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腔镜治疗输尿管口囊肿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2012-04-07陈景强郝兴发丁宏毅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肾积水镜检查尿液

陈景强 郝兴发 丁宏毅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安徽 淮南 232007

输尿管口囊肿又称为输尿管口膨出,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是指膀胱内粘膜下输尿管的囊性扩张,在临床上发病率较低,大多好发于女性患者,常因继发血尿、感染、排尿困难等症状而就诊,本院2006年11月-2012年9月共收治12例,经腔镜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其中女10例,男2例,年龄28(18—52)岁,囊肿位于左侧者3例,囊肿位于右侧者7例,双侧者2例;其中2例囊内伴有结石,伴尿频尿急症状者6例,伴血尿症状者4例,伴同侧腰部酸胀不适8例,另外有2例无症状者为体检时发现,12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及IVP检查,8例患者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囊肿大小0.5cmX0.5cm—2. 0cmX3.0cm大小,囊内结石最大直径1.5cm,术后均复查B超,其中2例复查尿路平片。

1.2 治疗方法 本组12例均采用连硬外麻醉,使用STORZ电切镜直视下进入膀胱,观察囊肿形态及输尿管开口,使用环状电极将囊肿的中下部分囊壁切除至底部,将囊肿的上1/3囊壁保留,并使其上宽下窄且正好能覆盖输尿管开口处,以起抗尿液返流作用;另外2例合并囊内结石者,通过电切镜鞘将输尿管镜放入膀胱,使用气压弹道碎石设备将结石击碎,并用ALICK吸出膀胱,术后均保留导尿管5天。

2 结 果

12例患者均通过该术式一次性治愈,手术顺利,结石均顺利吸出膀胱,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2月-2年,其中10例B超提示肾积水消失、2例B超提示肾积水明显改善,2例尿路平片提示未见结石。

3 讨 论

输尿管口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于1834年由LECHLER首先报道,大多数人认为其形成于胚胎发育有关,但也有人[1]认为成人型输尿管口囊肿的形成并非完全由先天性因素决定,可能也有后天性因素,例如炎症和创伤所导致的输尿管口狭窄,同时也伴有输尿管口周围粘膜的先天性薄弱以及输尿管本身或周围组织炎症导致的瘢痕狭窄从而形成输尿管口囊肿;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2]主要是输尿管口囊肿引起的梗阻所导致的症状,如腰部酸胀不适、膀胱刺激症状及排尿不畅;甚至当囊肿体积巨大时压迫作用可导致排尿困难出现尿潴留,另外囊肿梗阻引起的尿流速度减缓,尿路感染反复刺激等因素可导致形成囊内结石(本组2例),而结石又会导致加重梗阻嵌顿,从而进一步加重患侧肾功能的损害,但也有完全无症状的输尿管口囊肿伴囊内结石的报道[3]。

输尿管口囊肿的诊断并不困难,可通过B超、IVP、膀胱镜检查三者的联合应用而提高诊断率[4]。B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具有经济、简便、无创的优点,且其诊断符合率高达80%以上[5],但对B超医师的要求较高,无经验者易误诊;IVP检查可了解整个泌尿系统的情况,如有无畸形、肾积水及其程度、肾脏分泌排泄功能等,也有人指出当囊肿内充盈造影剂时可呈典型的“蛇头征”、“光晕征”等特征性的表现[6,7];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输尿管口囊肿,及囊肿的大小、位置并可排除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其他疾病的重要方法[8]。而当输尿管口囊肿伴囊内结石时,因囊壁充血水肿及囊肿的节律性收缩消失,易被误诊为膀胱肿瘤伴钙化故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注意鉴别[9]。对于具有典型的B超及X线表现者,有人[10]建议可同期行膀胱镜检查和电切术治疗,这样可避免术前膀胱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经济、心理上的负担和痛苦,减少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本组有4例患者术前诊断明确术前未行膀胱镜检查。

输尿管口囊肿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防止尿液返流、处理并发症、保存有功能肾单位。手术治疗是该病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分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二种方式。早年一般采用开放手术即采用经膀胱切除囊肿并结合输尿管抗返流成形术,该术式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费用高,近年来随着电切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不断提高,采用TUR术治疗的效果也非常理想[11],几乎全部可以达到预期效果[12],故已逐渐被认为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经腔镜输尿管口囊肿的切除一般有三种方式:囊肿全切术、囊肿去顶术、囊壁部分切除术;其中囊肿全切术易引起尿液返流,而囊肿去顶术由于切除的范围不好掌握术后可能因囊肿去顶较小而导致肾积水无法改善或因囊肿去顶过大而导致尿液返流,故笔者认为囊壁部分切除术是最佳的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其具有降低尿液返流机率、可有效改善肾积水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切除范围较难把握。笔者认为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囊壁切除方式要适当 以横向低位切开为主,这样可以充分使尿液引流改善肾积水;② 囊壁切除位置要适当 只将囊壁的下1/3—1/2切除,保留上方至少1/3囊壁,以防止因切除范围过大而导致尿液返流,同时避免切除范围过小导致无法改善肾积水,以正好覆盖输尿管开口为准;③ 残留囊壁形态要适当切除囊壁后应使其保持良好的形态,最好使其呈上宽下窄的舌状或鱼嘴形,该形态正好与输尿管开口形态一致,这样能更好的防止尿液返流;④ 处理结石要慎重 当囊内伴有结石时,可使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同期处理结石,而灌注液应保持低压慢速,这样可以防止结石上移,若结石移至输尿管下段时,碎石后应留置双J管促进输尿管粘膜愈合;⑤ 常规保留导尿 术后应常规留置导尿管5-7天,以促进创面愈合防止尿液返流,待尿液转清后方可拔除;⑥对于女性患者也可通过异物钳钳夹囊壁并向外牵引,使其保持一定的张力,这样有利于切除囊壁时控制切除范围、提高操作速度、方便操作。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在输尿管口囊肿治疗中的广泛应用,采用该术式治疗输尿管口囊肿(伴结石)的方法已被广大同仁所认可,且因其具有安全、简便、有效、微创等优点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COPLEN DE,DUCKETT JW,The modern approach to ureteroceles [J]. J Urol,1995,153:166-171.

2.熊伟,吴斌,王曦,等.输尿管口囊肿的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探讨[J].重庆医学,2008,37(15):1655-1656.

3.鞠文,陶维雄,汪良,等.输尿管囊肿伴发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11):834-836.

4.郭保伟,郭来成,王有昌.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附20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8):1088-1089.

5.王常林.小儿输尿管疾病超声诊断[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7(3):728-729.

6.朱玉军,陈荣霞,谷娜,等.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14(6):409-412.

7.麦栩榆,胡茂清,龙昉,等.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1):61-63.

8.范海涛,王伟华,张慕淳,等.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附(15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 (5):437-438.

9.高健刚,夏溟,李汉忠,等.输尿管口囊肿的微创手术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4):269-271.

10.张家伟,姜春晓,苏荣万.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附(附19例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4):306-307.

11.陈羽,邱少鹏,戴宁平,等.输尿管膨出44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6):601-602.

12.王荣伟,刘俊山. 输尿管口囊肿的腔内微创治疗[J].吉林医学,2012,33(2):297.

猜你喜欢

肾积水镜检查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多参数超声评分法在胎儿肾积水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术前合并肾积水与膀胱癌根治术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三)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改良小切口Anderson-Hynes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积水32例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治疗巨大肾积水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