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休假的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
2012-04-12贺严
贺 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北京 100048)
我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传统节日也不下数十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起着凝聚人们情感、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四个传统节日都富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春节,也称为“年”、“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年”的名称深刻地烙印着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对作物生长、丰收的祈盼,《说文解字》即释义为:“年,谷熟也。”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将一年岁首的节庆称为“年”始于周朝,这一名称至汉代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到现在,民间俗称仍是将春节称为“年”。南北朝以后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后,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1949年,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腊祭”,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用猎获的物品酬谢诸神,以祈来年的丰收和福祉。从《周礼》记载中还可以看出,每逢腊祭,人们还要举行驱疫行傩的仪式,以祓除不祥。1954年,山东沂南发现了一块汉墓画像石,内容就是驱疫行傩。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尚处于萌芽时期。《诗经·豳风·七月》中写道:“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黄焯解释说:“改岁,犹今俗过年耳。”高亨也认为:“改岁,改换一年,即过年。”对此节日风俗的记载并不多见。
汉代以前,春节所具有的祭拜仪式色彩很浓,富有原始的禁忌和神秘性。汉武帝时期确立正月一日为新年,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开始出现了放爆竹,贴门神等庆祝习俗。原始崇拜和信仰的程度降低,增强了节俗的真实感和人情味。这一时期,人们对“春节”的称呼也相对多了一些。有的称之为“三朝”,如《汉书·孔光传》中说:“岁之朝曰三朝”。颜师古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东汉班固《东京赋》云:“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李善注曰:“三朝,岁首三朔日也。”还有文献称之为“三始”,如《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也。”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如淳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从汉朝到魏晋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庆祝的日子也越来越长,逐渐演化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节日。唐宋时期,新年习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唐朝是思想昌明的时代,新年习俗也逐渐从迷信、祈报、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唐代以后,新年真正成为普天同庆的“佳节良辰”。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也变成了欢庆的象征。唐宋时期诗人们的诗作就形象地反映出春节民俗的欢乐景象。王安石的《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诗形象地描绘出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一喜庆、热闹的场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再有驱妖祛凶的恐惧,而是一种欢乐的娱乐方式。
明清之际,新年习俗开始转型,礼仪性、应酬性逐渐加强,人们在新年的时候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文徵明《拜年》诗所写的“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便是这一习俗的体现。此外,春节的游艺性也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明袁宏道《迎春歌和进之》中描述的“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虽然是祭神活动,但气氛上完全是娱乐,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时至今日,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人们对春节的渴望和深情依然如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成为中国人心头的头等大事,春运期间如潮似海的归家人群构成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迁徙景象。回家和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放鞭炮,越来越凝结为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深厚情结。
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时间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七日,也就是春分后的第十五日,每年大约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清明”这一名称始自周代,但成为节气是在汉代。汉代以前,清明主要是指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的一个节令。后世成为清明重要习俗内容的祭祀活动,此时尚由另一民俗节日承载,即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两日,“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说的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春秋时期,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即位后,晋文公即对追随其逃亡的臣子们大加封赏,但是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期间,曾经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和着野菜煮汤,来给饥饿的流亡公子重耳吃。可是因为介子推不言禄,晋文公也就忽视了他,没有给他封赏。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消息后,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山,结果母子二人都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立祠祭祀,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这一天,全国要禁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一天吃寒食、扫墓的风俗。而禁火冷食、扫墓及巫术性活动,就构成寒食节俗的特殊景观,这些节日风俗以后又逐渐成为清明节的活动。
根据现有资料,清明节的真正确立是在唐代。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开元礼》中记载:“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天。”通过国家的礼法,将寒食节规定在清明之前。《旧唐书》载,唐玄宗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唐人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规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
由于寒食与清明相连,节俗也便发生了关联,唐人已将清明、寒食并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寄许京兆孟容书》中描绘,每至清明,“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拥丐,皆得父母丘墓。”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祀的内容,同时也将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清明二首》其二)便是例证。于此同时,从唐代开始,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的风俗,即踏青游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写道:“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可见时俗的踏青游春活动是在“清明兼上巳”进行的。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成为写清明诗的代表作。
宋代,生活日趋都市化,民俗也不断向娱乐方向发展。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说,北宋时人们在清明这天都要拜祭扫墓。至于扫墓的目的和具体仪式,宋代也有人专门说明。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恢弘而细腻的神来之笔,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踏青归来后逍遥自在的场景。宋人高翥《清明日对酒》说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诗歌逼真地描绘出清明祭祀的场景。
