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外语教学中应利用互联网的语境资源

2012-04-02巴晓岩孙宏颖

电大理工 2012年4期
关键词:语言性外语教学外语

巴晓岩 孙宏颖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1)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 110034)

互联网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丰富的语境资源,利用网络上最接近生活的外语网页资料进行教学,呈现语言学习的文化背景,突出语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这样的方法必将为大学外语教改开拓出新视野。

1 语境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1.1 语境的涵义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显然,语境是语言使用的前提,是人们互相交际,彼此理解的背景,更是保证交际成功,并获取相应知识信息的关键。理想的交际,语境应该是语用双方的共享知识,即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凭依同样的语境因素,交际才能顺畅。换言之,交际双方提供给语境的诸要素中相近的部分越多,交际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1.2 外语教学中的语境内涵及特殊性

外语教学是语言交际的形态之一,外语教学的过程满足了语言交际的几个特征:存在交际的主体,话题,工具(语言)和目的。教材作为交际的一方,通过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教材和学生成为了交际的双方主体。教材内容即是交际的话题。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既交际目的,因此,可以认为外语教学的过程既是一种语言交际过程。

但是,外语教学的语境具有一般交际所不具有的特殊性。

首先,普通的交际中,双方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均衡的,交际的目的是交流信息。此时的交流拥有近似的语境,因此交际才变得顺畅。而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即教材与学生之间在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文化背景等方面是不对等的,教材通常成为信息的输出一方,学生成为信息接受的一方,交际背景即语境的差异过大,引起了语言交际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二者之间的交际过程。

其次,普通的交际中,交际双方具有同样的兴趣和目的。这是交际完成的重要前提,一旦一方失去兴趣,交际就会被中断。在外语教学中,来自学生方面的兴趣和目的是不稳定的,表面上看,交际会持续在整个课堂中。实际上,学生的兴趣程度却在不断的变化,学习兴趣的不稳定必然影响到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策略的使用,课堂教学维持在一方输出信息,另一方被动接受的状态,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交际。

2 目前的外语教学中语境因素造成的影响

在目前大学外语教学中利用普通的教材,无法消除教材与学生之间由于交际语境差异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的影响。

2.1 语言性语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课文题材不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所以学生只能凭借原有的外语词汇的储备,借助于语法对课文进行理解,当遇到生词的时候,很难进行准确的猜测,或者没有兴趣去猜测,遇到熟悉的单词构成新的词组,也大多做字面上的词义组合,很难考虑上下文而给出更合适的理解并给出汉语对应词,使对词组的译文显得生硬,影响到全句乃至全文的理解。

2.2 非语言性语境造成的影响

当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时,学生除了要面对生词和语法之外,通常还要面对的困难。①不知道将遇到哪些主题词汇;②不知道自己将要获得哪些信息;③不确定自己是否有与当前的主题相关的汉语的知识储备;④很可能对这一主题没有或很少有兴趣。

如此之多的“未知”,如此模糊的交际背景,会将学生导入一个未知的陌生的交际场,使学生相对被动地进行交际。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之一既是由于教材所使用的某些材料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差距太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身份,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水平,母语里对相关话题的熟悉程度,知识储备,双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等方面都成了学习的障碍,这种影响是潜在的,深层次的,其后果会通过语言层面表现出来,也因此容易被忽视。

3 利用语互联网的语境资源为外语教学的实践服务

首先,互联网提供了最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材料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各种外语版的网页,如购物网站的页面,邮政页面,旅行社页面等等,图文并茂,页面上所涉及的内容绝大部分与中文网站的内容相同,面对这样的信息,学生更容易联想到母语知识,会更容易理解页面上出现的句子,推测出生词的意思,发现在当前语境下常见的用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语言性语境造成的影响。

其次,互联网提供了最接近学生学习兴趣的交际背景外语版的相关网页将母语中相似的情景成功地转移到外语学习语境之中,营造出一种熟悉的交际场景,容易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会感到面对的是陌生的文本,而是完全可以沟通的一次交流。

总之,互联网中的外语网页资源直观,生动,真实,易懂,参与性强,可为外语教学提供的良好语境资源,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主题词汇,便于回忆,联想,又接触到大量的外语文化,应用外语的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使学生获得外语学习的成就感,这是一般教材所无法给予的。互联网是辅助学生外语学习的最佳手段。

[1]许利平.谈翻译中语境与词义选择.商情,2008(4).

猜你喜欢

语言性外语教学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语言性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时效性资源应用论析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论语言批评的社会历史向度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