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2-04-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3期
关键词:文明领域政治

夏 光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编

柳暗花明又一村

夏 光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编

2012注定成为历史上重点记载的一年,不仅因为这一年是邓小平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也不仅因为联合国将在人类环境会议召开40周年的时候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将召开党的十八大。目前,中国社会,甚至包括国际社会,似乎都在屏住呼吸,等待十八大拉开序幕,作出最终的决策。

为什么十八大对中国和世界如此重要?无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国,现在正再次处在寻路之中,人们对前景众说纷纭,需要执政党一锤定音。

中国目前的形势十分复杂,政治上面临着官员腐败、干群脱节等严峻局面,经济上承受着外需下降、不可持续等不利后果,社会上出现了诚信缺失、矛盾增多等普遍问题,资源环境上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沉重代价,国际上存在冲突加剧、压力加大等客观环境,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使中国社会呈现“山重水复”之疑象,确实使关心中国前途的人们感到忧心和焦虑。

然而风云集聚正是暴雨的前奏,矛盾凸显恰是突破的前提。党的十八大将是针对中国当前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时机和平台,将借助各种力量的博弈和沟通,大幅度地推动各个领域的改革,以改革带动中国真正进入以科学发展观为主旨的新阶段。其中,政治领域将重点整肃吏治,经济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领域突出社会管理和创新,资源环境领域部署建设生态文明,国际领域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完整的总体部署,是人们多年来热议的顶层设计,其本质是往前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将会在历史上得到验证。

政治体制改革在所有领域改革中具有最关键的作用。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指出“不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演”,此语决非个人表态,而是代表中央精神。政治体制改革将是十八大的重点内容,是中国进入更新和更高发展阶段的突破点。发扬人民民主、限制干部特权、加强社会监督、保障科学决策、增强依法治国,这些都将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优先对策,将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十八大重点阐述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限于当时的认知,党的文件并未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进行详细的阐述,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目标和任务提出来,要求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知识。五年过去了,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理论认识也逐渐成熟,同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暴露出来,这就非常需要中央给予及时的宏观指导。可以预见,在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可能提出的“社会文明”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完整体系。

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国际等领域中,生态文明建设最不容易见到效果。这是因为其他几个领域都基本上是调整和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可以依靠政治强力而比较快地完成,而生态文明建设却是要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客观性,需要更强大和持久的政治领导力才能见效,这就是为什么说政治体制改革最为关键的原因。

大剧在开幕前都是静寂的,而时点一到,则乐声骤起,豁然开朗。

猜你喜欢

文明领域政治
请文明演绎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漫说文明
领域·对峙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