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2012-04-08赵祖英
赵祖英
(梧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广西 梧州 543000)
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是一组遗传性疾病,胎儿均不能存活,孕中、晚期容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母亲生命。早预防、早发现和及时处理可以避免和减少其对母亲的危害,并避免缺陷胎儿出生。我院5年来收治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3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产科收治30例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患者,年龄18~42岁,平均30岁,孕周22~36周,<28周6例,>28周24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18例,30例患者均无定期产检。
1.2 临床表现 孕妇孕中、晚期出现腹部迅速增大、腹胀、胸闷现象,全身水肿,有的产妇出现贫血。子宫异常增大,尤其中期和晚期妊娠,子宫明显增大,与孕龄不符。常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胎、前置胎盘,合并贫血。该组有10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例死胎,5例合并贫血。
1.3 诊断方法 根据B超检查,表现为胎儿腹水,胎盘增厚,>4 cm,其次为肝大、胸水,羊水过多,股骨长度少于孕周。30例B超均提示胎儿胸腹水,胎盘增厚,合并羊水过多8例,股骨长度少于孕周10例。在B超诊断中,胎盘增厚和胎儿胸腹水最常见。30例产妇及配偶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
1.4 处理 确诊后建议终止妊娠,采取羊膜腔穿刺注入依沙吖啶100 mg引产,产时严密观察产程,对孕周大的胎儿在胎头娩出后,腹部娩出困难,经阴道用引产针穿刺放出胎儿腹水后均能顺利娩出胎儿。本组有5例出现这种现象。同时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纠正贫血,预防产后出血,产后持续加强宫缩,抗感染等处理。
2 结 果
同期产妇5 700例中发生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30例,发生率为5.26%,30例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产妇行羊膜腔穿刺注入依沙吖啶100 mg引产,发生产后出血4例,经予积极处理,抢救成功。全部围产儿死亡,无孕产妇死亡。
3 讨 论
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是广西最主要的出生缺陷,其发生率为3.4%~5.15%,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出生缺陷,占所有出生缺陷的1/5。东南亚地区90%以上的水肿胎是由于重型α-地中海贫血引起的Hb Bart's水肿胎[1]。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由于4个α珠蛋白基因全部缺失,完全不能合成α链,大量γ链聚合成四聚体(γ4,Hb Bart's)所致。Hb Bart's对氧的亲和力很高,造成胎儿严重缺氧,在妊娠晚期窒息成死胎,或出生后不久死亡。所以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是一种严重遗传病,通过婚检可以优化组合,减少发生。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咨询、婚前健康教育是预防的关键。地中海贫血产前检查及产前诊断流程[2]:产检的孕妇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平均容积(MCV)<82 fl和(或)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7 pg,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A2(HbA2)≥3.5%和/或抗碱血红蛋白(HbF)增高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区,出现以上检测任何一项情况者,即判断为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建议检查孕妇配偶,若配偶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指导进行地贫基因诊断,怀疑为同一型地中海贫血的进一步做产前诊断。该组30例男女双方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未行地贫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待中晚期B超检查才发现,所以提高产科医务人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能力、熟悉本病临床表现及体征、及时做B超检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出生缺陷,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本组并发妊高征10例(33.3%),产后出血4例(13.3%)。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出现时间早,可能是因为孕中期胎盘迅速增大,胎盘分泌代谢增加使羊水过多,子宫张力增高,影响子宫血液供应,造成子宫胎盘缺血、缺氧所致[3],一旦确诊,应尽早终止妊娠。产后出血是由于胎盘巨大、水肿、质脆,胎盘剥离困难,造成胎盘残留,影响子宫收缩,宫缩乏力所致,且胎盘剥离面积大,导致重度产后出血,所以临产时应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各项准备。对于巨大胎盘产妇,胎儿娩出后,即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及时娩出胎盘。本组30例均于诊断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后采取终止妊娠和治疗并发症,无孕产妇死亡。
总之,通过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定期产前检查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处理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可以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出生缺陷和围产儿的病死率,把对孕妇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l]徐湘民.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
[2]纪 妍,林静玲,李旭艳.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9,20(9):104-105.
[3]陈晓燕,梁劲荃.胎儿水肿114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7):6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