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思想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启示
2012-04-10董润之宋立峰赵艾民杜亚青郝寒冰佟雪飞张丽晓张静
董润之 宋立峰 赵艾民 杜亚青 郝寒冰 佟雪飞 张丽晓 张静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titis, UC),又称慢性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是临床上难治性疾病之一,且易反复发作。现代医学除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外,无其它的治疗方法。传统医学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认为其多为脾虚湿盛而致,给予健脾化湿之剂,往往效果也不理想。通过对黄元御医学思想学习,了解脏象学说的轮轴运动,在治疗时提出了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气易横逆、易下陷等生理病理特点,临床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升降之机,权在戊已
黄氏轮轴运动中,强调轴的脾升胃降,又注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的轮运动。在机体的圆运动中,重视人体的阳气及中气的生理作用,中气藉脾胃升降而充盛,又回助于脾胃,脾胃者中气之化源,中气者脾胃之动力。《四圣心源·中气》曰:“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为中气。[1]”肝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己土,脾土左升,肝肾亦随之上升,与心火相交,故肝为水火之中气;胆木生于壬水,而培于戊土,化气于相火,戊土右降胆木随之下蛰于癸水以温肾气,肾气充沛则相火下秘,脾升胃降,肝气条达,胆火下济,水火互根,心肾相交,精神环抱,上清下温。
2 肝易陷易逆,诸证缘起
脾胃是肝胆升降的枢轴,枢轴运转,肝升胆降,四者之间贵于协调,肝胆之气不调,需赖脾胃之气以调之,脾胃之气壅滞,亦凭肝胆之气以达之,二者相辅相成,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素灵微蕴·飧泄》中曾曰:“肝胆不调,系由土湿,土湿则脾陷而胃逆,脾陷则乙木不升而郁冲于下,胃逆则甲木不降而郁冲于上。”肝郁则下陷生风,横逆克土,变敷和之德而为振发之变,出现心悸不宁,腹痛肠鸣,腹泻下利,腰脊酸痛诸证生焉。临床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往往存在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与此病机相吻合。
3UC治疗,肝胆脾胃同治,首重中气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临床上多以健脾利湿,用药后患者往往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在充分阅读经典的基础上,笔者认识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要肝胆脾胃同治,并重视中气的作用。
3.1 肝宜补而不宜泻
传统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病理时肝易亢逆,而实证居多,临床上持肝无补法之论,因而伐肝、泻肝、镇肝、清肝等治法林立。黄元御认为肝有火、气、风、阳之变,乃是水寒土湿,生长不遂,木郁则风发,疏泄太过而致播土扬沙,摧枯拉朽之变。《医统正脉全书·活人书》所曰:“今人只论肝木多为有余,而无补法,必以克削为事,此但言其标而忘其本也。”治疗上失误,使肝木下陷横逆,出现了肝木乘土,此时只健脾利湿,则临床多失治、误治,不鲜矣。
3.2 四脏同治,脾胃为主
3.2.1 脾病升降失调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多见持续和反复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属中医的“泄泻”、“痢疾”、“便血”、“肠澼”、“下利”等范畴。其病机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乎脾胃,而病位在大肠。临床上辨证时,需注意是否存在脾胃虚弱。若不存在脾胃虚弱,只是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湿盛。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胜则濡泄”。《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气日以衰……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其机理为脾胃不衰,升降失调。脾胃同居中州,为人体气机升降枢轴,脾失健运,水渍入胃,水饮痰湿,互为因果,阻碍气机,使大肠气机阻滞,肠络受损,传导失利,出现溃疡性结肠炎的诸证。因此水饮不去,健脾徒劳。治疗时应先荡涤胃肠水饮痰湿之邪,惟当顺其脾胃各自的性情,“脾喜刚燥”,当以阳药助之以升,建中以干姜、人参升达;“胃喜柔润”,当以阴药助之以降,降逆以石膏凉润。
3.2.2 脾虚木乘,中气不足 溃疡性结肠炎在脾气虚、脾阳虚的基础上,原阳无火,难温脾窍,进一步发展,肾中无火,阳气黯然,以致脾失温煊之源,致阴霾一片,浊气丛生,导致肾阳虚,出现五更泄泻、下利清谷,四肢发冷。中气不足,肝郁下陷风生,风木乘土,出现腹痛,腹痛即泻,泻下痛减。若中气充足,脾升胃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则肝气不郁,而胆气不逆。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组方以椒梅附桂连理汤、痛泻药方加减,用药冲和淡荡,疏豁条达,补益中气。培土燥湿主以甘草、茯苓,升达肝气主以桂枝、牡丹皮,血虚风燥主以首乌、阿胶、当归,降胆胃主以半夏、陈皮、砂仁、杏仁,若君相二火上僭主以芍药、柴胡、黄芩、贝母,肾水澌寒主以附子、川椒。
参考文献
[1] 孙洽熙.黄元御医学精华四圣心源[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