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2012-04-10葛利伟

河南电力 2012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思想

_葛利伟

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新热点。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电力施工企业,由于受经营困难和岗位竞争压力等不利因素影响,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的部分员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焦虑、抑郁、情绪波动较为强烈、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导致企业人心浮动、效率下降、士气低落、事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日渐突显。因此,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实现员工的心理和谐,已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一)目前企业一线员工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企业一线员工心理问题主要是受人际关系、工作、生活及自身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不仅会影响到员工的个人心态,而且会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益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企业一线员工面临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改革带来的员工心理问题。大多数员工都能认识到企业改革是大势所趋,并情绪乐观、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改革,但也有部分员工存在着抵触情绪,表现出“失落感”、“危机感”、“忧虑感”等不同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负担和压力,极易影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2.市场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必须自己找米下锅。企业面临的这一市场竞争压力会转化到员工心理上,致使一些员工对市场竞争心怀畏惧,从而影响到自身工作状态和情绪,对企业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3.安全生产责任带来的心理问题。在生产一线,员工一方面存在怕出事故、怕因事故影响企业声誉等心理压力,一方面还存在侥幸心理、惯性心理、从众心理和麻痹心理等,这些已成为导致不安全行为和习惯性违章的重要原因。

4.工作紧张带来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主要缘于职业竞争和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员工在此种状态下工作时,容易发生一些料想不到的过失。

5.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果员工由于某种原因,与服务对象、合作对象、同事或领导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压力,导致工作受影响。

6.员工的一些个人问题。诸如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带来的心理问题,虽属员工的个人问题,却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和情绪的重要因素。

(二)一线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说明,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自尊、社交和自我实现等几个方面。如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抓住员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把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着力点入手:

1.从了解员工需求、满足员工需求入手。首先要认真分析员工的心理需求。一线员工的心理需求主要有稳定的收入、安全的环境、领导的认可、升迁和培训机会等。不同的员工对这些需求的侧重会有所不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盼人所盼,才能与工作对象产生共鸣,达到目的。其次,要从员工所关注的问题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动,需要乃是心理活动的动机系统,一个人可能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需要,但会有一种是优势需要,优势需要对行为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员工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情做起,努力满足员工正当的、合理的需求。最后,要积极引导员工需求。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群体不同,其思维特点、生活方式、所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2.从科学运用激励式表扬和批评艺术入手。做好思想工作离不开表扬和批评,而表扬和批评都应重视心理疏导艺术,否则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使思想工作无法进行。瑞典心理学家卡尼曼关于“怎样公布好消息和坏消息”的理论,对于心理疏导中的表扬和批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员工有几件事情值得表扬,应分开进行;如果一个员工有几件事情需要批评,应该进行一次性批评;如果一个员工办了一件“大好事”和一件“小坏事”,应该在同一场合先批评后表扬;如果一个员工既有较大的错误,也有较小的成绩,应该在不同的场合分别进行批评或表扬。

3.从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入手。员工渴望企业集体成员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和谐融洽,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相容”。促成心理相容的有效载体是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应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培养优良“企风”。二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舆论是一种群体现象,是作为影响个体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存在,其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重视舆论的导向,强化其积极作用,从而使人心凝聚,奋发向上。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就越有利于相互交往,产生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满足了合群的心理需要。人际沟通的好坏影响着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并最终影响到思想教育效能和组织效能的发挥。

(三)对加强一线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通过对企业一线员工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一线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议如下:

1.加强对企业改革及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形势的宣传和思想引导,加深员工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认识,适时开展心理疏导,解决市场竞争给员工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员工树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以及与企业共谋发展的信心。

2.充分发挥企业民主管理作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要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尊重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潜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3.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解决安全生产责任给员工带来的心理问题。除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外,还应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融入更多人性化的元素,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

4.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诉求,通过一定的管理机制加以合理满足,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关心和爱护,从心理上亲近企业,减少畏惧感、增强认同感,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

5.加强员工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员工沟通减压的能力,解决人际关系沟通给员工带来的心理问题。引进心理培训,认真分析员工在人际沟通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合理选择培训的类型和方法,疏导员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6.建立比较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体系,解决员工个人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员工心理问题的形成,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得到缓解的,有的却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客观原因难以得到解决。心理疏导机制的引入,能够及时根据员工的心理状况给予其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减少其心理焦虑的发生。

总之,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只有遵循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从员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重视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做起,创新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确保员工的心理健康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之目的。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思想与“剑”
心理感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