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2012-04-12王群峰公晓云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群峰 公晓云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山东省地税局,山东济南 250002)

一、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进程

陈春华、刘仕俊(2008)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史学分析,他们认为从19世纪末,中国已经开始寻求“工业立国”的道路,但由于时代的局限,直至20世纪中期,依然处于非常局限的状态。建国以后到1978年,中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高指标、高积累、低效率的增长并未使中国走上经济现代化的道路,反而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①陈春华、刘仕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史学分析》,《先驱论坛》2008年第19期。

孙剑、李惠斌(2010)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计划而不是市场来配置资源和调节社会生产;二是转轨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段时期实行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体制;三是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开始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运行,市场主体渐趋多元化,资源配置日渐市场化。②孙剑、李惠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2期。

席强敏(2009)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分成了五个阶段:分别是1949-1977年纯粹的计划经济时期,1978-1983年农村改革、国企放权时期,1984-1991年改革深化时期,1992-2000年邓小平南巡成为新的转折点并明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001至今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③席强敏:《中国经济六十年发展路径回顾》,《经济观察报》2009年10月18

武力(200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中划分的进程较为详细: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的经济改革与恢复、工业化的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拨乱反正与经济改革的起步、改革开放的推进与经济增长的波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全面高涨、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积极的经济政策、新条件下的改革开放与发展。④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总的来说,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进程的论述上,学者们虽然划分的具体时间有细微的差别,但对大的历史时期的认识和评价是基本一致的。

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特点的论述,不同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常修泽(2010)总结了五个特点:一是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公民福祉为核心;二是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三是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三大优势;四是着力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四轮驱动”;五是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⑤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柳思维(2010)总结了六个方面的特点:宏观战略决策的正确与三大战略的有机结合,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与宏观调控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公有制经济主导与经济主体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有机结合,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及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经济联系的开放性与独立自主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社会大局的稳定相结合。①柳思维:《西方经济强国模式类型及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程恩富、王中保(2009)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性的多结构市场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②程恩富、王中保:《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辨析》,《经济纵横》2009年第6期。

秦宣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特点:第一,它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它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是一条与全球化相联系而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第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第四,它是一条渐进发展之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发展道路,它体现为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累积的方式,并注重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

霍国庆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一是强调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寻求切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二是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努力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结合起来,把效率与公正协调起来;三是强调发展的人民性而不是特权阶层性,其目标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四是强调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并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相结合;五是强调发展的积累性、渐进性,通过累积效应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吴增基(2005)认为“中国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改革与发展道路始终在强有力的共产党中央集体领导下进行;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第三,以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第四,既积极借鉴中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第五,渐进式、累积式的变革之路;第六,和平崛起。③吴增基:《论“中国模式”可持续的条件》,《理论探讨》2005年第1期。

总之,大多数学者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总结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渐进式、累积式的变革之路以及和平发展的道路,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视为一种和平发展模式。

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

学者们对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有:

一是产业结构问题。常修泽(2010)指出在工业化方面,中国虽然在世界上是一个“加工大国”,但被认为是一个“创新小国”;在城镇化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在国际化方面,对外出口的依赖程度过大。孙剑(2010)认为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形成了劳动密集型的主导产业,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参与国际分工,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延续至今已出现了主导产业低端化的现象,也就是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主导产业被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④孙剑:《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及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二是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美国的《国家利益》杂志2004年夏季号的一篇文章《中国的胃口与日俱增》,在比较中美对原料的消耗以及相应的产出基础上,表示了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消耗、低产出问题的关注。俄罗斯《远东问题》2004年第3期刊登的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贝格尔的文章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本身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经济增长的数量,而是其质量,与经济增长的高速度相比,社会回报不高。中国学者洪灏也指出我国目前的能耗很高,创造同额的国民收入,我国能耗数量是发达国家的三倍至九倍,即我国目前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为美国的三倍、日本的九倍。至今为止,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主要是靠高投入、规模扩张来实现的。

