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的“践行”观
2012-04-12边慧民孙玉杰
边慧民 孙玉杰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古往今来,我国传统中重“践行”的思想代代相传,贯彻始终。作为一种道德实践精神,“践行”思想含涉儒、道、墨等,成为各家学派道德思想学说的灵魂。传统的“践行”思想源远流长,在多元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流而生生不息,体现了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正因为重“践行”的传统思想具有超越历史、超越阶级的抽象的、普泛的而又恒久的真理,具有为解决整个人类社会冲突、解决各类矛盾及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而抽象出来的道德原则及规范,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对重“践行”德育思想的关切都远远超过了对其它方面的重视,中国道德哲学乃至世界道德哲学最终才会选择它。
一、传统的“践行”观是我国修身理论中最具价值的德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传统的“践行”理论方面,孔子是奠基者,特别是他对德育过程中重“践行”的深刻洞察,具有解决各种道德悖论、和谐天下所难以匹拟的优势。孔子一贯主张“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①张燕婴:《论语·里仁》,中华书局2006年版。这十个字把人生的全部活动概括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路,即要把“行”放到做人的归属和落脚点上。这反映了我们的先哲十分看重实践,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敏于行”起码有这样几层含义:首先对于工作行事,要采取迅速而勤勉的态度。做事要有效率,不要拖泥带水、不要左顾右盼,要雷厉风行、坚决果断,按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坚定不移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践行自己的诺言。其次,孔子特别强调以人的行为作为观察和评判人的标准。就是做事不仅要有效率,要快捷,更重要的是说到做到,要求人们要言而有信,身体力行。比如,孔子发现弟子宰予昼寝的行为,十分不满,感慨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②张燕婴:《论语·公冶长》,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页。再比如,孔子反复强调:“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③张燕婴:《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9页。、“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④张燕婴:《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7页。等。
“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要真诚坦荡,言行一致,把言过其实作为一种耻辱。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爱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却一件实事都没做到。这不仅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更重要的是会给社会、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言行一致,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我们做人必须具备的美好品德。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又一个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在先秦诸子中,墨子及其门人最富有道德实践精神。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墨子为其他思想家所不能企及。比如孟子把社会实践排除在修养过程之外,修养变成了与实践无关的“反求诸己”的“内省,工夫”,所求者只是“求放心”,亦即是为了“存其心,养其性”,修养变成了道德主体单纯的主观体验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直觉主义倾向。墨子则与此不同,他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①《墨子·修身》。所谓“行”即行为,亦即是“践行”,也是人们常说的身体力行。墨子认为“行”与“言”相比,“行”更重要,作为一个主政者尤其要重视“行”。他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②《墨子·修身第二》。如果只说不做,这是言行不一,口头上讲得再动听,也只是空谈。他所说的“言足以复行者常(尚)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尚)。不足以举行而常(尚)之,是荡口也。”③《墨子·耕柱》。意思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仁者,不仅要坚守兴天下之利和除天下之害的信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把信念外化为“践行”,付诸实践,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显示其人格精神的巨大力量。墨子及其门人在道德实践中所显示的特殊魅力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正是这种结合,才使其道德人格精神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为人们所推重。对于墨子的道德实践精神,当时乃至其后的许多思想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庄子推崇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人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④《庄子·天下篇》。后人对墨子在道德实践中所表现的敢于身先和不畏艰苦的精神也极为称道。客观地说,墨子既是道德思想的理论家,更是一个道德实践家。
