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解读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2-04-12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公安队伍人民警察公安院校

付 瑶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警犬技术系,辽宁 沈阳110034)

重新解读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几点思考

付 瑶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警犬技术系,辽宁 沈阳110034)

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教育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长期以来,对忠诚教育的理解存在抽象、僵化、模式化的倾向,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的提升。结合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以及当代学生的思想现状重新解读教育内容,不仅是忠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也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公安院校;忠诚教育;重新解读

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是公安教育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忠诚教育的效果不仅关系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公安队伍的建设以及人民警察健全人格的培养。然而,在公安院校中,忠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还不够,或者我们在进行忠诚教育之前忽视了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重新解读忠诚教育的现实依据

(一)公安院校学生思想的不断变化是重新解读忠诚教育的前提

客观地分析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开展忠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现实依据,而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异的绝对运动之中”,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教育对象变化了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作为教育的起点。在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安院校大学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思想独立、富于创造;渴望被尊重、自主性增强;抵触僵化教条、适应灵活多变;反对千人一面、个体差异性大;同时,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以及国内社会发展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思想问题: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宗旨意识淡薄,个别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差、作风涣散、纪律松懈,不仅不能适应学业和竞争的压力,更不符合警察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鉴于此,必须要承认并尊重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造条件。

(二)当前忠诚教育形式、内容滞后是重新解读忠诚教育的重要原因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忠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似有实无、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忠诚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即使部分公安院校开设了忠诚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僵化,滞后于社会发展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导致学生对忠诚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影响了个别学生对人民警察的认知和职业定位,无形中削弱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增大了学生入警后发生不忠诚行为的风险,会对公安队伍建设产生消极影响。重新解读教育内容,不只把忠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四句话,而是一个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使忠诚教育由生硬的说教变得更加人性化,具有可操作性,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

二、对忠诚教育内涵的解读

忠诚教育是以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为核心内容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体系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忠于党、忠于祖国是忠诚教育的根本要求和政治前提,忠于人民是忠诚教育的价值诉求和集中体现,忠于法律是人民警察践行忠诚的基本途径,这四个方面在有机联系中规约了公安机关的性质和政治责任,界定了人民警察的职业角色。忠诚教育的内容从来都不是宏观的信念、抽象的教条和枯燥的说教,而是历史且具体地反映时代特征以及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生动且实在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公安基层实践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进行忠诚教育之前,重新解读教育内涵十分必要。

(一)对党忠诚的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

对党忠诚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最高精神境界以及公安机关的本质属性。长期以来,对党忠诚意味着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党的领导,随时准备为党的事业牺牲生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人民警察的执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党忠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然而,其衡量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流血牺牲、绝对服从,外延有所延伸和扩展,例如在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真学习和自觉践行;在组织上对党的路线方针的理解认同和贯彻落实;在岗位中对本职工作的执着热爱和无私奉献,都可以成为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

(二)忠于国家的内涵中包含对个体利益的尊重

忠于国家,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敢于牺牲、勇于舍弃的精神。长期以来,忠于国家意味着绝对地服从:对工作的服从、对上级的服从、对组织的服从。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忠于国家绝不意味着对个体利益的忽视或漠视,不是非此即彼,也包含对个体利益的尊重和保护。在保证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体所做出的牺牲应该是有必要的,而不是无畏或盲目的牺牲,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而且必须得到激发,只有这样,国家和集体才可能有生机和活力,有向上的动力和健康发展的生命力。这就要求对公安院校学生的忠诚教育中既要加强纪律教育,实施军事化管理,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忠于人民彰显忠诚教育的时代特色

忠于人民,体现了人民警察的一种工作理念和工作态度。公安机关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同样重要,公安机关不仅是执法机关,更是为民服务机关。公安机关的工作就是与老百姓打交道,尤其是窗口服务部门,老百姓是否满意是检验公安机关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为百姓服务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加强忠于人民的工作理念,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忠于人民的思想与个别警察的特权思想是严重对立的,要让老百姓爱警察,让犯罪嫌疑人怕警察,要通过人民警察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不是手中的权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公安机关的工作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警民一家亲的和谐局面。

(四)忠于法律是人民警察践行忠诚的基本途径

忠于法律,强调人民警察要依法履行职责,秉公依法办事,杜绝知法犯法、以权代法、以钱代法的现象发生。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法律是人民警察的执法工具,忠于法律要求人民警察要时刻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改革越深入,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保障功能越突出,只有法律的尊严受到尊重,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公安机关作为执法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法律遭到扭曲,将会对守法者造成伤害。忠于法律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学生既要学好相关法律课程,树立自觉守法、公正执法、廉洁自律的意识,也要有意识地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公安实践中,活学活用。

三、重新解读忠诚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尊重并发挥公安院校学生的主体性

重新解读忠诚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当代学生的思想现状发生了变化,所以,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重新解读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忠诚教育,才能提升教育效果,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原来由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内容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思想变化为基础,解读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这种教育理念将渗透到忠诚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向上的动力,完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进而推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促使忠诚教育在良性循环中达到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

(二)有利于加强以忠诚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忠诚是公安特色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重新解读忠诚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建设忠诚文化的过程。重新解读忠诚教育有利于丰富忠诚文化内涵,增强校园文化的时代感,激发师生对校园文化的关注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政治育人、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公安事业的政治情怀,增强服务意识、奋斗精神和职业自豪感,形成稳定的职业忠诚度和趋同的价值标准。公安特色校园文化本身就是隐性忠诚教育资源和有效载体,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增强忠诚教育效果,二者相辅相成。

(三)有利于适应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

从公安队伍建设的角度看,重新解读忠诚教育,就是要体现教育的前瞻性和职业的导向性,把时代特点和具体的职业规范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学生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和坚定不移的职业信仰,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迎接现实的挑战。否则,在复杂的时代形势和日益严峻的队伍建设面前,仍沿用原有的教育内容被动地应付教学,无异于用昨天的精神培养今天的学生去做明天的工作,不仅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民警察极有可能经不起市场经济和时代的考验,不仅不能完成任务更有可能损害党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新解读忠诚教育,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人民警察的素质也从中得到提升。

[1]杨林书.试论大学生忠诚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3).

[2]黎津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警察忠诚教育关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增(1).

D631.5

A

1673―2391(2012)04―0189―02

2012—03—05

付瑶,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系。

201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研究”(Ls1ktsz2011-041)。

【责任编校:周文慧】

猜你喜欢

公安队伍人民警察公安院校
向人民警察致敬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分级管理初探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论我市公安队伍思想建设状况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