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禁烟运动

2012-04-02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烟民陕甘宁边区鸦片

胡 君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鸦片烟毒对于近代中国危害极大,不仅摧残了千百万人的身心健康,使中华民族蒙受了一百多年“东亚病夫”的羞辱,而且耗尽了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的物质财富,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受了巨大破坏,“百年来,民族精神之颓废,国家之贫弱,实由于此”[1]。禁绝鸦片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百年来,近代中国执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不变的是禁烟政策。我们比较熟悉的大都是国民政府的禁烟运动,本文就抗日时期陕甘宁的禁烟运动进行分析,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近代中国的禁烟运动。

一陕甘宁边区位于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包括陕北、陇东和宁夏东南。北起长城(从陕北的府谷到宁夏的盐池),南迄陕西宜川、富县,东接黄河,西部和宁夏的豫旺、固原相连,边区管辖的范围包括“陕西属之绥德、米脂、葭县、吴堡、清涧、神府(神木、府谷各一部分)、延川、延长、肤施、甘泉、鄜县、旬邑、淳化、靖边、定边、安定、安塞、保安;甘肃属之庆阳、合水、镇原、宁县、正宁、环县;宁夏属之盐池、豫旺,共26县”[2]。边区烟毒之深,在全国仅亚于云贵等省,“抗战爆发前,陕西烟田最多时达55万亩,甘肃种烟田也有36万亩之多”[3]。“仅就瓦窑堡所在之安定县的调查,烟民的人口比例,约为百分之六十”,男女老幼皆有吸食,“不但有年富力强的少壮青年,也有年迈的白叟老妪,甚至还未成年的小童女孩,也有吸食鸦片者”[4]。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时地方政府的鼓励,种鸦片与种地相比较,种鸦片成本较低,收益较高,农民种烟获钱较多,亦可应付政府的军需。政府通过增收烟税,增加财政收入,但由于交通不便,烟土不易出口,复因经济问题,烟民无资购买,致使销路闭塞,烟土只能由自己受用。二是由于当地医疗条件的限制,许多老百姓把鸦片当药,借鸦片来治病,这种因治病而成瘾的,也占不小数目。三是由于以前边区的文化过于落后,老百姓没有什么娱乐和消遣活动,连赌博也因老百姓贫穷而无法进行,鸦片成了他们的消遣品。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面对这种情况,本着救国救民的宗旨,采取各种措施,实行禁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违背国际禁毒公约,强迫沦陷区人民大量种植罂粟,将罂粟提炼成鸦片毒品,在沦陷区广设烟馆,销售毒品,同时还大量向我抗日根据地和大后方走私鸦片。日本侵略者实施这种毒化政策有两个罪恶目的:一是通过大量兜售鸦片、吗啡和海洛因搜刮社会财富,以毒养战;二是最大限度地麻醉中国人,摧残中国人体质,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以减少他们对日本占领军的抵抗,达到强化殖民统治的实际效果。少数不法分子,为了利益,不顾政府的禁令,偷运、贩卖和私种鸦片,致使边区的禁毒运动面临极大的挑战。“查我陕甘宁边区对于鸦片和毒品一贯厉禁,惟自抗战以来,敌区烟毒每年多偷向我后方运售,遂使我边区干净土地亦遭波及。”[5]“日寇毒害我国人民,制造料面、红丸等毒品,在敌占区普遍公开销售,并勾引商贩偷向我抗日根据地及大后方运销……近来竟发现有奸商以种种诡诈伎俩从敌区偷运料面入边区销售。绥德、延安两地已破获多起。”[6]“这种买卖,与军事及政治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这种买卖而获得了日方所设置的各级地方政权需要的大部分资金……吸食鸦片量的急剧增加,给中国民众的志气所造成的影响是很容易想象的到。”[7]可以说对陕甘宁边区的影响“或许不亚于战争直接给予的灾难和损害”[8]。根据国民政府内政部的调查,当时在中国沦陷区,鸦片种植面积高达1500余万亩,吸毒人数超过3200多万人,占沦陷区总人口的8.8%,大批中国人因吸食鸦片家破人亡,这是沦陷区的真实写照。[9]

