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新探
2012-04-02程克江
程克江
(东莞理工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广东东莞 523106)
关于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在中国教育界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十几年了。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几次关于教育的讲话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都非常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纵观目前我国教育界关于素质与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与表述,仍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笔者以为有必要重新审视,以廓清认识并正确理解与使用。本文拟从素质与素质教育问题的提出,该概念的教育学理解及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三个方面,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以就教于教育界的同仁。
一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应改革开放的国情及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一度大力提倡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有些院校甚至不惜压缩公共课、基础课,来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十余年后,1995年秋,不少媒体报道了华中工学院对当年入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语文常识的测试情况:硕士生、博士生均不及格,仅本科生的平均成绩为60分,刚达及格线。学历越高专业越专,语文常识成绩越差。这一新闻,在当时的教育界不亚于一次效果极为显著的素质教育的总动员。一时间,素质教育成了教育界的中心话题。1996年,国家教育部 (时称国家教委)发出了要重视和强调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呼吁。当时虽未直接明说前十余年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失之偏颇,但根据当时大学生素质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客观事实,已说明了大学教育的不成功或者说是偏离了大学教育的正常轨道。因而, “素质教育”一词是与“知识教育”或者更准确点说是与“专业知识教育”所对举而提出的。诚如当时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文中所说:“我国多年来重理轻文,因此,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1]现在看来,周远清所言,并非是对素质或素质教育所下的科学定义,只是一般性的说法。但在当时就成了许多人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共识,不少高校就循着这条思路,积极开设社会、文化类的课程以积极响应。纵观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界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各种举措,这种思想认识可谓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仍有不少院校依然走着这条道。
时隔十几年,今天我们大家谈及素质教育,似乎已经不再有当年的争议和困惑,重视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被大众所认同,只要你随手翻阅相关文章,“文化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等词语随处可见。人们虽不能求其就里,但模模糊糊,隐隐约约大致明白所指。
综合近些年中国教育界关于素质和素质教育所发表的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是指遗传素质。它既是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素质不是知识本身,也不是能力和品质本身,而是它们发展和提高的前提和条件。素质可以发展,但素质不能教育。
第二种观点认为,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是人们自身比较稳定的、带有原发状态的东西,对基础教育有直接的影响。
第三种观点认为,素质这个概念,过去更多地指人生理、心理的状态,但现在具有了较多的社会因素。
第四种观点认为,教育学中所讲的素质,来源于心理学所讲的先天素质,但又有不同的涵义。作为教育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的主体性品质,是人的智慧、道德、审美性的系统整合。
第五种观点认为,应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素质与素质教育的问题。把人的素质看作反映人的各方面基本状况的一组指标,并成为人们接受教育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 “素质”本身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单数概念,而必须被看成是一个复数概念。素质教育因而便具有了两方面的意义:其一,通过教育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这些素质得到发展;其二,不断改变这些素质之间的关系,优化其结构,使其获得新的功能和发展。
应该说,上述各种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揭示了素质的内涵,丰富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概括起来看,教育学中的素质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教育的基础与条件,离开了人的素质这一发展的可能性,根本谈不上教育。同时,素质又是基础教育的目的。换言之,基础教育正是力求去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素质。
第二,素质既是同一的,又具有差异。每个人都具有某种基本的、共同的素质,包括生理、心理及人格的;但每个人之间在素质上又是有差异的,而且,每个人自身中不同方面的素质也是不同的,由此构成了对教育的不同的要求和发展的不同取向。
第三,素质是人们自身中具有稳定性、潜在性的某些因素,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或不可捉摸的。它可以通过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得到变化与发展,并且可以通过能力与知识等表现出来。
但是,素质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它又是怎样积淀积累起来的,它的各种内容又呈一种什么结构状态呢?以上所列各种观点尚无比较一致的结论,而这正是我们需要认真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旨在重点讨论说明的问题。
二
上述所列各种观点,素质具有“生理-心理”属性,尤其是心理的也即社会的,这一点已被大家所认同。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衡量其素质的高与低的基本尺度,是与他所在的时代环境紧密相关的。因而,我们认为,考察素质的内涵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应该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入手。