扫墓祭拜与春游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唐代以后慢慢融为一体,成为一个节日所具有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的活动中,寄托着对先人的深切哀思和追怀,它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祖先崇拜、百行孝为先的孝道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这种文化情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这也正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深厚的民间基础。而远足踏青,表现出人们对新春、新气象、新生命、新希望的期盼和喜悦。这样,清明节就成为一个辞旧与迎新交融,怀念过去和瞻望未来相并,哀伤与欣喜交织的一个特殊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三、五色新丝缠角粽,正是浴兰时节动——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作为农历五月五日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有如下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就是初、始的意思。端五即初五,按照历法,五月即是午,因此“端五”又逐渐演变成“端午”。端午节的起源与人们当时的岁时禁忌和迷信有很大的关系。五月正处于春夏之交,气候湿润多变,蚊蝇孽生。在医疗水平极低的古代,人们很难适应这种气候的转变,常常会在五月生病,甚至死去,于是人们视五月为恶月,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月中的恶日。这种畏惧心理导致人们种种禁忌和趋吉避凶的举动。例如,《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浴兰”即在放兰草煮过的水中洗浴,而兰草在古代民俗观念中具有避邪的功效。《神龙本草经》中,提到兰草“香兰乃香草,辟不祥”。又云:“以五彩绳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此物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朱素。”
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被更多地赋予了纪念历史名人的新内容,但各地在端午节纪念的名人是有所不同的。据东汉蔡邕《琴操》中记载,山西地区的百姓是以此日纪念介子推。《曹娥碑》则记载吴地人民“五月五日,以迎伍君”,即投江而亡、化为波神的伍子胥。《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及《会稽典录》卷下又记载,在会稽,端午节是纪念孝女曹娥的。《初学记》卷四《岁时部》引谢承《后汉书》记载,苍梧郡民俗则以此日纪念造福一方的地方官陈临……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纪念气节高尚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胸怀大志,娴于辞令,具有出色的外交才能。深得楚怀王的信任,在内与王图议国事,在外为专使,提倡“美政”。在宫廷中因遭到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谗毁,渐渐被楚怀王疏远,后来被流放。怀王囚死于秦国,楚襄王继位,屈原继续受到迫害,放逐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国都郢,屈原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五月投汩罗江自杀。
以五月五日端午节为屈原纪念日的说法,最早见于南朝时梁吴均的《续齐谐志》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节的许多风俗也与屈原巧妙地联系起来,如吃粽子,划龙舟等等。自此,端午节的习俗就一直延续下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现代学者又有许多新的创见,其中最著名的是闻一多先生首倡的祭祀龙图腾说。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旁征博引,结合民俗学研究,对端午节的起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中国龙图腾崇拜的产物。古今学者对端午节的重视正说明端午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蕴。2008年,在《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中,正式将端午节规定为国家法定节日。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上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
中秋节源自于古代的秋祀和祭月习俗,《周礼》中已经出现了“中秋”一词,但古人还没有将此作为节日,其形成为节日是在隋唐时期。
《说文解字》解释:“秋,禾榖熟也”。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为了获得丰收,人们往往在春天和秋天祈祷土地神,前者叫“春祈”,后者叫“秋报”或“秋社”。农历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因此,家家拜祭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礼记·月令》云:“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可见当时是有祭月的习俗的。再如《诗经·周颂·良耜》有云:“获之拴拴,积之案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掉牡,有抹其角。有拟以续,续古之人。”《毛诗序》解释:“《良耜》秋报社稷也。”方玉润《诗经原始》注曰:“此诗当秋祭而预言冬获……”可见,秋祀的传统源远流长。另一方面,中秋节的起源又与拜月有关,“悬像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周礼·春宫》中有“中秋夜迎寒”的祭祀活动,并最早出现“中秋”这一词语。汉魏以后,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变成赏月,出现了大量赏月、咏月的诗赋,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沈约《咏月诗》、王褒《舟中望月》、庾肩吾《望月诗》、张正见《薄帷鉴明月诗》等等。然而那时的拜月、赏月活动并不限于某一日,且仅限于贵族或者文人团体,所以未能形成节日。拜月、祭月、赏月成为民风民俗,则有待于盛唐之后。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中秋节”一词。《渊鉴类函》卷二十引《唐太宗记》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可以看出贞观年间中秋节已有节日雏形。在继承先朝祭月礼仪的同时,中秋节的活动内容因为唐朝自由、浪漫的精神气质而日益丰富起来,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夜游月宫等神话的相继出现,使中秋文化自唐朝起充满瑰丽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中秋节俗得到充分发挥和演进。唐人特重中秋赏月,唐人诗歌中,仅中秋赏月就有九十多首。“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皎然《南楼望月》)诗中“夜月家家望”足见赏月风气之盛。
宋代以降,中秋节风俗更加繁盛,赏月、赏桂、吃月饼、走月亮等蔚然成风。北宋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的节令食品。南宋时,中秋节成为非常热闹的节日,吴自牧《梦梁录》载:“八月十五日,三秋恰半,故谓中秋……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显然,中秋节到了南宋,风俗活动更具有娱乐性,自此后中秋节进入发展期。明清以后,中秋节继续向民俗的方向发展,终成为与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民俗大节。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中秋月圆吸引着无数人抬头望月,拨动了无数游子思妇离居独伤心的忧思,也激发了文学苑囿中最优美的诗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的一轮明月,照彻了诗人清幽淡雅的情思,也触动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的冥想。而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人们中秋之夜望月的共同美好祈愿。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又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传统节日始终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纵观其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岁时节日自汉魏形成之后,基本上沿着脱离月令时间的方向发展,节气日地位不断下降,人文节日愈渐突出。岁时节日中的自然时间性质日渐淡漠,季节性祭献的时间仪式也逐渐世俗化为家庭或社会的聚会庆祝活动。尤其是在魏晋时期,节日成为他们抒发情感、寄托情怀、肆意玩乐的集中时段,节目中自娱、娱人的娱乐因素被人们重视。唐宋时期,是节日文化发展的繁荣期,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节日真正成为了人们放松身心、追求快乐的良辰佳节。
传统佳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人们情感凝结的纽带。在绵延不绝的时间长河中,正是这些节日为我们留下了一帧帧祖先生活的生动画面。浓厚的宗亲之情、浪漫的男女爱情、深刻的爱国之情,还有对生命的敬畏、对神祗的崇拜、对自然的追寻……无一不是在一个个流传不息的节日民俗当中尽情抒发。国务院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法定为假日,正是对传统民族心理的充分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