二日本侵略者的纵毒、贩毒行径,与军事镇压、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相配合,成为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的重要手段。因此禁绝烟毒的伟大意义,更易于为全国人民了解,“敌人现于军事侵略之外,又复实行其毒化我国政策……非仅欲亡我国家,意在灭我种族,凡陷入敌手之城市,几已遍为敌人所毒化,用心之狠毒,无以复加。敌人之欲亡我国家摧毁我民族既以武力侵略与毒化政策同时并进”,所以,“吾辈欲挽救国家,复兴民族,务须一面积极抗战,一面严厉禁烟,齐头并进,乃克有成”[1]。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边区的禁烟运动,刘少奇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起草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中就明确规定:“颁布法令宣布婚姻自由、信仰自由、禁止大烟毒品、禁止缠足、禁止人口买卖。”[10]各级政府要“教育群众禁种鸦片”[11]。边区政府为了达到禁烟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颁布禁烟法令,建立禁烟机构

1941年10月23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禁烟的法令:“烟毒之为害,人所共知,小则毁身败家,大则亡国灭种,事实昭昭,毋待详述。我边区自来厉行禁种禁吸,烟毒早经肃清,乃自日寇在华北纵毒,致有少数贪图重利之徒,不惜干犯禁政,偷运烟土,往来贩卖,随意逗留于边区境内,始而据报与友区接壤之城市发现烟土,近则愈演愈烈,甚至廷市亦有烟土踪迹出现,若不重申禁令,严加取缔,恐其到处散布,可将遗毒地方,本总司令、主席为保护边区人民福利,维持政府禁政,对此业已根绝之毒物,断不容其重见于边区。从布告之日起:无论军民人等,倘敢故违禁令,偷运烟土逗留边区境内者,一经查觉,即按边区禁烟法令严予惩处,决不姑宽。”[12]同时,为了使禁烟工作成为政府常规性的工作,边区政府建立了主导禁烟的专门机构——禁烟督察处,规定了该机构的权责。1942年,边区政府批准颁布《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组织规程》、《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陕甘宁禁烟督查分处组织章程》、《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修正办法》及《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队服务规则》。[13]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为边区的禁烟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边区政府从禁种、禁运、禁吸等几个方面开展了查禁烟毒运动。

第一,禁止种植鸦片。边区政府严禁种植鸦片烟苗,1943年1月17日发布的关于查禁鸦片烟苗的命令规定:“查禁鸦片烟苗为本府历来所严禁,……经本府第三十九次政务会议决定,重申前令,严厉查禁,如仍有私种鸦片烟苗者,经查处依法定严惩不贷,仰各专员县市长遵照并转饬所属一体遵照,教育人民切实执行政府法令。”[14]

第二,禁止贩运鸦片。1941年《陕甘宁边区禁烟毒条例(草案)》规定了对买卖或贩运烟毒者的处罚规定,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第三,禁止设立传播烟毒机构,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制度。

第四,为了顺利地开展禁烟运动,奖励举报和查获烟毒者。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0年1月颁布了《抗战时期查获违禁物品奖惩规则》,本规则为奖励人民军队与公务员查禁战时违禁物品而制定,不具有广泛性,针对这种情况,边区政府又相继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第三次修正办法》及《陕甘宁边区政府禁烟督察处查获鸦片毒品奖金办法》,规定了查获鸦片者和举报鸦片者所得奖金的比例,并规定了奖金的数额是由查获的鸦片数量多少决定,查获的鸦片烟土如非纯烟则依成色打折计算。这些举措鼓励了边区党政军民参与到查禁烟毒的斗争中,促进了禁毒运动的发展。

(二)发动群众,全面禁烟

1938年6月,中共在其机关刊物《群众》发表社论说:“禁烟,是和抗战一样,我们要把它看作—种民族解放的斗争,是—种全面性、民族性的斗争,要动员广大的民众来共同努力。”边区政府把禁烟看作民族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因而不是单方面由政府禁烟,而是把群众发动起来和政府一起行动,造成有声势的人民运动。[15]“有计划的经过人民已有的组织,如工会,贫农团,赤卫军,少先队,儿童团,尤以妇女协会,得力最大,因为她们最厌恶自己的丈夫儿子吸食鸦片,军人家属的模范作用,也起了不少的影响,进行了认识鸦片之毒害的深刻教育,以后他们便自觉地感触到非禁绝烟毒不可,因此政府禁绝烟毒的命令,转变成为千万人民自己的意志。”[4]不但不吸鸦片的群众展开帮助他人戒烟的竞赛,许多烟民在认清了禁烟的伟大意义以后,也自觉地行动起来,互相之间展开竞赛,看谁戒得快。在已觉悟的群众面前,烟贩原形毕露,无处藏身。例如,有的烟商企图将鸦片偷运过境,乔装打扮成磨刀人,将鸦片熬制成烟膏注入空心的磨刀板凳里,最终还是被群众识破抓获。[15]

