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2012-04-10舒晓光孔连委原凡惠潘学东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延胡索板蓝根龙胆

马 林 舒晓光 孔连委 芦 然 原凡惠 潘学东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 150036)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马 林 舒晓光*孔连委 芦 然 原凡惠 潘学东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 150036)

*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10届硕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36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性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本病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其后医书多有记载,但病名各异,如明代《证治准绳》称为“火带疮”、“缠腰火丹”,明代《外科启玄》称为“蜘蛛疮”,清代《外科大成》称为“蛇串疮”。

1 中医病因病机

1.1 肝经郁热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躯干。

1.2 脾虚湿蕴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结肌肤。

1.3 气滞血瘀

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

2 内治法

2.1 以辨证分型为主治疗

唐德智[1]临床辨证分为四型:肝经郁热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蚤休、黄芩、车前子、柴胡、当归各10g,生地、板蓝根、土茯苓、连翘各20g,甘草6g;脾虚湿蕴型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茯苓、白术、苍术、厚朴、黄芩、栀子各10g,薏米、板蓝根、白芍、延胡索各20g,陈皮、甘草各6g;气滞血瘀型用逍遥散加减:当归、川芎、柴胡、茯苓、白术、赤芍各10g,丹参、刘寄奴、延胡索、白芍各20g,珍珠母、磁石各30g,红花、甘草各6g;肝火上炎型用柴胡清肝汤加减:柴胡、胆草、当归、栀子、川芎、赤芍、生地、黄芩、牛蒡子各10g,连翘、板蓝根各20g,蒲公英、野菊花各30g,甘草6g;此外,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疱疹发生的部位,火、热、湿、毒的孰轻孰重,瘀血阻滞经脉的所属结合病情临证加减:火毒较重发于头面耳目者,重用蒲公英、栀子,加川连、菊花;眩晕耳鸣者,加钩藤、胆南星、磁石、珍珠母,若合并面神经麻痹者,则加牵正散。热邪较重发于胸胁躯干者,重用柴胡、栀子、胆草、黄芩,酌加佛手、郁金、白芍、延胡索。湿邪较重,发于下肢阴股部者,宜加四妙散,重用黄柏、薏米、苍术、牛膝。瘀血明显者,疼痛较剧者,重用白芍、延胡索、刘寄奴、全蝎、蜈蚣。同时外用季德胜蛇药研末,茶油调糊状外涂患处。治疗90例,总有效率97.8%。区宏斌[2]临床辨证分为二型:肝胆热毒型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野菊花10g,紫花地丁、栀子、金银花、蒲公英各15g,黄芩、柴胡、赤芍、虎杖各12g,板蓝根20g,甘草6g;脾经湿热型用甘露消毒丹加减:白豆蔻(后下)4g,茵陈20g,栀子、金银花、赤芍各15g,滑石30g,通草8g,黄芩、连翘各12g,薄荷(后下)6g。加减:热胜加石膏、知母、大青叶;皮肤潮红、红斑明显者加紫草、忍冬藤;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荆芥;湿盛加薏苡仁、萆薢;疼痛明显加郁金、延胡索;情绪烦躁、睡眠差加珍珠母、石决明等。配合灯火灸法及外用药紫金锭治疗带状疱疹55例,总有效率为100%。孙广州[3]临床辨证分为三型:肝经郁热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牡丹皮、苍术各10g,生地、车前子各15g,赤芍、黄芩、栀子、延胡索、泽泻各12g,板蓝根、蒲公英各30g。脾虚湿盛型用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川厚朴、陈皮、泽泻、苍术、牛膝、延胡索各10g,茯苓、车前子、茵陈各15g,板蓝根20g,生薏苡仁30g。气滞血瘀型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柴胡、川芎各9g,桃仁、红花各10g,当归、白芍、郁金、香附、川楝子、陈皮、枳壳各12g,延胡索15g,生地黄20g。治疗64例,总有效率95.31%。

