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的选择与构建
2012-04-07杨永超
杨永超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我国高等院校正逐步从发展走向改革,高校教育基础(硬环境)已经形成,但中国特色的高校教育体系(软环境)还没有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正从各个方面支持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如何在高校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的实现路径与机制,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课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相关概念
对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学者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一种观点从教育目的出发,认为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等为目的;另一种观点是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与时俱进的教育。创业教育有两种界定,狭义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工商业活动的教育,使学生从就业者变成就业岗位创造者。广义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在实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
从广义视角看,创业教育本质是创新教育,创新性是其根本,它不是单方向知识的传递,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精神的训练、创业能力与素质的生成。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创业教育的另一种广义的提法,更加强调了创新在创业教育中的本质性地位。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就是如何在高职整个教育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科学的内容、模式、机制等。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般实现路径
1.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上分析
(1)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高等院校中的大多数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必要构成,同样在教学体系与管理中被边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不够系统、不够全面和不够科学。应当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结合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建立适合专业目标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专业教育结合,例如理工类专业应注重行业、专业相关市场的教学手段应用。此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灵活的激励、强化与启发,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重点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游戏式和榜样式等教学方法。比如市场营销等财经专业,学生与企业专家一起讨论案例教学法,与专家一起讨论情境教学法,在创新创业教学中效果很好。
(2)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一种年轻的群体文化,它是学校在自己培养人才与人才成长的实践中形成的。加强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宣传成功的创新创业校友,使创新创业历史与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及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赋予了校园文化新的含义和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帮助学校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积极主动创新创业意识。开展各种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成功创业案例,真实感受成功创业喜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是一种实践性与操作性非常强的事业,对创业者的经验有一定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和一定程度的技能培养是很不够的,还应该提供创新创业针对性的经验。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这一实践教育的内容,缺少了这一重要步骤,很有可能出现学生创办企业“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的局面。
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实践,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一个“行”的机会,在“行”中学习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建立创业教育园区,真实模拟市场环境,在园中成立“广告设计公司”“旅行校园公司”“网络购物网站”“电脑服务公司”和“零售业店铺”等企业或店铺,除了学校应有的书香味外,大学生创业园中形成浓厚的创业气息,可以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实践基地。
(4)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新的时代特征,是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建立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要求,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趋势。创业教育不是一种一般意义的精英教育,而是一种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同时它又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中的改革工程,其关键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能力和独立能力等提升为培养目标,从而使素质教育的实际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升华、更加与时俱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从而使创业教育的推进更加具有明确性、更加具有实践性、更加具有创新性。注重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充分结合,强调把创新创业作为重要部分融入素质教育,这充分说明创业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战略性支撑作用。
确立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的理念,是一种理念与理想型的素质教育,其现实意义在于要求我们高校跳出创业教育仅局限于创办企业的误区,让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真正根植于素质教育之中。
(5)与就业指导与服务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指导与服务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强调了就业与创业问题,它是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中融入创业教育,例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在学校就业政策里面,增加关于支持学生创业的内容。
2.从学校的办学定位上分析
(1)以培养专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专门技术为依托,适合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全真环境下”引导和推进大学生创业行为,学生须按照企业创立的工商、税务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在市场活动中按照市场运作,依法纳税,同时接受政府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温州大学成功构建了“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百草根”集贸市场模式,融入工商、税务等部门,统一管理,定期开市,取得了良好的创业效果。
(2)以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则更适合综合性本科大学,例如天津大学依据学校理工科基础、管理学科突出的特点,将创业教育定位于:专业化创业教学,系统培养创业领域专业化人才,同时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素质,拓展学生的未来发展视野,推动理工科各专业教育成果和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
(3)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高端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技术的创新与孵化,引导高端人才将自己科研与学习成果进行很好的市场转化。这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比较适合综合性重点大学,例如上海交通大学认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技术自主创新、人才创新型培养。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构建
