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术的护理
2012-04-09沈美琴刘翠兰江琳艳
沈美琴 刘翠兰 江琳艳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325000)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低分化皮肤恶性肿瘤,癌肿细胞发生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外鼻基底细胞癌临床上比较少见,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紫外线过度照射等因素密切相关,呈慢性病程,渐进溃烂。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1]。鼻位于面部正中显著位置,其任何小的部分缺损所造成的畸形致外观十分明显,且影响容貌,可造成心理、生活等方面障碍,因此,彻底的切除以及修复尤为重要。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27例外鼻基底细胞癌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无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皮瓣均存活,对自己的鼻部面容均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27例外鼻基底细胞癌患者,男21例,女6例;年龄49~78岁,平均57岁。其中,癌肿切除后创面直接缝合5例,行临近皮瓣转移修复8例,行耳后游离全层皮片修复14例。22例皮瓣修复患者,术后患者皮瓣均存活,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出院病人均随访6个月~1年,半年后皮瓣修复术患者触痛觉及温度觉完全恢复,供区切口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无明显瘢痕,对外鼻形态均满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干预 病例于住院前门诊病理活检均确诊为皮肤癌,且癌肿生长在鼻部,癌肿切除后修复对颜面部有一定的改变,故患者易产生恐惧及焦虑情绪。针对这一心理状态,术前给予耐心解释,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计划及相关疾病情况,使患者接受手术方式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对症的心理干预,其中有24例患者情绪稳定,能接受这种手术方式;3例高龄且文盲患者仍存在焦虑心理,继续加强对家属的宣教,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耐心解释,关心、支持及陪伴患者。手术当日,这3位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2.1.2 术区备皮 术前1天剔除鼻毛,备皮操作中注意勿损伤皮肤,以免术后发生感染。为避免眼科剪刺激鼻腔引起鼻腔出血,使用鼻毛卷刀剔除鼻毛,清洁鼻腔。男性患者均要剃须,行耳后游离全层皮片修复患者需剔除同侧耳后三指毛发。
2.2 术后护理
2.2.1 皮瓣观察和护理 本组病例中有5例癌肿切除后创面直接缝合无皮瓣,其余22例均有皮瓣。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均予5%GS针500ml加丹参针20ml静滴,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以利皮瓣存活。密切观察皮瓣质地、色泽、皮温及毛细血管反应。保持室内温度为22~25℃,湿度50%~60%,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刺激皮瓣,室内禁止吸烟,避免缝合的微血管发生痉挛。本组22例皮瓣均于术后第2天颜色逐渐红润,皮瓣均存活。
2.2.2 呼吸道管理 本组病例中19例行局麻手术,其余8例行全麻手术。全麻患者术后常规予低流量给氧,全麻未完全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物堵塞鼻腔。局麻及全麻清醒后,患者可取半卧位,以减轻局部肿胀,促进伤口愈合。24h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变化。
2.2.3 创口护理 密切观察创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注意观察渗出物的颜色、性状、量等,及时更换创口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创面干燥,遵医嘱术后使用抗生素。本组病例中行临近皮瓣转移修复及耳后游离全层皮片修复,给予鼻腔局部创口碘仿纱条压迫一周,防止因切除局部组织过多而致外鼻塌陷,并能使移植的皮瓣与创面紧密贴合,有利于创口愈合及皮瓣存活,且碘仿纱条可减少创口感染的发生。
2.2.4 饮食及口腔护理 局麻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即可指导进食。全麻患者需6h后方可进食。本组病例中均为老年人,且较消瘦,营养状况较差。应指导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高营养的食物,加强营养,促进创口愈合。加强口腔护理,指导患者饭前、饭后及睡前用0.02%呋喃西林液漱口,去除口腔异味,提高食欲。
2.2.5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创面干燥,勿浸湿创口,勿用手搔抓创口。定期门诊随访,如局部创口渗出物较多、表面发生溃烂,即刻到医院就诊。
3 小结
外鼻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对患者面容有一定的影响,患者均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帮助患者走出因面部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开始正常人的生活。皮瓣修复鼻部缺损有其优越性[2],术后通过皮瓣观察及定期换药等,保证了手术效果,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
[1] 刘萍,刘毅,张晓萍,等.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