2.2 古方治疗

韩晓东[4]等治疗本病40例用傅青主火丹神方:丝瓜子、玄参各30g,当归15g,升麻、柴胡各3g。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王庆来[5]治疗本病42例用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当归6g,龙胆草、柴胡、木通各10g,黄芩、泽泻、栀子各12g,车前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生地黄20g。结果:总有效率92.86%;曹庆生[6]等和顾玉潜[7]等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在93.02%~93.9%之间;郑苏娜[8]等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味: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各20g,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5g,随症加减,32例总有效率100%。

2.3 验方治疗

蒋贵昱[9]等治疗本病运用瓜蒌解毒汤:瓜蒌、马齿苋、板蓝根各30g,红花、生甘草各10g,连翘、赤芍、紫草、僵蚕各15g,栀子、黄芩各12g,全蝎6g,60例总有效率100%;陈明子[10]自拟解毒汤:双花30g,连翘、大青叶、黄芩、紫草各15g,板蓝根、生地各20g,龙胆草、栀子各10g,柴胡12g,甘草5g,酌情加减,30例总有效率95.38%;韩平[11]等采用除湿补气活血汤:茯苓、黄芩各15g,泽泻、栀子、柴胡、白术、延胡索各10g,黄芪20g,牛膝、赤芍各12g,红花6g,治疗老年带状疱疹43例总有效率93%。

3 内外合治法

徐江雁[12]等关于赵炳南先生在龙胆泻肝汤基础上加入自创“三心方”(莲子心、连翘心、生栀子)及自创拔毒膏治疗带状疱疹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徐鸿雁[13]采用解毒活血汤:龙胆草、赤芍各20g,黄芩、大青叶、白芍、甘草、柴胡、栀子、黄柏、苦参、生地黄、当归、川芎、川楝子各10g,板蓝根30g,茯苓15g,口服,配合芦黄散:雄黄20g蜈蚣10g,白芷15g,冰片5g,芦荟30g,外敷,68例总有效率100%。

4 外治法[14]

邹波自拟雄蜈散醋:雄黄、青黛各30g,白芷12g,蜈蚣2条,冰片10g,1d涂药4~6次,不须洗换,一般7d可愈,调涂治本病186例总有效率99.47%;黄忠民[15]等麻油双石膏:取煅石膏粉、滑石粉各等分,加入适量麻油调制成膏状,将其涂敷于患处部位皮肤,厚度约1~1.5mm,外敷消毒敷料,每24h换药一次,14d为一个疗程治本病98例总有效率97.96%。

5 针灸、拔罐法

王映辉[16]等用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取阿是穴5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100%(标准A)及98.2%(标准B);孙怡[17]等关于贺氏三通法:微通法作为基础疗法贯穿始终,以直径0.25mmx25mm的毫针,针刺太冲、足临泣、足三里、血海、合谷、外关、曲池,并随症加减,带状疱疹初发者以贺氏强通法,若浆液浑浊以贺氏温通法,治疗带状疱疹43例总有效率100%;梁薇[18]等关于肖少卿教授三棱针疗法:取大椎、皮损局部、外关、行间、侠溪、血海,采用常规消毒法,在大椎、外关、行间、侠溪、血海穴处采用点刺法,皮损局部采用划刺法,用三棱针于患部将水泡浅浅划破,使水泡内液体流出,然后用大火,在皮损局部加拔火罐10min,每日1次,4次后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刘佳[19]等关于杨运宽教授铺棉灸∶先将病损部位常规消毒,用皮肤针中度叩刺约3min,令皮损处潮红,微出血,然后将优质脱脂棉少许,撕成状如蝉翼的薄片,不能有空洞,贴于皮损上,用火柴点燃,令其一闪而过迅速燃完,此为一贴,如法再贴再灸,每次铺灸5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6 综合疗法