1.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事业,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实践部分。有实力的高校可以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在资金、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扶持、优惠等。创业教育基地内既可以进行模拟创业,也可以进行真实创业。此外,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成果是创业活动的源头,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刊物或报纸的策划与创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构想、一个科研或学术研究的立项起草与申请、一种法律实践或金融实践的模拟、一种新观点的提出,等等,都应当是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内容。
对大学生开展各种自主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学校和学生个人应当共同努力:学校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开设创业课程、创业班级和灵活的学分制计划,为学生创业行为提供场所、环境、政策、资金和其他条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证;而学生重点是发挥主动性和开创性,尽可能自主地利用学校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大到建立一个企业或公司,小到一个点子、一个新想法、一个地摊和一个活动都应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范畴。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可以包括资金运作、商务服务和成果转化,以及各种各样的模拟实验和模拟创业活动。
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通过下面的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工厂等地参观考察,使他们了解社会、加强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其次,对市场热点及市场相关经济环境进行市场查,在市场调查分析中认识市场,并进行自我教育,务实地修正创业目标;最后,高校应打开“围墙”,与社会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合作,建立广泛的实验实践基地,使高校学生能根据市场需要成长为自我创业的有用人才。
2.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向全社会敞开,重点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队伍,包括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官员、成功企业家和创业投资家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创业导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大力开展创业实训师资培训等工作有利于改变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现状。教师可到企业聘用,这在教师地位越来越提高的条件下已具备了可能性;鼓励和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学校建立专业相关的校办企业。教学管理中增加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互相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有目的地提高创业教师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此外,高校应加大对校外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利用,建立健全兼职企业导师的机制,灵活、柔性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例如聘请与专业合适的行业企业家为创业大赛评审,到课堂中传递创业具体经验与技能,真实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对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的敏感性。
加强教师创业资格培养。一种方式是鼓励创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与锻炼,一种方式是参加全国SYB、KAB等创业教育师资资格培训。例如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讲师培训班(TOF),旨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向创业老师传递最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
3.创新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创业创新设计、建立大学与市场联系、落实创业资金的平台,而且创业大赛寓教育于实践,发展并传播着现代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大赛主要分为选拔模式与培养模式。
选拔模式的侧重点是创业企业的孵化。选拔范围包括国内,以及国外有志于创业的学生群体,通过集中竞赛筛选出具有市场价值和创意的作品,依托高校科技园及技术转移部门,协助创业团队筹集需要的资金、适时的咨询建议和广泛的市场宣传,提供将潜在创业变为实际创业的环境和平台。国外的莱斯大学商业计划竞赛就属于这一类型,该大赛明确指出,创业竞赛目的在于模拟真实的创业者募集资金过程。
培养模式主要在于创业教育的桥梁作用,利用竞赛这个工具,实现学生商业实战、人际关系沟通与建立、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等目标。这种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计划竞赛。从1997年开始,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举行商业计划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活动的模拟与实践机会。参赛的商业计划必须反映实际的市场,但最终获胜者并没有要求必须落实商业计划。其最重要目的是参与者的团队合作、教师指导和展示计划,在此过程中体验与指导创业行为,利用创造、创新、修改商业计划的过程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规划、把握市场机会等能力。总的来说,培养模式在于教育与启迪,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创业竞赛只是创业教育的一种方式,它形成了学生独特的学习经历。
4.举办创新创业讲座
创新创业讲座可以为学生带来成功人士创业的相关知识与经验,让学生更实际的体验创业的艰辛与技巧。例如请企业家、知名校友来学校给大学生做创新创业指导讲座,可以给大学生一些在创业上的引导和帮助。
讲座可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经验。课程教学可以传递学科专业技术知识,它是专业教育;创新创业相关行业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行业知识、创新创业经验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开展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工商税务等方面的讲座,以补充课内知识的不足。讲座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眼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还只是少数,自主创业成功率不高,最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学生还缺乏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工作经验。可邀请创业领域知名人士、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举办创业成功者讲座,为大学生讲授成功企业家创业体验和经历,讲授企业的经营和新企业的发展。这些系列讲座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创业成功实例和经验,减少了学生创业的弯路与失败;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和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更多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
5.创新创业课程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沿新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内容,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融入创业知识结构。在高校创业试点专业中,融合创业教育课程,弹性设置专业学分制计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灵活结合,实现学分互认、资源共享。重点开展特色创业课程,比如《创业实务》《创业成功案例》《创新创业讲座》《创业训练营》等课程。
6.建立创新创业基金
重点支持适合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创新创业项目以各种扶持。
(1)大学生创业项目是支持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初创期企业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技术水平,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知识产权清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市场前景好的技术创新项目。
(2)应是以生产、销售和盈利为目的,产品或服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3)大学生创业项目需得到大学的支持,包括资金或产品开发方面的技术支持;企业拥有项目技术成果或授权使用证明文件(企业具有申请项目的知识产权或主要知识产权;属于大学的项目应得到学校的授权或转让,合法使用该项目的技术成果且无任何权属纠纷)。
[1]李静心.图书馆讲座如何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发挥作用[J].图书馆学刊,2007,(3).
[2]韩雯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业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
[3]杨向荣.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J].中国冶金教育,2010,(6).
[4]杨永超.企业创新创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5]吴金秋.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