当一个婴儿降临人世,它的生理个体就是他或她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其心智、语言、习惯又来自于他或她所降临的那个空间——社会群体 (包括家庭、亲属、邻里),而且后者的影响更为强大有力。诚如现代语言学家瑞士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所说的,人一降生下来,就掉进了现成的语言的框子里,“您选择吧!但你别无选择”[2]。可见,人在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同时,也就开始逐渐地将该社会群体的语言知识、生活习俗等社会规范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从一个社会成员自幼到成年、从不懂事到懂事的成长过程考察,素质应该分为外缘和内核两大层面、不同层级。
笔者按照与一个社会成员成长历程关系疏密的要素获得先后列出一个关系层级图表。其内层是素质最基本的核心,外缘是与生存层次相关的列次,而内与外又是相互影响的。
(1)品德、人格、习惯;
(2)人际关系、伦理观、价值观、人生观;
(3)感悟能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求知欲望、审美能力;
(4)非知识因素积累、一般知识积累;
(5)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技术操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层级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
如图1所示,基于以下考虑所形成:
其一,素质的形成不只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
其二,即便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人群,部族的信仰、习惯及各种规约都会在部族成员的心里留下印记,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行为规则。
其三,基础教育包括高中阶段的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最重要阶段,专业教育或曰高等教育是以前者为基础的一种升华,二者并不对立。
其四,内核与外缘是一种内化与外延的互动和制约关系。即人的品德、人格表现在他对周围人的关系处理,个人理想追求、义利关系等具体事件处理上;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心理调节及适应能力、求知欲望等又由上一个级次的需求提出,而要具体实现又需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诸种形式来完成。诸如此类。简而言之,距离内核越远的素质要素,愈难以对素质形成和积淀起到制约作用。反过来,如果没有离内核较近层级的素质要素积淀或积累,外缘素质要素亦很难内化。
其五,提高素质的教育其宗旨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某项专业素质突出并非是健全的人,反之,无高层次专业素质的人又不是高素质的人。这就清楚地说明了一个事实,目前我国教育界所讲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本来就不是一对矛盾概念,起码在一个人的素质体系中不存在对立关系。
其六,提高素质的教育是永恒教育,是一个过程。严格讲它既无起点,也无终点。除非个体生命终结。我们所图示的层级只是想借助个体发生学认知获得过程的启示,来说明素质诸要素在一个人的总体素质的形成中,是有先后顺序或者说是有层级区别的,就像社会中的人可以分成不同阶层一样。只不过,这个分层只想表明,决定一个人总体素质高低的诸种因素所起作用是不同的。譬如,某高级知识分子为满足个人淫欲,奸杀少女。对此君的评价,法律量刑和社会舆论恐怕难取统一标准。该人在舆论上引起的关注程度肯定远胜于一个流氓痞子惯犯。显见,素质问题更反映为一个社会人的伦理道德范畴,同时涉及其他领域的复杂问题,但中心症结仍是社会伦理问题。所以有人说,文化素质是素质的基础,道德素质是核心,素质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这种说法非常有道理。但人们一般谈素质教育往往止于学校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个误解。
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素质即为生理-心理特质,而后天的各种学习和实践,不断强化和内化积淀,使得素质的外延不断扩大。换言之,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为提高人的素质起到重大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断言,素质教育或者准确点说,提高素质的教育是可以实现的。致思途径和实现道路就是正确认识和凸现非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大领域的功能。
非学校教育的领域非常宽泛,人诞生于社会以后,除去学校教育的一切领域的认知活动均可以囊括其间,如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生存环境、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充满人情味的邻里和睦关系等等。除此之外,社会的伦理道德风尚、价值观、人生观,通过父母及社会媒体以及周围的人和事给孩童以接受真善美和摒弃假恶丑的道德人格和理想教育的熏陶渐染。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环境对孩子习性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但是我们要明确,这一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和努力,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上才可以真正实现,在现阶段只能说是逐步改变和改善。
当我们将人类教育分为非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类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潜台词,也即在提高人的素质上所起的作用,非学校教育是一种是自发的、自觉的、非强制性的,而学校教育则是目的性明确,带有强化或强制性质。但是从我们上文素质形成图示可以看出,非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更早、更直接,更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因此,它更具有形成一个人素质的基础的影响力。
学校是传授人类知识和文明的神圣场所,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肩负着这一使命,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无法改变这一客观事实。但是它的强制性或者说不可逆的权威性,有时也会违背学校教育的初衷,甚至给素质教育带来恶果和灾难。这主要表现在给受教育者灌输什么思想,培养什么样的人上。因而,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学校主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并不刻意地强求素质教育一说。目前,在学校强调素质教育,使得受教育者接受社会道德的、伦理的、文化习惯的强化要求,成了我们的一个任务。
我们从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功能,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年龄段心理形成的不同特点,探讨说明各教育阶段对人的素质积淀和形成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
学前教育时期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重要阶段。它可以起到家庭、父母教育所起不到的不可疏忽的重要作用。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小伙伴的肯定与否定,都会在他幼小的记忆深处留下抹不去的记忆。让他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可以说,这是一个孩子成为“社会人”的开始。家庭与社会的区别意识、团队与大局意识、助人意识、自律意识、责任意识、羞恶意识,与人共处的社交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培养等等,这一切都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实现了。
