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传承:重建新人文主义的必由之路

2012-04-12吴毅

河南社会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传统

吴毅

(宝鸡文理学院 科研处,陕西 宝鸡 721007)

理性传承:重建新人文主义的必由之路

吴毅

(宝鸡文理学院 科研处,陕西 宝鸡 721007)

如何看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唯有理性地批判中外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和弘扬古今中外文化中的精华,尤其是科学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孝思想等人伦道德观念,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方能建构社会主义的新人文主义。

理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主义

历史是不可割裂的有机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在封建时代形成并传播的文化,它是与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作为一个社会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包含着封建社会的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明显历史性,进而也就决定其必然存在着局限和弊端。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批判传承。恩格斯在面对黑格尔哲学遗产时说:“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1]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讲到,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2]。传统文化既是社会前进的包袱,又是一种开拓进取的动力,既有着因循守旧的保守倾向,又包含着革故鼎新的进步趋向,所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根本态度就是坚持批判与继承的原则。所谓批判,就是要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批判其过时的、不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阻碍我们前进的消极的东西;所谓继承,就是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其在今天还能够发挥作用的、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东西。恰如胡适先生所指出的:“评判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3]面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或极度高扬,这两种倾向都未免有激愤或热情有余而科学辩证精神不足之嫌”[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主义历史时期,从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君主为最高代表的专制的宗法制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文化——儒家文化从意识形态上讲在大多时期是主动或被动为统治者服务的,具有明显维护封建统治的特性。它的伦理观念、教化功能、理欲之辩,对理想人格的观念思想都是服从这一根本需求的。传统的思想文化在中国是由士人传承延续的,而儒化的士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是与封建君主合作的,是统治阶级的依附或主体。这些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不具备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中国传统文化最严重的痼疾,表现为等级观念、浑沦思维、近效取向、家族本位”[5]。中华人文精神的明显局限性,重伦理道德、忽视物质利益,重整体利益、忽视个人作用,重内省、忽视科学理性,这种早熟的残缺不全的人文精神,具有明显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它与封建专制相结合,其实已经背离和消解了人文精神的底蕴[6]。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内在的伦理秩序与观念阻碍了民主与法制意识的形成与规范;在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上,笼统神秘的内省思路与方式限制了理性思维的充分成熟,以及人性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强化的是人在群体生活中的伦理纲常,整个社会建立在“三纲五常”的等级观念中,人们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不清楚。加之普遍的人治代替法治,国家机器总是为少数统治者服务,这一切从根本上摧毁了人的独立性,具体的个人是在社会、家族中扮演了某一角色,世世代代延续的是同一命运的循环反复。可以说,传统文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对人的非难,根本谈不上对人(尤其是个体的人)的尊重、自由、民主之类的信念。古代中国的人没有失落在神坛中,却被囚禁在人间的专制里,表面人从神的枷锁中走出来,但他却又走进了尊君崇圣的人格束缚和纲常的伦理束缚。也就是说,中华人文精神在强调人的社会性、整体性、统一性的同时,忽略了人的个体性、差异性、不同性。

民本思想是中华人文精神中重要的思想体系,它和我们当代提倡的以人为本、民主等思想观念准则却有根本的差别。“民”在中国古代大体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与君主相对应,其二针对国家和国家政权而言,其三在“民利”、“民生”层面使用。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君民关系,实质昭然明了。虽然民本思想充分反映了民众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作用,极为强调民众的需要,但等级制度是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本质在于“得民”以“治民”、“牧民”,从而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社稷江山的永固与世代相传,与当代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首先肯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发展人”大相径庭。同时,古代的民本思想对民的重视并不是全方位的,它主要提倡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和观念形态的理念意识,核心在于顺民心、收民心,而现代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其重心是人,强调人的本性,其宗旨在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突出点在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民本思想与重农主义互为表里,让农民安居乐业,以此赢得“天下太平,朝野康宁”,民本之“民”与西方民主之“民”,在内涵上有所不同,与人文主义之“人”就更不同了。民本之民,乃臣民之义。民本思想说到底是君本位思想,是封建时代清醒的政治家、思想家出于维护君民统治的需要而提出的政治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都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立场上劝诫君主实施仁政和稳定江山的主张和政治谏言,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有着本质不同[7],更没有寻觅到普遍维护民众人格独立、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社会长期运作的都是“轻视人类,使其不成其为人”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束缚下,广大民众的自由被剥夺,一些起码的生存权利被禁绝。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力量的超强挤压,扭曲了中国文化的固有本性而使其成为政治的奴仆。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目的,文化成就需要仰仗政权力量的荫庇方能播扬,文化人——知识分子需要依附于皇权和封建官僚方能施展才能,所以他们常常怀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经世抱负,或依附统治者卖身为官僚,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成为他们最为理想的自我角色的认同。一旦在官场上失意,沉重的失落感便压迫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得官则得志得意,失官则失志落魄。只有在求官不得时,部分士人才是真正的清流,部分士人才绝意出世,归隐山林,作为宦海浮沉中的解脱,从老子、孔子、庄子到陶渊明、李白,莫不如此。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下,文化学术自然缺乏独立的价值,文化学术的功能被政治功能所淡化和遮蔽。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道德最重要的部分,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道德实践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它是由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家族本位”的宗法制度以及“家国一体”、“君父一体”及“移孝作忠”的社会机制决定的[8]。理性地看,传统孝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其性质具有两重性,即是说,孝是人民性与封建性、精华与糟粕、历史性与继承性的混合物。孝基于人类自然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长辈及亲人的亲爱之情、忠敬之行是一切仁心善德的基石,也是人类对亲子关系普遍规律的合理认识。只要人类亲子关系存在,那么这种伦理感情和伦理义务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作为人类伦理文化的精华而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且具有继承性,如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光亲谏争之孝及“尊老”精神。毋庸讳言,孝在古代中国促进家庭及其他社会集体的和谐、团结及延续,泛孝之义的仁心扩充、积极事功、光宗耀祖、报效国家民族等观念,凸显着积极进取性伦理,对传统中国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文化资源的原发动力性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地主阶级宣扬“忠孝合一”、“移孝作忠”,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封建孝道宣扬对于父母绝对服从的奴隶主义,剥夺了子女的独立人格,“父子相隐”也与现代法制精神相悖逆,“厚葬久丧”与建设现代社会文明新风尚格格不入,“孝感”迷信和愚孝观念是与现代科学精神迥然不同的[9]。

