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善美学思想的局限性研究
2012-04-07姚凤鸣
姚凤鸣
琉善美学思想的局限性研究
姚凤鸣
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帝国是宗教迷雾笼罩的时代。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成为了当时暴政的统治工具。而琉善继承和捍卫了古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光荣传统,在其著述中对宗教迷信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也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时代、阶级立场、哲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琉善在美学思想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唯物主义;反宗教;唯心主义;哲学观
一 琉善美学思想概述
琉善生活的时代是黑暗而强暴的罗马帝国时代,然而随着国家政治出现震荡,奴隶制日趋衰落。统治阶级只能鼓吹保持精神上的安宁,来慰藉处在彻底的绝望之中的人民。以此同时,基督教开始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如恩格斯写的:“这时候,甚至罗马和希腊,而尤其是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都在直截了当地接受着一种绝对不加批判的、各民族最不成材的迷信的混合品,……正是在这个时候,奇迹、狂热、幻觉、魔影、命运卜算、炼金术、犹太密教以及其他神秘的捞什子发挥着极其显著的作用。”[1]而哲学也几乎成为了统治者和富人的附庸,出现了各种唯心主义。
就是在样的社会背景中,琉善用幽默、辛辣的语言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腐朽,他的作品鲜明地反映了琉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对所处时代的焦虑。他认为真正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人人有同等的地位,没有逼债,没有疾病,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2]琉善的这种社会政治理想也体现出了他的阶级立场。他的这一阶级立场也对他的哲学和美学观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琉善撰写了不少著作,表现出了琉善在哲学和美学思想上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琉善的美学思想均散见于这些著作中。例如,琉善认为精神美和肉体美、内在美和外在美是统一的,并强调“高贵的精神之美比有形的肉体之美更重要”。[3]另外,琉善认为美是客观的、神圣的,这完全是针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美学的超现实主义而提出的,是基于他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而且在这一点上它不仅仅涉及到审美作为感性活动的特点,还触及了美感产生与人的先在认识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与普鲁塔克强调的艺术应“从现实回到理性”不同,琉善强调艺术透过理性向情感复归。在琉善看来,理性是不可少的,而理性的重要性在于使人认识美,而人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情感则植根于更原始的本性之中,艺术不应诉诸死板的推理。
此外,琉善对于舞蹈的论述也是颇为精彩的。他认为舞蹈应该是“给予观众以德育、智育与美育,以优美的景象培育他们的视觉,以高贵的音乐熏陶他们的听觉,给他们显示一种有意于身心美”。[4]与此同时,琉善还对舞蹈家的精神素质和形体条件、艺术要求等问题做了深刻的探讨,其舞蹈观强调了娱乐和教育的双重功能,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二 琉善美学思想的局限性
琉善的美学思想大都从他的阶级立场出发,因此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宗教迷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认为宗教从创立之初就在“批评和伪造历史”,然而对于宗教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贯穿了琉善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他通过运用当时备受尊崇的宗教人物来以寓言式的描述反证当时社会中穷人和富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表达了鲜明的阶级立场。这种思想和立场在琉善的著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所以他的美学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这一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美学思想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的同琉善的阶级立场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第一,琉善的阶级立场使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围绕着讽刺社会上的虚荣、欺骗、追求暴利的风气,从而以揭露宗教迷信为目的而展开。比如,在琉善所著的《神的对话》第24篇《赫耳墨斯和玛娅的对话》中,赫耳墨斯这样叙述自己:“天一亮,我就得起来,打扫餐厅,铺好卧榻,整理一切;然后到宙斯那里去,为他送信,整日价天上地下奔跑。刚刚回来,还满身是尘土,又得去给他们端送神食……总之,累得我精疲力尽。”[5]这可以说是对神的绝妙讽刺,这样的作品在琉善的《诸神的对话》《死者的对话》《死人对话集》《摆渡—僭主》等作品中是很常见的,虽然琉善也运用了宗教神灵来进行叙述,这并不是对当时宗教的逢迎和妥协,但正是这样的安排使他的作品更具讽刺意味,对当时的宗教及统治阶级来说都是一种更加有力的批判。