杨宝辉[20]治疗带状疱疹运用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外敷六神丸68例总有效率100%;孙彩霞[21]等运用针灸综合疗法配合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24例总有效率100%;公言增[22]等运用针(合谷、太冲、曲池、大椎)药(六神丸)罐52例总有效率100%;洪冰[23]等以清热消疹合剂配合紫金锭外涂及局部针刺放血83例总有效率100%。

7 其他疗法

欧阳欣[24]等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65例总有效率90.8%;戴杰[25]等运用经络电信息诊疗法结合刺络拔罐100例总有效率100%;霍焕民[26]等针刺放血疗法120例总有效率92.5%;陈波[27]等放血疗法适宜病症初探结果表明对带状疱疹等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宋亚光[28]等主动结痂法68例总有效率100%。

8 小结

纵观以上所述,临床中治疗本病方法颇多,但仍没有规范统一的治疗手法。本病系病毒性皮肤病,西医治疗原则是应用抗病毒药物为主,配合消炎、止痛、对症治疗。中医则用清热泻火,利湿解毒等辨证治疗并可结合多种中医特色治疗且经济,无副作用,易于临床推广。

[1] 唐德智.辨证分型治疗带状疱疹90例[J].陕西中医,2010,31(4)∶445-446.

[2] 区宏斌,陶衔玥.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55例[J].新中医,2009,41(11)∶89-90.

[3] 孙广州.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64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127)∶56.

[4] 韩晓东,刘洪敏.傅青主火丹神方治疗带状疱疹40例[J].中医杂志,2008,49(5)∶438.

[5] 王庆来.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带状疱疹4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5)∶821.

[6] 曹庆生,钱春兰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8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23-1624.

[7] 顾玉潜.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66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1)∶29.

[8] 郑苏娜,李华峰.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带状疱疹32例[J].陕西中医,2009,30(8)∶1026.

[9] 蒋贵昱,杜俊宝.瓜蒌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44-1145.

[10] 陈明子.自拟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1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93-94.

[11] 韩平.除湿补气活血汤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627-1644.

[12] 徐江雁,韦大文.赵炳南先生治疗皮肤病的学术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23(6)∶481-483.

[13] 徐鸿雁.解毒活血汤配合芦黄散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1)∶48-49.

[14] 邹波.雄蜈散醋调涂治带状疱疹18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1)∶11.

[15] 黄忠民,赵伍,郭立.麻油双石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5):109.

[16] 王映辉,黄石玺,刘保延,等.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0)∶774-777.

[17] 孙怡,孙铌.贺氏三通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9)∶647-648.

[18] 梁薇,许国杰.肖少卿教授三棱针疗法的临床经验[J].南京中医大学学报,2007,23(5)∶328-329.

[19] 刘佳,罗荣,陈洪沛,等.杨运宽教授铺棉灸治疗皮肤病临床经验举隅[J].中国针灸,2008,28(11)∶852-853.

[20] 杨宝辉.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68例[J].陕西中医,20112,3(3)∶334-335.

[21] 孙彩霞,汤立新,王丽丽,等.针灸综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5)∶4-6.

[22] 公言增,焦红瑞.针药罐结合治疗带状疱疹52例[J].中国针灸,2009,29(5)∶390.

[23] 洪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8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6)∶81-82.

[24] 欧阳欣,魏智钧,侯艳丽.刺血疗法联合紫外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J].中国针灸,2009,29(4)∶285-288.

[25] 戴杰,阴丽君,刘庆彬,等.经络电信息诊疗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71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2)∶941.

[26] 霍焕民,杨学萍.针灸放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0)∶729-730.

[27] 陈波,高岑,李冲,等.放血疗法适宜病症初探[J].中国针灸,2009,29(5)∶397-399.

[28] 宋亚光,赵建春,袁慧.主动结痂法为主治疗带状疱疹68例[J].中国针灸,2007,27(1)∶77-78.

(2012-03-24 收稿)

猜你喜欢

延胡索板蓝根龙胆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天等:板蓝根“钱”景广阔
5种龙胆属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比较
不同厂家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
镉污染对延胡索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