过分地重视人伦道德的研究,导致忽视对自然规律的研探,政治观念成为伦理道德观念的引申,自然天象也被披上伦理道德的神秘外衣,地震、陨石、洪涝灾害、风暴雷霆常常被视做上天对人间罪行的惩罚。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士人很少有那种为知识而求知识的兴趣,而求知识大多情景下也不是为了克服自然、制服自然,而是为了达到形而上的“道”的境界,如炼丹术、“天人合一”等思想观念中夹杂着封建伦理纲常,甚至将其提到本体化宇宙论的高度,旨在使封建伦常秩序永恒化、普遍化,以实现人们各安其位、序伦尽职,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因此,古代大多士人的理想是一定要成为一个道德家而非科学家,宋明学人平时高谈性理、鄙视实学功利,结果是“上不见扶危济难之功,下不见一可相可将之材”。传统文化在注重个人品德的同时,往往忽视个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和技巧,也不太重视个人的智慧和自然科学知识。古代传统学术注重伦常日用,注重现实的效益,没有“为真理而求真理”的理念态度,这就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产生近代的实验科学,中国哲学长于辩证思维却不善于逻辑推理和定性分析,谈论问题迂阔而浑浊不清。浩瀚的史书充满仁义节孝伦理道德观,历史沦落为伦理主义的奴仆,恰如司马迁自己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坦言,写史旨在“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历史学便成为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及以鉴戒兴衰治乱为资世的政治伦理式的封建道德史学。

中国近代文化始于被动的开放交流,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19世纪长期的“体用之争”,洞开了国人的视野,却未改变体用二元的融合。“五四时期”打出的自由、民主、科学的旗帜,标志中国文化自觉地深化到民族文化价值和文化心理层面的反思,传统文化的变革和建构昭示一种现代人文重建的必要性,主体文化精神世界的觉醒成为新文化生成的最大亮点。迄今未衰的中国第三次文化反思浪潮,以20世纪80年代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契机,较持久和深入地讨论人的个性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人文主义问题,成为古代中国人文精神重建历程中的一大亮点。稍后勃兴的关于主体哲学的讨论,多学科参与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展开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强化了国人的主体文化意识,亦使现代人文精神重建的历史主题日趋鲜明。中国近代文化的四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大地丰富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近代文化发展史上的四座里程碑。但是,无法回避的是,作为历史范畴的中国近代传统文化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首先,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由于诞生于中华民族最危难的年代,从一开始起就主张直面残酷的现实和惨淡的人生,就把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作为自己的根本关怀,立足于入世的层面,而不重视超越的层面,其历史局限性是缺乏超越的建构,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就无从开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靠政治上的共同奋斗和阶级的共同意志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当中国人的生活主线由以政治为中心转向以经济为中心后,人们的精神如何安顿就成为大问题,在信仰危机、金钱至上、个人主义盛行面前近代人文精神则表现出不知所措。其次,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政治化倾向,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剧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冲突使政治成为中国人的文化世界中最突出的内容,使得具有很强入世情结的中国近代人文精神与现实政治联系在一起。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又曾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种政治化倾向不仅没有减退,而且更趋强化,其明显的局限性表现为过分强调政治文化,淡化人的文化世界的建构与拓展,导致在政治因素活化、市场经济物化的今天,中国人的文化世界的空间、道德准则、社会行为、理想追求的失范和滑落。近代的中国人文精神的软弱无力、不适应且缺乏反省批判,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架构在今天就显得更加必要。

严格意义上的世界近代人文主义来自西方的启蒙运动,其提出的人权、民主、法制、科学等理念是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基石和当今世界主流意识的主导。无疑它对近代工业文明和人类的进步有重大推动作用。但是重建新的人文主义不仅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近代的人文主义精神,也要理性地批判继承资本主义的人文主义精神,诸如天赋人权观念下过度的个人主义,资本理论使世界过度物化与贫富差距的拉大,科学技术挤压人性的自由伸张,工具理性淹没道德理性,工业背景下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精神危机、社会冷漠、心灵的孤寂、人的天老地荒的失落感都深深地烙有资本主义文化传统的印记,这些都需要我们警醒和理性看待。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胡适.胡适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4]潘立勇.中华人文精神之现代视界[J].社会科学,1994,(2):17—23.

[5]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华夏文化,1994,(21):5—9.

[6]赵行良.形似而神异: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较[J].舟山学刊,2003,(1):146—149.

[7]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26—30.

[8]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肖群忠.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吕学文

(E-mail:dalishi-sohu@sohu.com)

G0

A

1007-905X(2012)04-0065-03

2011-11-07

吴毅(1961— ),男,陕西岐山人,宝鸡文理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传统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老传统当传承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