“不言之教”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在短短几千言的《老子》中,类似的提法、论述贯穿始终,由此可见“不言之教”在老子心目中的地位了。他认为,体“道”的圣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去处事,以“不言之教”的方式去教化人。“教”是教化,引导。教育的实质是引导,也就是“身教”,是要将被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引导到组织、国家所期望的轨道上来。如何实现这一教化,历来有两大类手段:一是依靠“胡萝卜+大棒”式的法制、赏罚“二柄”;二是依靠教化,中国传统重“践行”的德育思想就属于这一类型。老子认为,实现教化这一功能要靠“不言”。老子所说的“不言”,绝非指不说话,而是指这样两重含义:第一,针对“言教”,老子强调“身教”的作用。这与儒家一贯主张的“正己化人”、“教化”是完全一致的 。老子是针对当时法家在法制管理中的繁烦政令、严刑苛法和频繁变法而言的。第二,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要以表率行为,为下属做出榜样,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去教育、感化下属。
人格的实现过程本来就是一个“践行”过程,“践行”是使外在道德内化为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无论从实现道德人格这一过程来说,还是从道德人格本身就包括了践行道德精神这一高尚品德来说,道德人格自古至今离不开实践。道德实践精神在道德人格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践行”观的当代意义
(一)“践行”思想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践行”不仅是一种感染人的力量,还是一种无形的规劝人的力量。“践行”虽然不具备外在的强制性,但却可以震憾人的心灵。而家庭又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永久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久的老师,父母身体力行的影响对孩子的终身前途起着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他的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在中外享有盛名。老舍先生一岁半的时候失去父亲,母亲带着五个孩子生活,起早贪黑,全靠替别人洗衣、缝衣挣点钱来维持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的发挥才使老舍刻苦学习、发愤图强,后来当上了大学教授,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他回忆自己所受的影响时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的老师,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是我言传身教,助人为乐的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即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和助人为乐。”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天才在他中学时代就被父亲发现了。杨振宁先生的父亲是教书人,但是杨的父亲并没有在数学、物理方面强化儿子的知识,而是在杨振宁读初中时请了一位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出色的国学老师到家中教儿子学习儒家的经典《孟子》,杨振宁先生能从头到尾背诵《孟子》,学习中国传统中重“力行”的德育思想。后来杨振宁先生回忆说他一生的事业都得力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学习,得力于朱熹“力行”德育思想的学习,得力于父母和老师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影响和启发。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传统中重“力行”的德育教育思想进一步薄弱化,从而使我们受到了现在社会上一些言行不一的不良行为影响。重温传统的“践行”思想,规范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举止,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营造孩子们的幸福人生,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二)“践行”是为人师表的首要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我国在德育方法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整体要求,而且首先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但必须看到的是,尽管学校道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少青少年实际的思想道德状况却仍然不尽人意。这种状况与学校德育方法未能联系实际、重“知”不重“行”不无关系。
所谓“践行”,就是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或榜样,亦即古人所说的“言足以为人师,行足以为人范”。工人工作的对象是机器,农民劳动的对象是土地,而教师工作的对象,既不是静止不动的自然物,也不是无意识的动植物,而是具有思想的人。管子曾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①赵守正:《管子注释》,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教师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去育人,更要用自己的行为去育人。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作用和被作用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关系。学生是否接受教育,以及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思想状态、行为趋向,都取决于学生本身,都要受他们意识的支配。从学生的年龄层次上看,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向师性”强,模仿性强。由于年岁小、幼稚等原因,他们对朝夕相处的教师有着极强的依恋性。他们最善于仿效教师的言行,教师的道德行为深深地熏染着他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容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科学文化素养、教学态度、治学精神等,常常是他们仿效的榜样。教师的威信是教师内在素质表现的结果,而不是恐吓和压服的结果,威信来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正如康克清同志在《为教师讴歌》中所说的:“很多中学生,崇敬自己的教师,一切都以老师为表率,……有些事业上很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每当谈起自己成长的过程,总是念念不忘老师的功绩。”②转引自《中国教育报》,1985年9月10日。苏联心理学家柯瓦列夫曾经指出:“教师的言传身教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作出的榜样。”