地点、一种风俗、一项活动甚至一桩事件,但设计都会围绕人文因素展开,通过一组陈设构成一种场景。成语“睹物思情”是以物品寄托思念情感,陈设中更多是以物来讲故事和渲染主题。比如以名人命名的客房陈设,就会以名人的爱好、习惯和成名背景作为陈设的依据。像作家书屋,从书桌椅家具、灯具、书籍、文具,到作者出生地、常住地的物品,甚至他们所著小说的情节都可以成为陈设的内容。最初这种陈设方式出现在旅游度假村的酒店,确有一些文化名人长期入住这类酒店并在其中完成巨著而找到设计的依据,后来这种方式也影响到其他城市的老饭店的陈设设计,其效果同样引人注目。在其它场所也一样,诸如“老船坞”、“毛家菜”等等都提供了很好的人文线索。有家名叫“曼哈顿”的餐厅,其家具陈设都为曼哈顿建立初期的样式和格局,墙面则布满了曼哈顿建设过程中的经典照片,主题清晰,人文内涵丰富。

(3)心理性

心理活动是建立在人文之上的,也是对内涵的一种反映。在居家陈设设计中通常是由两种形式完成陈设:一是业主按自己的喜好自己选择自己布置;二是设计师根据业主的嗜好,掌握业主的已有物品清单进行设计。第一种情况由于大部分业主不具备专业素质、缺乏设计整体性考虑而使陈设不成功;第二种情况也会出问题,主要是有的设计师忽视了业主的心理需求,结果设计不受欢迎。商业性的陈设具有更多心理性的成分。人文性本来包括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把握客源消费心理已成为陈设设计的一种途径和追求。如大型购物中心为满足客人猎奇心理而进行的异国他乡布置,为顺应“炫耀性消费”[5]而以名人用品陈列。一家著名酒店品牌在高度智能化的今天舍磁卡而用钥匙门的设计,服务员不按电铃而以手敲房门方式服务,都是为了满足客人怀旧和显示高贵身份的心理需求。《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一书中说到:“正如波士顿的波多黎各移民那种具文化针对性的‘审美情结’(Jopling所称)那样,起居室的布置方式亦可成为身份的象征。”商业环境的文化渊源的强化具有心理性的目的,如一些百年老店的陈设都会选择最能反映其辉煌历史的物品作为其摆设,无论药铺、餐饮店、服饰店、艺术珠宝店都是如此。商业性的人文内涵同样需要有思想深度。我们许多商业环境中的模仿现象严重,以致顾客产生厌恶心理,也是与设计师缺乏对一种形态背后的深刻的人文渊源的理解有关。商业性陈设设计不乏成功例子,如被路易威登(LV)收购的“上海滩”是家经营老上海特色的服饰品牌店,其橱窗与室内陈设再现了1930年代老上海的特点,民族图案的门把手,西方装饰艺术派的金属花纹和室内吊灯,堪称海派经典,这些人文内涵的表达大大提升了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和对购物环境的心理接受度。

2 非物质性 —— 陈设设计的特性之一

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6]。陈设设计作为室内半固定元素(家具、织物、艺术品等)的选择、整合和布置,其非物质性的特点十分明显,因为整个过程与文化的传递密不可分,而一切文化元素皆为非物质表现。“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过去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的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素。”[7]之所以强调陈设设计的非物质性,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设计师常常只关注有形的物质的部分,而忽略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元素的存在。非物质性是一种可意会而难传播的因素,历史上中国绘画强调的意境其实也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人们通过可视的景象,来感受视觉之外的情调和境界。非物质性是陈设设计的特性之一,具体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1)满足精神追求

对物质利益和消费主义的追逐是工业化社会设计的经济推动力,设计往往以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为核心,当这种物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人类则要求设计能满足生活中的更多需求,尤其是精神的追求[5]。非物质性的设计正是个性化与情感化的产物,符合这一需求。居家设计中对一些艺术收藏品的展示,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经典书籍的摆放都是这种精神化设计的体现,这种物品背后所传递的“意义”与物品本身相比显得更为重要。公共类陈设中以崇尚精神文化的案例更多。上海半岛酒店的引航酒吧以曾在二十年代遍布黄浦江沿岸、型号为“申王”的小船为主要装饰品,并陈列着大量收藏品,见证上海的海事发展史,这些都给客人以历史的回味和更多精神上的满足。

