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化疗疗效研究
2012-04-10田芬
田芬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环境及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据有关研究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已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1]。子宫内膜癌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对患者身心都有较大的创伤,尤其对年轻的患者,往往对其身体及精神造成严重的创伤。因此近年来除了手术治疗外,研究重点向辅助综合治疗转变,包括放疗、化疗及放化疗联合治疗,因此,本研究对三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对照性研究,从而探讨非手术后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确诊为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包括放疗组、化疗组和放化疗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化疗组患者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9±5)岁;放疗组患者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5±3)岁;放化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3±9)岁。所有患者均病理证实为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本研究Ⅰ期42例,其中Ⅰa期22例,Ⅰb期20例;Ⅱ期48例,Ⅱa期21例,Ⅱb期27例。本研究分期符合国际妇产科联盟1982年制定的临床分期标准[2]。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化疗方案:本研究化疗方案采用环磷酰胺+顺铂(C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顺铂(CAP方案)及紫杉醇+卡铂(顺铂)(TP方案),方案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及病程具体决定。使用剂量为环磷酰胺500 mg/m2、顺铂65 mg/m2,阿霉素 506 mg/m2,表阿霉素 50 mg/m2,卡铂350 mg/m2,紫杉醇140 mg/m2。根据随访情况治疗疗程约3~6个,平均(4.2±2.2)个疗程。用药途径包括全身静脉化疗、腹腔灌注化疗、动脉化疗。放疗方案:本研究采用盆腔体外照射,总剂量为DT 5 000~6 000 cGy,每次250 cGy,分次进行照射。采取术前CT定位,进行靶向照射,避免正常组织损伤。放疗及化疗联合治疗:采取放化疗联合治疗,其剂量及疗程根据病情具体实施。
1.3 随访 所有患者均定期进行电话或复查随访,随访时间为1~10年,平均(6±3)年。随访过程失去联系者不纳入研究范围。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研究共90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短期复查,其病情均不同程度好转,无1例治疗期间死亡,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化疗组5年生存率最高,为96.7%(29/30),而放疗组及联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24/30)、93.3%(28/30),组间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化疗组与放疗组、联合治疗组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放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早期即有临床症状,因此往往病理确诊多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如果能及早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其生存率及预后均较好[3]。以往子宫内膜癌治疗手段单一,多采取手术治疗,其创伤大,且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损伤,因此近年来非手术治疗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因此本研究利用化疗、放疗及放化疗联合治疗对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进行对照研究,探索最为合理、有效的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治疗手段[4]。
放疗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采用全盆腔放疗,随着硬件及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多采用靶向放疗技术,大大降低患者的损伤[5]。但由于放疗的局限性,对于腹膜后及阴道的转移难以控制,且其费用昂贵,操作复杂,认为干扰因素较多,因此疗效难以得到保障。如要提高疗效,必须扩大放疗范围,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其临床疗效十分有限,多位学者研究均表明其疗效一般,不值得作为主导治疗手段[6]。化疗具有全身范围预防性治疗的效果,对转移灶有明确的抑制作用,由于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浸润性及转移率均较高,因此大范围的预防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选择特殊的给药途径,增加靶向性,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7]。而放化疗联合治疗在近年也逐步纳入研究范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减少两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综合疗效,但由于放疗疗效不佳,且局部组织损伤作用明显,其综合疗效尚不明确,这也是本研究主要探讨问题之一。
本研究发现化疗组5年生存率最高,为96.7%,而放疗组及联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3.3%,化疗组与放疗组、联合治疗组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放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化疗疗效十分确切,5年生存率较高,而且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明显优于放疗,但是化疗存在耐药性问题,因此需要多种化疗方案综合使用,本研究采用化疗方案包括环磷酰胺+顺铂(CP方案,但其5年生存率并未较单纯化疗组有所改善,部分学者研究认为放化疗联合治疗能降低两组不良反应,提高综合疗效,但是由于放疗对盆腔正常器官损伤明显,且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顺铂(CAP方案)及紫杉醇+卡铂(顺铂)(TP方案),其选择依据主要参考患者病理分型,病情发展。而放化疗联合治疗虽然也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因此其不良反应较单纯化疗组明显,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放化疗联合治疗疗效不没有优于单纯化疗,因此其临床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仍首选化疗,而放化疗联合治疗虽然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但其费用昂贵,且不良反应明显,不值得作为首选。单纯的放疗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1 韩永贵,孙长冬.子宫内膜癌115例临床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57-2258.
2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65-1872.
3 侯玉梅.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内膜癌130例回顾性分析.河北医药,2008,30:973-974.
4 董晓燕,迟宝荣,杨雷,等.联合放化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328-1330.
5 黄薇,陈心,王鹤秋.不同方式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62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73-2074.
6 魏冬梅,梅玲,方芳,等.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效果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244-250.
7 泽毅,李振英,张秀辉,等.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