与这类寓言似的著作相比较而言,琉善真正关于美学方面的专著却少之又少。虽然在琉善的诸多著作中能见出其美学思想的精妙,但由于琉善的美学思想过于分散、零碎,缺乏深刻的阐述与论证,这使得琉善的美学思想难以形成体系,与此同时,琉善的美学观点多以对话或者打比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以《画像辨》中的一段话为例,琉善这样写道:“如果有人赞美一只狗,说它大于狐狸或猫,你能说他善颂善祷吗?当然不能!如果他说这只狗像豺狼一样大,他也不见的高明。那么,怎样才对呢?我应该说,此狗体魄如雄狮。”[6]这样的论述确实包含了琉善的美学观点,即艺术创造中任何比喻和夸张要遵循“度”,这样才能称为“歌颂”,但是琉善对这种美学观点没有直接进行论述而是以打比方的方式来举例说明,其美学思想不够鲜明。再加上琉善的一些美学观点是由后世分析归纳之后才见于世人,其美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集合了众家之言,其中不免包含了分析者的主观臆断,所以这并不能真正的表现出琉善美学思想的内涵,这也说明了琉善的美学思想在系统性和完备性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第二,琉善作为开史学批评风气之先者,他强调历史的科学性。因此,为了确保历史之真实性,在琉善的观念中,他对于历史家的要求就如同今天我们对于新闻从业者那样必须要实事求是,如实的叙述历史。在他看来“历史则唯恐混淆是非,歪曲真象,历史有如气管,据医生说,气管不能容忍一点点食物进去”。[7]琉善还指出,史家在撰史中“务使自己的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纤尘不染,照见人脸,丝毫不爽”。[8]实际上就是要使史家消灭自我,以达到一种完全的客观性。而这一结论存在局限性,因为历史的记录者是人,在记录或撰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所以对历史做完全客观的描述是不切合实际的。
虽然,琉善主张的“客观主义”撰史原则在西方史学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客观主义原则也存在着流弊和认识上的偏差。琉善眼中的史学家要完完全全按照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对历史的还原,这其实是强调了要尊重事物的客观存在,然而这种客观的存在,如果要衍伸为“客观主义”就必然要加入人的主观性,要在记录历史的过程中“去伪存真”,不能只看到某一事件的表象。虽然琉善一再强调要目击者之证词或亲临现场调查,但是目击者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亲临现场有时也未必能发现历史的真实。只要有主体的参与,想要撰写出完全客观的历史是很难做到的。
另外,琉善还认为史家应具备独立的原则。在琉善看来,一位优秀史家“他可能怀有个人仇怨,可是他更加重视国家的利益,视真理重于私仇宿恨!他可能有所喜爱的人物,可是,他不会饶恕他们的过失”。[9]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盲从、不专断,可说琉善的独立原则,就是把尊重历史放到了首位。在琉善看来,只有从内心真正摆脱物欲的纠葛,超脱现实利益,史家才会实现自己独立的人格。但是这种观念虽有助于史学家实现独立的人格,发展“独断之学”,但也容易让一些史家过分独立,依照个人主观意愿撰写历史,不考虑史书的价值,从而造成史书的冗杂泛滥。
第三,琉善的美学思想中对当时的一些哲学家的全面否定也是具有片面性的。在哲学上,琉善以唯物主义的思想揭露和抨击了各种唯心主义。他反对毕泰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而赞颂恩培多克勒、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但他的确表达出一种公众印象,即认为哲学家言行不一、不务实事、逞强好辩、怪诞离奇。然而,琉善却认为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是“最好的哲学”,这与他的阶级立场也是不无关系的。他把当时的哲学家们看作当众出洋相的丑角。
在《云上人》对话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琉善所表达的这种现象:“他们每天向我灌输的都是什么本原、终极、原子、虚空、质料、形式以及诸如此类的概念。……尽管他们意见不合,言论彼此冲突,互相矛盾,他们却都想说服我,个个都想把我领到他的学说里去。”[10]这一论述充分表现了琉善对于当时哲学家的不满,他认为除了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之外其他哲学都是“伪哲学”,没有存在的价值。然而客观地讲,虽然柏拉图的哲学是唯心的哲学,但是他在诗歌创作上强调形式与内容、思想与文辞、节奏与词句、快感与效用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是合理的,并且其诗学理论是对古代希腊诗学理论的总结和概括。另外,在柏拉图哲学体系中真、善、美与理性的天然合璧也成为光照上千年的西方哲学的理性之源。所以说,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虽然存在局限性,但也有其历史贡献,并不是像琉善所认为的完全毫无价值可言。因此我们可以说明琉善对于当时一些哲学家的观点持全面否定的态度的确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第四,琉善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在他的著述当中充满着对各种形式的宗教的无情批判。恩格斯就曾说过:“关于最初的基督教徒,我们最好的资料来源之一是萨默萨特的琉善;这位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伏尔泰,对任何一种宗教迷信一律持怀疑态度。”[11]