(三)边区政府主导

西北地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广大人民群众对鸦片流毒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对民众进行宣传动员,启发民众的民族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禁烟同抗战的重要关系。党领导下的宣传教育运动对广大人民进行了一次知识文化的普及教育,直接冲击了农村旧的风俗习惯,揭露了诸如吸食鸦片等丑恶现象,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鸦片的危害,自觉抵制鸦片,为禁烟打下了基础。边区对于人数众多的吸食者,则采取限期分别禁断的办法。政府对吸食鸦片者进行登记,规定戒绝期限,25岁以下者,限3个月内戒绝;25岁至40岁者,限6个月内戒绝;40岁以上者,限9个月内戒绝。限期未戒者,将处以劳役和罚金。对60岁以上的烟民,戒烟期限可以放宽为2年。各地方政府对登记烟民的戒烟情况,随时进行检查,不放任自流,避免使制度流于形式。登记烟民后,各地政府和各地卫生机关,要帮助烟民配制戒烟药丸,按瘾发放,帮助戒烟。吸食鸦片的烟民中,一般群众占绝大多数,广大贫苦烟民,或以劳动为生,或无正当行业,陷溺既深,戒绝不易。根据地政府在县一级机关普遍设立了戒烟所,配制戒烟药丸发售,帮助烟民戒烟,同时政府设强民工厂,专收贫苦烟民,进厂免费施戒,提供其食宿,并按其作业出品,酌给工资,等到瘾绝艺成,始准出厂,这解决了戒绝鸦片后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戒烟所需经费统一由政府划拨。

三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采取种种措施,厉行禁政,积极应对日本侵略者的毒化政策,基本上达到了禁烟的目的,“陕甘宁边区与华北敌后根据地,对禁烟,雷厉风行,至今为止,禁种已完全做到,虽在敌人恶势力毒化政策包围下,禁吸禁售,成绩昭著,事实俱在,不愧称为禁烟模范区”[16]。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保存下来的根据地,而且在抗日战争这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又是中共领导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陕甘宁的禁毒斗争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对其禁烟运动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禁烟方针,有助于了解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查禁烟毒运动。陕甘宁边区的禁烟运动,对现在的禁毒运动仍有借鉴作用。

一是加大立法工作,保证行动的合法性。陕甘宁边区在禁烟运动中,制定了严密的法律体系,对各种贩毒违禁行为做了具体的描述,并规定了详细的奖惩措施,从而为禁毒运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是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边区落后的文化状况,边区政府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边区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烟毒的危害性。

三是广泛发动群众,把禁烟变成一场全面的群众运动。边区人民在党的宣传教育下,认识到鸦片烟毒的危害性,自觉地开展了戒烟运动,抵制鸦片。

四是政府为群众戒绝烟毒提供帮助。边区政府为广大烟民制订了戒烟计划,定期戒烟。对于贫困烟民,不仅给予其必要的生活用品,还教授其必需的生活技能,保障其戒烟后的正常生活。

陕甘宁边区的禁烟运动是一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部门相互配合、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禁烟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钟嶽. 禁绝烟毒与民族复兴[N].新华日报,1942-06-03(1).

[2] 房成祥,黄兆安. 陕甘宁边区革命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4.

[3] 民国.禁烟半月刊[J].一卷一期.

[4] 湘潮.边区禁烟运动的成绩[N].新华日报,1938-06-03(3).

[5]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印发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的命令[M]//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五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6]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105.

[7] 江口圭一.日中鸦片战争[M].宋志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4.

[8] 王德浦.日本在中国占领区内使用麻醉毒品戕害中国人民的罪行[J].民国档案,1994(1).

[9] 曹大臣,朱庆葆.刺刀下的毒祸——日本侵华期间的鸦片毒化活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0] 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M].延安:解放出版社,1937.

[11]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12]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四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243.

[13] 陕西省档案馆. 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168.

[14]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26.

[15] 蒋和平.毒品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27.

[16] 禁烟节感言[N].新华日报,1942-06-03(4).

猜你喜欢

烟民陕甘宁边区鸦片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印度研究:九成烟民尝试戒烟失败
烟民每年为香港带来逾百亿港元经济损失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林则徐禁鸦片抗外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