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中的结构技术及其艺术特征分析

2012-04-10

河南建材 2012年6期
关键词:斗式梁式木构

韩 辉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1500 0)

1 古代建筑木构架体系的构造与艺术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体系可以归结为三大类:“穿斗式、抬梁式(又称作叠梁式或者架梁式)和井干式”。其中穿斗式和叠梁式在现存的古建筑中应用是最多的,穿斗式应用于较少。而木构架形式应用跟地域有关,其中井干式技术主要应用于官办建筑,民用建筑较少;古籍资料文献中记述了以秦岭一淮河为界,以南的的确多用穿斗式木构架体系,以北的则多为抬梁式木构架体系。

2 古建筑的抗震性能

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性研究中有一句话非常能代表木构架的抗震性能,就是“墙倒屋不塌”。意思是木构架的房屋即使墙倒了,屋顶也仍然支撑不落。这是由我国古建筑特点决定的,通过“斗拱、梁、柱、额仿、雀”交替穿插的构造使得其抗震性能非常出色。现存的许多佛塔、寺庙、房屋仍然岿然不动,不仅经受了几百年风雨的侵袭,也安然度过了多次地质灾害。并且木构架建筑有易加工的特点,但是致命弱点就是木材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材质会下降就会导致结构破坏。尽管古建筑能够经受住地震的考验,但是结构的破坏是难以抵挡的,这也是目前古建筑修复正在研究的重点课题。

3 古建筑的构件技术

古建筑的构件有很多,光穿斗式构造体系就有多达几十种。而木构架结构主要是由“立柱、横梁、顺檩”主要结构构成的,各结构在各构件的节点通过榫卯相吻合而形成大家眼前所看到的稳定的框架结构了,如今天建筑的框架结构发展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借用了古建筑的构建技术。“抬梁、穿斗、井干”三类不同的框架形式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公共建筑当中。

4 古建筑表现出的艺术形象

4.1 建筑群体的的美

中国古建筑的群体布局特点是庭院式,并且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呈均衡对称式布局。尽管采用的是封闭布局,但是总让人感觉到每一处的景都不尽相同。并且同意的颜色也为群体美加分不少,这就是古代群体布局的“美”。

4.2 建筑造型的美

大屋顶和斗拱都是东方古建筑的标志特征,并且结构也非常复杂,数十种的结合就构成了古建筑造型美。等级森严的屋顶形式也成了我国古文化的一部分,“硬山、悬山,硬山”都是其中建筑美的形象的代表,出檐、山墙构造美化原本死板对称的建筑形象。再加上色彩的应用、屋顶的轮廓化就使得建筑更加优美了。

4.3 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

古建筑的布局非常讲究与周围的环境空间相融合,例如苏州园林就非常讲究借用假山、树木来营造自然与建筑和谐的空间,“步移景异”就以此得名。使得大大小小散落的建筑布局合理,借用蓝天作为中轴对称的景是紫禁城最杰出的环境融合法。

5 结语

综合上述,本文主要就古建筑木构体系的基础上谈到了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结构技术和艺术现象。通过结构反映建筑艺术也是古建筑的构造手法之一,同时阐述了结构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方法以表现出最真实的古建筑形象。因为古建筑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一直是互相矛盾的。如何推进古建筑的发展就是如何很好的处理这一对矛盾,在矛盾中促进建筑的发展也是目前新建筑发展的主题。

[1]张驭寰著《中国古建筑源流新探》,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3).

[2]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

猜你喜欢

斗式梁式木构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着水小麦对斗式提升机产量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大中型水斗式水轮机的关键技术
斗式提升机测速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木构的味道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析链斗式连续卸船机的构成及控制系统
高层建筑工程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步进梁式加热炉炉压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