古人感叹说“经师易寻,人师难求”,是很有道理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水平,才能既当好“言传”知识的“经师”,又做好“身教”为人处世的“人师”。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失误就是专注于道德的认知教育,忘却了“实践理性”这一道德的特性,将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相剥离,使道德教育失却了现实生活根基。没有以实践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是无效的甚至是无道德的教育,这样的道德教育必然造成道德实效低下,最为典型的就是学生的人格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道德理论的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却通过某种违背道德教育的活动来满足不断膨胀的自我欲望。所以,道德能力不是光凭“专业理论”得到的,“专业理论”只能学到僵死的道德教条;也绝不是坐享其成脱离生活苦心修炼所能实现的,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内容的道德能力的提升是绝对不存在的。
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者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其中,实践的要旨就是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他在继承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西方实践哲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毛泽东从中国传统知行观出发,研究总结了道德规范在实践中的作用,并且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实践提出了较为明确的道德价值规范,如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等。邓小平在当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第三次复出伊始,就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石,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整个社会生活已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由此导致原有的社会秩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变革。这势必会在道德领域中,引发各种各样的道德冲突和价值悖论。面临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虽然有些学者对实践的道德教育模式做过有益的开创性探索,但总的来说,并未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目前我国德育中存在的上述诸种弊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当代中国的道德教育必须从先哲那里吸取智慧,大力弘扬“践行”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践行”是检验官德的唯一标准
何谓德?就是道德、品德、德行。这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的道德素质。“道”与“德”最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正结合在一起变为人们的口头用语是在汉魏之后。特别是从唐代开始,把《老子》一书称为《道德经》,道德便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成为存在于人们心灵中的、自我约束行为的内在“法律”。司马光认为:“道德,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一》)他把道德放在了帅位,也就是统领的位置,可见道德在人们的才能中的重要作用。“百行德为首”(《世说新语·贤媛》),“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非德之明,虽察而人不服”(苏轼:《法威唐铭》是说在人们所有良好的行为中,道德始终处于首位)。
人贵有德。莎士比亚指出:“道德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它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28岁时因双耳失聪曾一度想自杀,是高尚的道德力量把他留下来。他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在患难中支持我的力量是道德,使我自控没有自杀的也是道德。”德高之人最有自律和自控的力量。事实证明,道德是人安身立命的定神保证,是获得做人资格的基本条件。人的幸福取决于高品位的道德操守,德性的缺失就是人性的缺失,就是人格的缺失。道德是存放在人们心中的自律之法、自控之法。
官德,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领导和管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格素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等诸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的凝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官德。应当说官德与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不是同一品位、同一层次上的问题,其内涵更为深刻、更为丰富。官德既是为人为官的立身之本、事业之基,也是为官做人的“硬件”,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官德从行为上来看一般分为四个基本层次:一是高尚。领导者的最高道德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才智甚至生命;二是“应当”。把自己为党和人民群众所做的一切,都看做是自己份内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得失,这是近乎于高尚的道德行为;三是“正当”。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和法纪行事,完成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的正当工作。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属于这个职业道德层面上的;四是“失当”。在追求自己正当工作之外有私欲,谋求职权之外的利益,做出有失官德规范的违法之事。
