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汉语公示语英译策略的选择
2012-04-08曹淑萍
曹淑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湖南 娄底 417000)
公示语即“公开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等应用示意功能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海南“国际旅游城市”的成功申报,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来华观光旅游、探亲访问、学习交流、商业交往的外国人士与日俱增,因此公示语使用英汉双语标识便显得十分必要。准确而又地道的英译公示语,能帮助在华外国人士更便利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不规范的公示语翻译则将给外国宾客带来诸多不便,削弱对外宣传效果,影响对外交流,因而对汉语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在译界备受关注,诸多学者从功能目的论、关联理论、交际翻译论等理论视角对公示语的翻译从原则、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公示语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模因理论应用于汉语公示语翻译研究,尝试从模因论视角对汉语公示语英译中策略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
一 汉语公示语翻译现状分析
公示语虽只寥寥片语,但公示语的翻译对译者提出了不少挑战。就目前国内公示语译语现状而言,即使在国际化水平很高的大都市或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其公示语译语环境也并不乐观,因受各种牵强的汉语思维及表达习惯影响而出现的汉语公示语翻译不规范现象仍十分常见。除字母大小写混用(如“停车处”译为ParKing)、单词拼写错误(如某某证卷公司译为××Secruities)等不规范的译文外,其错误主要表现为硬译、误译及乱译等现象。
(一) 对等式的逐字硬译
因受译者的母语语法、语用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译者以中文思维按中文语序机械套用与逐字翻译公示语。如“游客止步No Entrance”译为Tourist Stop;公路上的“保持车距Keep your space”译为:Keep the distance between vehicle;“打9折10% Off”译为:90% discount;“营业中Open”译为:In Business; “市公安局报警中心City Police Report Center”译为City Center of Reporting to the Police。这些逐字逐词、一一对应的硬译,不仅在语气上生硬,有失礼貌,而且未能考虑外国客人的心理因素,也有悖英语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
(二)英汉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译
因跨文化知识匮乏所致的语用失误,其中多数在于译者对原语及目的语双方社会、文化语境了解不够,对目的语读者的语言社会习惯陌生而产生的无意识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译者使用不恰当的语气和情感译出不符合英语思维及表达习惯的公示语译语,如某汽车站候车室里一则公示语“贵宾候车室”的译文为“Distinguished Guests Wait for a Bus at the Place”,整则公示语译语结构冗长,语气失礼,改变了原语的语气及交际功能,由提供信息变成了命令语气,外国旅客看后会产生误会,好像旅客在等车时也有贵贱等级之分,内心感觉不舒服。如改译为 “Reserved Waiting-room”则既言简意赅,又不失礼节,符合英语国家读者的思维及表达习惯,顾及了受众的接受心里,读者对其含意不需费时予以推敲,一看便懂。
(三)任意而为的乱译
乱译现象也常见,如某超市里的几则翻译:“请勿食用”译为No food; “熟食”译为Familiar food; “出口处”的译文为Export。这些英译纯属是译者为所欲为的乱译,公示语指示、提示的功能丧失殆尽,外国受众看后莫名其妙。再如在××市一本对外宣传画册上把“××市人民政府”翻译成了“The Govern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译者不负责任地将一个城市译成了“共和国”。公示语的翻译特别是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地方特色等方面的专业术语的翻译是一项严谨的工作,译者必须严肃认真对待。
二 模因论与汉语公示语英译
模因(meme)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靠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任何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并得以传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模因(2)。根据模因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 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3)。公示语是公开面对公众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作为一种独特的应用文体,既有模因的特征和性质(属于语言),也有用来被复制和传播的目的(对象是公众),由此可见公示语就是模因。汉语公示语英译是用英语对其语言符号进行阐释,以其特殊的交际方式实现跨文化语际交流,能模仿、复制和传递信息,那么公示语译语也是模因(4),因此汉语公示语的翻译可以将汉语公示语、汉语公示语英译和模因相结合,以模因论为指导进行研究。
当某一汉语公示语模因成功地转换为英语公示语模因,汉语公示语模因便得到传播,实现了公示语中英两大文化领域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如果译者所编码的公示语英译模因新载体不为读者普遍接受, 便不可能感染新宿主, 因缺乏生命力而无法生存,也就将中断传播而夭折。那么要想汉语公示语模因在英语国家受众中得以传播, 译者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编码, 才有可能传染给更多的受众,发挥公示语译语应有的功能。
三 模因论视域下汉语公示语翻译策略的选择
策略的恰当运用是翻译成功的关键所在。要译出得体规范的公示语译语,完成汉语公示语模因到英语公示语模因的成功转换,达到与汉语公示语模因等效的语用功能,实现公示语中英两大文化领域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以模因论为指导,归化异化策略不失为译者之首选。
(一) 归化策略
“归化”是指译者以目的语语言文化为归宿,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选用符合目的语语言文化规范的译文传达源语文本的内容。消解源语文化因素,彰显目的语文化价值观,使读者阅读翻译作品时感觉是在阅读目的语原创文本(5)。译者归化翻译策略的使用,将利于目的语读者对源语的核心模因的正确理解。
公示语因其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等功能,其使用目的明确。汉语公示语英译的目的在于方便来华外国人士在华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公示语的翻译应依据英语思维和表达习惯尽量达到意义上准确得体,语用上等效,对其宿主产生相似的感染,对读者产生相似的效果,给公示语受众直观信息,使其一看即懂,从而达到公示语对外交流和宣传的实际效果。尹丕安提出大多公示语可以采用归化这一翻译策略予以翻译,他认为“归化翻译强调要尽可能在目的语中寻找和源语文化信息相似的模因,相对忠实地传播原作模因综合体中的核心模因,以期产生原作模因对其读者产生的相似效果”(5)。