三是发展不均衡问题。林毅夫等人(1999)认为,首先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其次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扩大,而且农民收入增长极为缓慢,消费水平相对下降。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纠正,不仅会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还有可能导致政治风波并导致急剧的社会震荡。王小广(2010)认为,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的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⑤王小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战略思路》,《改革》2010年第8期。

四是生态环境问题。2004年8月英国《经济学家》的封面报道即是《中国成长中的痛楚》,集中提到了中国的污染问题。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在2004年9月所公布的《中国环境问题的挑战》研究报告指出:2001年,世界银行所公布的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2002年,中国有2/3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恶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12%。在国内学者的统计中,2008年,中国创造了世界6.4%的GDP,却消耗了世界7.4%的原油、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和40%的水泥;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50%;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生态恶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km2,原始林不足1/10,森林质量下降,草地退化面积达2/3,地下水超采(海河平原漏斗面积2万km2),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国有190种。

五是体制方面的问题。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等不少学者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还多局限于经济上,在体制支撑方面,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仍然滞后。就经济领域的改革而言,“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观。至于政治体制改革,更是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造成的诸如权力过分集中、寻租现象、腐败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障碍。

六是社会问题。美国学者乔治·J·吉尔博伊和埃里克·赫金博瑟姆2004年9月30日在美国外交学会网站上发表的《中国正在“拉美化”?》文章指出,旨在根本解决农村问题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可能带来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随着上千万农民在城市长期居住,城市里日益增长的危机可能会恶化,农民工为获取身份认同和同等权利可能进行激烈的斗争。城乡分裂危机在未来有可能加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中国有可能染上“拉美病”,城市社会两极分化,城市冲突加剧,经济承诺落空,并将产生类似于拉美国家的许多社会灾难。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数学者还是取得了共识,但是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和关注点的不同出发,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四、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进优化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的同时,也遇到了种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化解问题,迎接挑战,改进和优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学者们比较趋同的观点有: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和参与资源配置的领域不断拓宽,但总体上仍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从宏观层面上看,应该消除一切二元管理体制和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一切歧视性政策。从微观层面上看,应放宽各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减少计划配置的范围,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步解除资源产品的价格管制,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理顺价格传导机制。

(二)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出现了工业过度外向与工业品供给过剩的局面。卫兴华、孙咏梅(2007)认为应按照消除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原则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①卫兴华、孙咏梅:《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孙剑认为,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常修泽认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成为产业短板,应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切入点,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放松市场准入限制,推进产权多元化,在市场性整合中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三)处理好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吴增基提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发生两极分化是一对极难处理的矛盾。许多国家的政党和政府因为处理不好这一对矛盾而倒台。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又要花大力气完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二次分配把贫富分化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一定的度以内。②沈卫平:《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着力点》,《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郭熙保等人提到政府的发展目标应由单一的追求GDP的高增长转为共享型的稳定增长。采取扩大就业,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发育,提高垄断行业和一些非创新型暴利行业的税收,降低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等手段缩小差距,减少不公平问题。③郭熙保:《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当代财经》2011年第3期。

(四)解决好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政府现在也已经认识到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保持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石化燃料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15%,森林面积增加4000公顷。学者们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制度的安排和政策设计、经济手段和市场力量来实现中国的绿色发展。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学者们意见比较集中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驱动型发展战略向大众消费主导型发展战略转变。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消费需求贡献低、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已经暴露得比较明显,应采取适度减少投资,扩大消费;降低对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投资幅度,增大对服务业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行业的投资和投入等措施使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出口鼓励发展战略向出口中性发展战略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一个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出口和吸引外资,使中国从封闭性经济迅速转变到开放性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这种把出口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的发展模式的确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时间一长也带来较大的副作用,这就是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发达国家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此外,中国这种长期依靠以资源为基础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也带来了资源过分消耗和环境不断恶化。所以中国鼓励出口的发展战略必须适时转变为出口中性战略,即建立一个中性的贸易体制,对出口既不鼓励也不加以限制,使出口政策保持中性。

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缺陷和不足。但是,只要我们怀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逐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国的经济一定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