为官从政,只有“以德善政”、“行信合一”、“清正廉洁”、“慎诱”、“慎欲”,躬行实践,方能秉公执法,上不负国家,下不负百姓。从历史上看,历代立业扬名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伟业,养成可为风范的崇高品德,莫不是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反之,为了满足个人或小集团的私欲和享受,见利忘义,以权谋私,奢侈腐化,横征暴政,结果不是亡国丧家,就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今天,我们重温朱熹的“力行思想”,就是想提醒领导干部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以身作则,做躬行实践的楷模,以防止滑向“失当”的漩涡。现在有不少领导干部腐败,大多走过这样的过程:他们从官德败坏开始,不再崇尚“高尚”的道德行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他们也不再坚持“应当”的官德标准,认为这不符合时代潮流;他们常常满足于“正当”的官德标准,认为“领导干部也是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做到守法行事、‘正当’行为就很不错了”。其实这种“正当”是低标准的官德行为,是善与恶之间的“转运站”,稍有不慎,就会在个人主义的驱使下,由所谓的“正当”一步一步地滑向“失当”,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之所以要下工夫研究领导干部官德问题,就是想提醒领导干部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都要“践行”高尚的官德,做“应当”的楷模,把握好“正当”的标准,防止滑向“失当”的漩涡。廉洁是官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官德的最高境界。所以自古以来,凡是为官清廉者,都能坚持“以廉相约”、“以廉自律”。古人还把“以廉相约”、“以廉自律”者分为三个层次:“有见理明而不妄为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取者”。在浙江杭州市岳王庙岳坟后面的石碑上镌刻着这样的古训:“武官不惜命,文官不爱财,国泰民安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廉而自忘其廉”,百姓才能“高其行服其德”。
如何“践行”廉洁之德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守得住生活上“安贫乐道”之德。在我国春秋时代就倡导“安贫乐道”的思想,后人以此作为为官必慎之德加以修养和实践。唐朝的许景在作东平太守时,为官自奉甚俭,特别清廉,当他离任时,百姓自发街头相送,人人泪如雨下,泣声不绝。许景见此对仆人说:“我在东平任职10年,穷得虽一贫如洗,但我的宦囊里却有这么多百姓的眼泪,我足慰平生了。”后人称他为“泪囊太守”。
2.一定要有廉耻之心。廉与耻是紧密相依的。先贤们把知羞明耻作为衡量官德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谓“行已有耻”、“有耻且格”就是要求人的行为要有知耻之心,有耻才有人格。《孟子·尽心》中说:“人不可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并把“知耻”作为一切悖礼违法乱纪的祸根。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发挥了孟子的思想:“耻之于人大矣,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人于禽兽”,是说一个人有了心存知耻之勇,就能进入圣贤的行列,如果丧失了就如同禽兽一般。
3.一定要有雪耻之志。在《清野史大观》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江苏吴江县知县郭琇,此人本来是一个清官,由于受到当时官场腐败的影响,开始收受贿赂,郭琇的不廉行为被人告发后,遭到了为官清廉的上司汤斌的严厉教训。对此,郭琇深感莫大的耻辱,决心以耻为戒,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为官。回到县衙,他派公差挑来许多清水,和大家一起动手,从大堂到卧室、从客厅到书房,里里外外全部洗刷了一遍,并把题写着“明志堂”的书房更名为“明耻堂”,为警示自己,还在衙门前贴出告示:以前的县官郭琇已经死掉了,现在的知县是另外一个郭琇。从此之后他坦坦荡荡做人,清正廉洁为官,把吴江县治理得繁荣昌盛,深受百姓的好评和拥护。
4.养成忠廉的职业道德。清廉是自古以来为官者的职业道德,忠廉是为官者的行为准则。我国东晋时期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为保持良德高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躬耕自娱,以静养心,泛情于宁静的田野,不仅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田园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他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德与志节也为后世所传颂,那种关心百姓疾苦、不与当朝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以静养心、以检养德、安道苦节的道德品质更是给后世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和目前奋起的中国,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世纪性难题,即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自我的冲突。面对这些冲突,拜金主义,损人利己的极端个人主义占据了他们的心灵。有些人便提出,道德已经是过时的东西,结果,在物质生活贵族化的诱惑下,在以发财为核心的声浪中,在“与国际接轨”的口号里,成为道德低下、内心空虚的亡命之徒,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事实证明,这些以宗教为核心的文化本身就处在不断的流血冲突中,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宗教本身(包括这些宗教内部不同的教派之间)具有先天的排他性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容不下所谓的“异端邪说”。所以,在中东,在非洲,在巴尔干,在北爱尔兰,在南亚,在中亚,在东南亚,不同的部族、部落、种族,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不同的教派、不同的信仰之间,充斥着野蛮的杀戮,人们所看到的是种族灭绝、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相比之下,我国重“践行”的传统德育思想,不仅具有自强不息、勇武精进的精神,而且更具有和谐天下、包容四海的崇高理想,具有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具有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的宽容意识,具有克己复礼、反思内省的自律品格。所以,今天在求生存、求发展、求和谐,在解决人类各类矛盾冲突,协调各种不同的关系上重温中国传统的“践行”德育思想,无不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