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体会
2012-04-09杨雯刘仁哲赵彦玲
杨雯,刘仁哲,赵彦玲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体会
杨雯,刘仁哲,赵彦玲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措施。方法对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一般治疗、补充血容量、进行止血处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61例病情好转出院,有效率为80.26%。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综合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常因发病较急而又诊断不清危及患者生命,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急性黏膜病变,占55%~7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4%;贲门黏膜撕裂(Mallory-Weiss)综合征,占2%~7%;血管病变,占2%~3%;肿瘤,占2%~5%。研究资料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0.1%,其病死率接近10%。
目前,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措施主要有一般治疗、补充血容量、止血处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健康教育等。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对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治,并比较诊疗前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发现61例患者明显好转,15例因配合情况欠佳,改善效果不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6例诊治对象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并于24~96 h经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其中男性54例,女性22例;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51.08岁。出血原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胃溃疡20例,复合溃疡13例,糜烂性胃炎10例,胃癌2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0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并消化性溃疡而出血来自溃疡3例。
1.2 一般处理:主要是止血和原发病的治疗。当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或胃胀、恶心的情况下应禁食;对非大量出血的患者应尽早进食,给与冷流质饮食,合理应用止血药,如氨甲环酸、血凝酶、安络血等;同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及生长抑素类似物持续泵入;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部分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休克者给予补充血容量、输血等抗休克措施。经保守治疗24 h后仍出血不止或血压正常又再次大出血,既往曾有多次严重出血者,血压不稳定者,急转外科手术治疗。
1.3 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程急,易反复发作,患者常有焦虑、易怒、烦躁和忧郁等情绪,医护人员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树立康复的信心和恒心。我院护理部结合其心理特点,进行音乐治疗,根据患者喜好,选取相应乐曲,让患者通过听音乐,分散注意力,进行自由联想和放松。
1.4 营养护理: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失血较多,体质虚弱;又因消化道疾病使病人进食减少,因此,此类病人营养不良十分常见,这可使消化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应注意增加营养摄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故我院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高热量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适量饮水,以增加血容量。
1.5 健康教育:告诉病人及家属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避免烟尘吸入,要坚持不懈有效地进行康复锻炼,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嘱病人做到饮食有规律、劳逸结合,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辛辣食物以及与传染病人的接触。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或黑便、上腹部压痛、中度及重度出血者在短期内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眩晕、晕厥、乏力、冷汗、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和血压下降。
2.2 诊治预后: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61例病情好转出院,好转率为80.26%。
3 讨论
3.1 出血原因:呕血和柏油样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常见的出血病因有:①溃疡病,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男性青年人较多见,出血诱因多与饮酒、劳累、情绪紧张、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等有关。这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相符[1];②胃癌,多为中年以上,发病率有日渐增多趋势,且通常为年轻人。由胃癌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也日渐增多;③肝硬化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为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④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溃疡并由此发生的出血增多;⑤各种胃炎[2]。
3.2 治疗:主要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急诊手术。轻度出血者,卧床休息,暂禁食,配合止血药、抗酸药,补充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液即可。中度以上出血者应先输低分子右旋糖酐以维持有效胶体渗透压,适当补充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液,应用止血、抗酸药,必要时适当输血。对于休克患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但输液、输血不宜过量,防止再出血。此外,抑制胃酸的分泌对控制和预防胃、十二指肠球部出血有很大意义,PPI的应用对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非常有效,以泮托拉唑为代表,每次40 mg,静脉注射,每12 h 1次,连用3 d,严重者可持续静脉点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经积极治疗绝大部分可治愈,但仍有10%~20%的患者需要转外科手术治疗或内镜下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通过内镜对曲张静脉处注射硬化剂止血或行曲张静脉套扎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指证为:①内科积极治疗后24 h出血不止或年龄50岁以上伴有动脉粥样硬化;②出血难以停止,且机体耐受性差,短期内输血1200 mL以上,休克不能纠正者;③以往曾有多次严重出血,而间隔较短时间后又再次出血;④合并溃疡穿孔,幽门梗阻或癌变。
[1]胡小红,邵婵军.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34):159-160.
[2]付培权.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2011,2(2):134.
R573.2
B学科分类代码32024
1001-8131(2012)04-0277-01
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