根据模因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明显,但文化的共性使得相对的模因复制成为可能。除了一些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汉语公示语,大多数汉语公示语可以从英语中找到相似模因,并产生同样的语用效果。常见的表指示性、提示性的公示语可用归化策略直接借用英语中的相似模因予以翻译: “结帐收银台”(CASHIER),“门诊部”(OUTPAITIENT DEPARTMENT),“禁止乱刻乱画”(KEEP CLEAN);表限制性、强制性如表“严禁、禁止”等意义的公示语译为No结构:“不准张贴”NO BILL、 “桥上禁止超载”:NO OVERTAKING ON BRIDGE;表“……专用”意义时英语公示语中“…ONLY” 结构的使用: “步行街”(PEDSTRAIANS ONLY)、“吸烟者请到吸烟区”(SMOKING IN DESINATED AREAS ONLY)等。以上译例通过直接套用译语现成的语言模因,在用词上基本不加改动,所译出的译语符合英语思维及表达习惯,保留了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核心模因,更易于的语读者理解与接受,并产生与源语模因相似感染效果,更利于模因的生存传播,不失为一种良策。
归化翻译策略在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中作用显著,易于被目的语读者接受,但从模因传播的角度来分析,归化翻译策略的使用其实质是以牺牲汉语公示语所附带的文化信息为代价,它剥夺了受众了解异国独特文化的机会,阻碍了目的语受众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利于汉语文化模因在英语国家的传播,更不便于汉、英两种文化之间的顺畅沟通与交流。随着跨文化交流的频繁,目的语受众对源语文化的接受力逐渐增强,为了使汉语模因顺利进行跨越文化疆域传播,保证模因复制的多产性与长久性,追求高保真度的模因复制,纯粹的归化翻译策略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样异化翻译策略也就成为模因传播的需求和趋势。
(二) 异化策略
与“归化”相反,“异化”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接受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向源语文本作者靠拢,选用与源语表达方式对应的译文,力求保留源语语言和文化特色,使读者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异化”翻译,一般以突出异域色彩为出发点,注重异域风俗文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等(6)。当然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会增加受众解码译语的难度,也有可能对汉语公示语模因的感染范围、模因强度产生影响。如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示语“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八荣八耻”(eight honors eight disgraces)等的英译,虽然受众在初次接触时会有些难以理解和接受,但从长远的角度,异化翻译策略是源语模因在目的语中传播的唯一途径。请看更多译例: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江西三清山上景点之一的“观音送子”,其对应的翻译是Goddess of Mercy Delivering Children,译者使用归化翻译策略将“观音”翻译成Goddess of Mercy,译者的本意旨在便于外国游客理解接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汉语中这一承载着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语言模因“观音”就得不到有效的传播,况且在西方希腊、罗马神话诸神中也并没有“观音”神,这样便会增加外国游客理解的难度,公示语应有的作用也无法得到体现。刘桂兰认为不如直接用汉语拼音采取异化策略翻译成Kwan-Yin,或 Guan Yin(7)。“千手观音”译为Thousand-hand Kwan-Yin/GuanYin。
广州白云山上景点众多,就其标牌名称的翻译杨国民先生(9)曾做过一番研究,他认为“白云山”采用归化策略翻译成的“White Cloud Mountain”或许能够让国外受众得到最大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但是广州标志性旅游景观“白云山”这一模因在英语中便得不到传播。如异化翻译为“Baiyun Mountain”,既使外国受众明确游览的对象是“mountain”(山),又传播了这山的名称叫“白云”的信息。这样,便增加了“Baiyun”这一模因在英语中的传播机会。同样的译例如“山顶公园”, “白云松涛”分别异化翻译成 “Shanding Park”, “Baiyun Songtao”正是异化翻译策略优势的体现:既符合公示语简练、生动、直接的语言特点,保留了汉语语言和文化特色,又突出了异域的色彩。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本是一个卡通人物名,是一个典型的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名称。起先的英译为“friendlies”,但因该普通名词缺乏鲜明特色,无以传播“福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后奥运官方网站在2006年启用汉语拼音名FUWA,正是异化策略的恰当运用(10)。
当然翻译策略的选择和效果并不是单一的,归化异化为一连续体不能一分为二。归化翻译在文化模因传播的初期缩短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距离,使译文更加贴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但随着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不断了解和深入,他们将不再满足于用本族文化去生搬硬套地解码异国文化的相关模因。因而,在公示语翻译实践中,同时灵活运用归化、异化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 “五讲四美”在其异化译文:five stresses, four points of beauty and three aspects of love的基础上,予以归化翻译的解释性附加注释:stress on decorum, manners, hygiene, discipline and morals; beauty of the mind, language,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 love of the motherland, socialism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不难看出,通过异化同化策略的综合使用,汉语公示语英译便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模因论中模因的传播形式为汉语公示语英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公示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如能透彻理解模因理论及模因传播规律,准确把握译者解码编码、感染传播模因的双重角色,灵活运用归化异化策略则有利于译者翻译出得体规范的汉语公示语译语, 从而充分发挥汉语公示语在净化外语语言环境,营造良好语言文字氛围,提升城市及国家形象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宪宗,吕和发.公示语汉语方言研究[J].中国翻译,2005(6):38.
[2]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UP,1976.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46-50.
[4]曹淑萍.模因论视域下汉语公示语英译及其教学启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3):102.
[5]胡开宝.论异化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中文化限定词的翻译[J].外语教学,2006(1):56.
[6]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39-41.
[7]刘桂兰,蒋向勇.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语公示语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27.
[9]杨国民.“异化”、“归化”与旅游景点翻译规范化策略:从广州白云山风景区公示语英译说起[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8):111-112.
[10]潘立.汉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语用翻译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