琉善根据自己长时间对于史料的研究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来论证神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神只不过是基督教伪造出来进行欺诈的条件。在他的《被盘问的宙斯》、《神的对话》、《演悲剧的宙斯》、《佩雷格林之死》、《亚历山大——假预言者》等文章之中,都对以宙斯为代表的希腊诸神进行了尖锐的嘲笑和批判。并且琉善认为宗教、神以及祭祀这三者的概念本身就是混杂,不统一的,没有相关的历史来加以证明它们的来源和确凿的产生时间及原因。他说:“关于各个民族信仰神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谁都可以清楚地看出,并不存在固定的概念。这里是一片混乱,各个民族信仰各自的神……亚述人祭鸽子,波斯人祭火,埃及人祭水。虽然水算是埃及人共有的神,但孟非斯人却尊公牛为自己的神。”[12]从这一段论述中可以看出琉善对于宗教的否定态度,而琉善论证神的不存的基本依据是社会的不合理,琉善认为既然有神的存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受苦受难,所以琉善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一种欺骗人民的手段,是迷信。而至于神与宗教的本质问题,恩格斯曾作了这样的揭示: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由于历史的局限,琉善不可能对宗教的产生过程和本质揭示那么精准。因为他不懂得每个民族其宗教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取决于物质条件,所以琉善这种仅仅把它归为是人们的“无知”和“愚蠢”等的论点无疑是片面的、是带有深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烙印的,这一点又与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相矛盾。
三 结语
通过对琉善美学思想的论述,可以清楚的看到琉善的美学思想是与其哲学观点以及阶级立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对美的现实性和客观性的揭示,使无神论的美学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鲍狄诺、爱拉斯漠、莫尔,到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无一例外都从琉善那里汲取过无神论的营养。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其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引用他批判宗教迷信的著述。
但是,在充分肯定琉善美学思想积极进步的一面的同时,在琉善的美学思想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的美学理论较为分散,不够严密,难以形成系统,而且缺乏系统深刻的阐述与论证。在对美的产生和存在有赖于人们生活的观点,未能予以进一步的阐述与论证,另外,琉善过度强调“客观主义”,全盘否定当时一些哲学家的哲学观点,以及把宗教产生的条件仅仅归因于个别人等观点是片面的,具有局限性的。这也是琉善的美学思想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偏颇,尽管如此,琉善仍不失为古罗马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
[1]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史[M].何封,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1.
[2]琉善.琉善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
[3][6]程孟辉.西方美学文艺学论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家有限公司,2007:73,77.
[4]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1版)[C].缪灵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69.
[5][10]琉善.琉善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35,4.
[7][8]徐善伟.刘腮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J].齐鲁学刊,1996(4):54.
[9]琉善.论撰史[A].缪灵珠,译.缪灵珠美学译文集[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27.
[12]罗念生.古希腊讽刺家琉善[J].外国文学研究,1984(3):33.
Limitations of Loukianos’Aesthetic Thought Study
Yao Fengming
The idealist view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s has been taken as the tools to govern people in Second Contrary in Rome Empire.Loukianos carried forward and developed the tradition of ancient Materialism and criticized the religious cult in his book.The view of philosophy of Loukiano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Movement of enlightenment.But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Loukianos has some limitations because of the times ,the different view of philosophy and the class attitude.
Materialism;anti-religion;idealism;view of philosophy
B83-09
A
1672-6758(2012)03-0045-2
姚凤鸣,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邮政编码:730070
Class No.:B83-0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