(2)重视感觉和体验

感觉和体验是非物质的,虽然建立在物质之上,但毕竟抽象的成分占主导。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大型设计项目中,每一个陈设个体都是昂贵和经典的,但放在一起就没有了感觉,因为彼此是不连贯的,没有文化作支撑。上海世博举办前竣工的浦东某五星级酒店的陈设设计,是海派情节的系列陈设,是围绕这一城市的一个个陈设单元的设计,这种非物质的要素只要理解和关注这座城市的人都会被其深深的吸引和触动并久久的回味。浦西外滩新近入驻的美国顶级酒店品牌,作为老建筑的改造扩建项目,其旧建筑(现会所部分)的设计所呈现的场景可一直追溯到一百多年前英国总会的状态。客人在这种陈设环境中更多地感受时空的跨越和对旧文化的体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什么是陈设设计的难度,应该说设计师能够掌控陈设物落实后所能产生的状态(场景),并尽可能少的在事后做被动式的替换,而把一切预想确定在摆放之先才是难度。非物质性表达,感觉成分的把握会更多。

(3)具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室内硬装修对环境的破坏有目共睹,陈设设计作为“软装饰”引起社会的重视也在情理之中。事实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非物质性思维的体现。一种回归自然的设计,一种去繁就简的设计,一种以人文为核心的设计,都是符合这一理念的。简化装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陈设(软装饰)上,通过对文化的挖掘来建立环境的内涵和氛围,并且为未来的变化留出足够的空间,这种思想在许多发达国家业已成为习惯。赫希贝德纳公司(HBA)设计的塞舌尔四季酒店,其海滩俱乐部(Beach Club)的陈设,散布着各种当地寻觅来的物品、日光暴晒后泛白的粗糙木块、厚重的家具和粗糙大石块。这些陈设与四周葱翠环绕、鸟语花香,与山间的苍翠融为一体,既有自然特色,体现地域性文化,又就地取材,符合生态原则,是很典型的生态之作。在资源日益匮乏、环境破坏严重的今天,从非物质性中去寻找设计思路对所有设计师来说都具有启示意义。

3 结语

陈设能称得上设计一定与人文因素有关;人文性是陈设设计的内涵所在;忽视人文性的陈设是不会有设计深度的。非物质性是陈设设计的特性之一,它强调了设计的文化属性。对于人文性、非物质性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了陈设设计的内涵与特性,找到了设计得以深入的路径,使陈设设计更具思想性和感人魅力。

[1] 顾村言, 陆斯嘉.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 艺术教育须有人文担当[N]. 东方早报, 2012-07-09(12).

[2]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 唐婉玲. 酒店艺术陈设专家: 徐少娴[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4]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 建成环境的意义[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5] (英)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6] 李砚祖. 设计: 在科学与艺术之间[J]. 装饰, 2001(3): 49-51.

[7] (法)第亚尼. 非物质社会[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ism and Non-material Expression of Display Design

ZHANG Ming
( School of Applied Arts Design,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P. R. China )

In recent years, display design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for some reason, local designers are not competitive in major project bi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cases, it is found that lacking of humanism and non-material expression is the critical factor. Also, to value humanism is to value the connotation of display, and to value non-material expression is to valu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play.

humanism; non-material; connotation

J525.1

B

1001-4543(2012)04-0341-04

2012-09-12;

2012-12-11

张明(1958-),男,上海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电子邮箱 zming8@163.com。

猜你喜欢

物质性陈设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酒店非物质性激励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挖掘习题的内涵
地理诗学的批评实践:评《海明威的地理:亲密感、物质性与记忆》
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保护我国物质性海外利益的路径探析
流光恬语 软装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