小学和初中教育则是一个孩子逐渐学习和接受人类实践的成功经验、知识和社会基本行为规范的阶段。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伦理规范、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相对理性的审美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理想人格的朦胧意识等等,这一切,都为一个孩子勾画出了自己将来人生的大致坐标图。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教育效果可以使孩子基本形成各自的性格特点及习惯,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势。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澎湃的激情,积极的进取精神,高涨的求知欲望,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学习、思维及生活习惯等等都是一个人未来的坚实基础。
高中阶段教育是一个孩子由幼稚转向成熟的重要转型期,是他们能比较清晰确定人生前行方向的自觉时期,也是生理趋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成功的高中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能够有积极的、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应对挫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确的性心理和恋爱观念,正确的价值观念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等等。
大学阶段教育是一个受教育者的基本定型期。大学生一旦进入学校的门槛,他们每个人都感到了一种成熟与长大。尽管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可能还有着高中生的幼稚和天真,可是他们大多数已经像成熟的大人那样安排自己的人生和生活了。一般按自己意愿被录取的学生都有着自己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完成学业,向既定的人生目标迈进。对人生理想的憧憬,对未来生活的勾画,以及大学生活环境的新鲜与宽松,都给他们增添了几分信心和青春的热情与豪迈,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精神振奋。可以说,大学阶段是他们的心智、知识迈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以上我们从人类学校教育不同阶段在人的成长培养功能层面和角度,概括说明了各教育阶段对人的素质的积淀与形成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同时,也说明由初级向高级教育的递升过程中,素质诸元素的积淀也呈现出一种多元与丰富的走势。然而,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却与各教育时期的教育规律与功能不完全相符,存在着不少问题。
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紧缺,入小学、小升初、中考至高考,像一道道门槛,追求升学率成了大学前各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导致了教育功能失调。客气点讲,在我国,高中前的基础教育阶段还算正常的话,那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功能已被严重的功利倾向所淡化或者挤占。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学扩招以后,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主题,或者说是唯一主题,就是向高等教育迈进。以前上不上大学都一样成才或生存的观点被人们所摒弃,而且能否考取大学已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重要的是考取什么层次的大学。一上高中,学生们立即将目标瞄向不同层次的大学乃至专业。
三年的高中阶段留给学生的是无休止的复习、模拟、考试,你愿意与否已非个人意愿所能左右。升学率是上去了,可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意志力几乎被消耗殆尽。近年来,一些媒体报道,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一些考生将自己的书本撕碎抛向空中,尽情地宣泄。满世界飘飘洒洒的纸屑仿佛诉说着对我们高中教育、高考制度的不满。试想一下,我们的高中生以这样的一种心态,一旦进入大学,又会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面对新的学习与生活呢?现在大学生存在的厌学、逃课、学风不好乃至心理脆弱、自我放纵的现象就是明显的高中教育或高考后遗症的余绪。重要的高中人生理想教育,信念和兴趣培养都被残酷的高考魔杖击碎了。素质教育的链条断裂了,道德、情操、理想在强大的功利面前显得十分脆弱。由此观之,众多学者十几年来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倡导和做法,效果是那么的微弱,我们也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目前,在高等教育阶段强调素质教育,是一种亡羊补牢,是不得已而为之。它有作用,但毕竟是局部的、有限的,而在全社会强调素质教育,在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强调素质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可以说,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它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非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可或缺,尤其是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尽管目前我国教育界在理论上已经认可了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也有了相应的举措,但是高考、中考、小升初,仍像一道道门槛,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将素质教育隔在了学校教育之外。
四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是还很不够。目前各教育阶段不如人意的现状非短时期内可以改变,我们所要做的至少有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加强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广泛宣传工作,尤其是基础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国家和政府的教育指挥棒尤为关键。
二是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须对在校大学生多做一些有助于提升素质的教育工作。我们应该从思想认识上和具体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按照文化素质是基础,人伦道德是核心的致思途径,也即人文教育是灵魂的理念,从最根本的部分入手,设置具体的教育方案和办法;选取最易被本民族认同、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教育作为重要的突破点,以形象生动的各种形式将信仰、道德、人格、情操、涵养、审美、礼仪等人文内涵贯穿于大学生的教育之中。目前,多所大学所开设的各类人文素质教育课,如大学语文,就做了比较成功的努力。但鉴于教材本身的局限和课程开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效果还难如人意。因而,在大学开展效果显著的文化素质教育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不断创新思维,付出更多的心血。
[1]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2):4-7.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7-109.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378.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周德华,陈良富.人体发生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