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康县核桃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2012-04-10罗兴朝李贵琴

湖北植保 2012年5期
关键词:保康县病虫核桃

罗兴朝 李贵琴

(保康县植保站 441600)

近年来,保康县大力发展核桃栽植,提出了“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核桃第一县”的发展目标。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县核桃栽植面积已达20000hm2。未来3年,将发展到40 000hm2的种植规模。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核桃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也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果农的收益。

1 核桃病虫害的发生现状

1.1 病虫害发生种类

1.1.1 病害

目前在本县可以确定的病害有8种,即核桃褐斑病、炭疽病、枝枯病、白粉病、腐烂病、细菌性黑斑病、日灼病、膏药病,已经发现但尚不能确定的有4种。

1.1.2 虫害

可以确定的有30种,即银杏大蚕蛾、绿尾大蚕蛾、核桃扁叶甲、核桃细蛾、毒蛾类(6种)、核桃缀叶螟、黑尾叶蝉、刺蛾类(黄刺蛾、绿刺蛾)、核桃举肢蛾、果象甲、日本球坚蚧、金龟子、蚜虫、叩头甲、大猿叶甲、尺蛾类(8种)、桃驻螟,疑似1种,即尖尾蝇,已经见到但暂时不明的害虫13种。

1.2 病虫害危害情况

1.2.1 新建果园和苗圃病害发生重于成年大树

2008年至2010年,我县核桃苗木连续三年重发褐斑病、炭疽病、日灼病,导致叶片大量枯死,严重的致使整个苗木死亡。

1.2.2 成年大树虫害危害重于苗圃和新栽木

2009年~2010年,成年核桃树大面积发生尺蠖、银杏大蚕蛾的危害,造成大量成年树木死亡。据不完全统计,银杏大蚕蛾危害造成全县核桃成树死亡超过500株。

1.2.3 蛀果类害虫危害呈逐步加重趋势

保康县核桃常年发生的蛀果类害虫主要有核桃举肢蛾、果象甲、果潜蝇、桃驻螟及疑似尖尾蝇等,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都呈逐步加重趋势。同时,随着大量新建果园进入结果期,所造成的损失会越来越大。

2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气候因素

2.1.1 苗木繁育基地和栽植地区气候差异

保康县新建核桃园采用的苗木主要从河北等北方地区引进,苗木繁育基地和栽植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导致部分病害出现变异,容易引起苗木出现一系列不正常的生理反应,出现生理性病害。

2.1.2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保康县处于南北过渡地带,气温高、湿度大、雾露重,有利于病害发生,核桃南北主产区的病害在我县都会发生,发生的种类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程度严重,防控难度大。从7月上旬开始,日灼病、炭疽病、黑斑病等混合发生,特别是在苗圃和新建果园出现一个明显的病害高发期。

2.2 品种的抗性差异

保康县从外地引进的品种主要有绿岭、清香等,其中清香抗病性较好,耐瘠薄,绿岭抗性较弱,不耐瘠薄。近3年连续调查显示,同等条件下,绿岭枝枯病、炭疽病、黑斑病发病率平均比清香高20%以上,损失率高15%以上。

2.3 果园地理位置

一是苗圃基地选择在低海拔地区病害发生严重,而建在海拔700m以上地区病害发生较轻,且嫁接成活率高;二是建园前没有进行全园深耕,土壤板结,排水不畅,管理差,杂草丛生,荫蔽的地方病虫害发生严重;三是靠近山林的园地虫害发生较重。危害核桃的害虫大多都是杂食性害虫,不仅危害核桃,在山林中也有发生。2009年和2010年春季,在保康县森林大面积发生尺蠖类害虫危害,最后转移危害核桃树,随着核桃面积的扩大,将会有更多的害虫从林木上迁往核桃树上危害。

2.4 认识程度与防治技术

一是核桃上出现了一些病虫害,对其在保康县生活习性、发生规律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增加了防治难度;二是果农对核桃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程度的认识严重滞后,导致防治行动滞后和防治效果不佳,加剧了病虫害的发展蔓延;三是针对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还没有提出科学的、系统的防控方案,目前的防治工作仅仅是在发生病虫害后采取应急措施,缺乏系统的监测与防控。

2.5 核桃病虫害的鉴定难度较大

近几年,虽然对保康县核桃病虫进行了一些鉴定,如:果象甲、日本球坚蚧、大猿叶甲、叩头甲、膏药病、缀叶螟等,但是远远跟不上病虫发生种类的增加,不能满足防治的需要。一是现有设备无法满足病虫种类鉴定的需要,缺乏必要的设施。二是病虫鉴定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工作,既需要野外认真的观察记载,更需要室内的培养、鉴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三是现有可参考的资料较少,特别是对一些新发现,无法准确界定的病虫种类缺乏参考信息。这些都增加了保康县核桃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影响了防控效果。

3 防控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病虫害调查和基础研究工作

迅速掌握本地的实际发生情况是搞好病虫防治的基础。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大核桃病虫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查、鉴定和研究力度,尽早掌握病虫发生种类,了解其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危害程度,制订出有效的防治方法。

3.2 加强防治方法的试验研究

要加大试验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力度,开展同种病害不同药剂的防效试验、一种药剂对不同病害的防效实验、病害发生不同时期的防效试验,尽快筛选出高效的防治药剂。

3.3 总结防治经验,探索规范性防治技术

近两年,保康县在防治核桃病虫害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些较好的方法,如:适时防治食叶性害虫,花期预防病害和蛀果性害虫,秋冬季节加强果园管理,减少越冬病虫源,药液注射防治蛀干性害虫等。针对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要积极总结,同时结合果农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好的做法,加以提纯、归纳和规范,制定出一套规范的标准化防控方案。

3.4 加强技术交流,提升防治水平

一是建立交流学习的途经和机制,要加强与外地核桃主产地学习交流,引进先进经验和技术,快速提高我县核桃病虫防控水平。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现有核桃技术力量。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添置必要的病虫防治和研究设备,提升全县核桃病虫害防治的整体力量。

猜你喜欢

保康县病虫核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湖北省保康县:中药材助脱贫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论山区县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黄龙核桃
农民得实惠 基层得发展——湖北省保康县供销社因地制宜加强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