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虑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2012-04-02梅,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二语外语学习者

刘 梅,梅 勇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焦虑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刘 梅,梅 勇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外语学习焦虑是影响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文章通过分析相关理论及研究背景,主要研究了焦虑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克服和减轻外语学习焦虑的相应对策。

焦虑;写作;高职;对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Eliss(1994:483)指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解释外语学习者学习效果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焦虑是最影响学习者二语习得的一个情感因素。Horwitz(1986)发现3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外语课上比在其他课堂上更为焦虑。Gardner(1989)也发现外语学习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比在其他课上大得多。因此,进行焦虑问题的研究以及如何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根据教学实践显示,学生面对写作任务时常常同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和压力,继而影响其写作水平。本文拟针对高职学生这一群体,研究焦虑对其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及其相应对策。

一 理论依据及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是其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五大假说之一。该假说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就等于学生可以学好目的语了,许多情感因素都会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情感因素对输入起着过滤作用。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input)必须经过情感过滤的作用才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作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情感过滤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吸收语言。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语言习得的进程会受到阻碍或被加速。即如果在强情感过滤作用下,语言输入就会被大脑过滤掉,从而使得学习者无法完好进入语言习得机制。反之,如果是弱情感过滤作用,语言输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变成语言吸入,学习者就可以顺利进入语言习得机制,进而完成语言习得。克拉申指出,焦虑导致了情感过滤,而情感过滤阻碍了学习者的知识输入,进而阻碍语言习得的进程。焦虑感较强者,获得的输入少;反之,获得的输入就多。

近几十年来,外语教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就是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学习者的智力等认知方式,后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等。而最近,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注意力放在了“焦虑”这个情感变量上。因为“很多学生在外语学习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严重的焦虑”Horwitz(1986)。二语习得焦虑研究是在广义焦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研究主要探讨学习环境对二语学习过程造成的压力。随后,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焦虑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的表现。对外语学习焦虑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的资深学者有Horwitz,MacIntyre& Gardner等。根据 Horwitz等(1986,2001)的定义,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研究表明,二语写作焦虑与二语写作水平成负相关。具体表现为高焦虑者写的文章较短,正确的句子少,其作文评价低。

二 高职英语写作现状及焦虑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

高职英语写作主要是应用文写作。其要求是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虽然其要求不高,但是由于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弱。学生对写作缺乏信心,在写作课上有明显的焦虑感,怕出错,迟迟不敢动笔。即便勉强写点什么,也错误很多,不敢给老师看。

笔者对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09级22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了解他们英语写作方面的焦虑状况。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产生写作焦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英语基础差,学生缺乏自信。有很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部分学生来自英语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由于英语基本技能不够,无法写出较高质量的作文,导致产生焦虑情绪。二是性格原因。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即便具有较好的基础,也总觉得自己的水平不够,从而产生焦虑感,不愿动笔写作。三是害怕受到批评或嘲笑。部分学生怕自己写的作文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因此不愿进行写作练习。四是害怕考试。学生对考试总有其固有的焦虑,害怕考得不好,过分关注自己的不足之处,对写好作文没有信心。五是课堂环境使人焦虑。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总是会不时提问要学生回答,而学生往往会觉得由于回答不了老师的问题而产生焦虑感。

由于焦虑情绪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觉得很困难,不能或不愿写,写作效果较差。

三 减少课堂写作焦虑的对策

虽然焦虑心理对外语学习有较强的负面影响,但它是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克服或减轻的。针对焦虑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1.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对许多学生来讲,英语是最容易引起他们焦虑的课程,据Price估计,大约有半数的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经历的焦虑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消极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情感、志向、态度、价值观和人际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和人格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K.Rogers)的理论:人们的认知活动总与一定的情感因素相伴。为了对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一定的心理防御措施,个人对其思想和感情的自由表达就受到了限制,自我实现的能力就被削弱。因此,根据心理学的理论,教师应该创设一种积极尊重的气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引导学生发挥其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减少负焦虑的目的。

教师要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少批评,并对他们的成功做出及时的肯定的评价。众所周知,愉快的氛围能化消极情感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多采用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尽量避免个别提问,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一旦学生感到被欣赏,就会树立自信心,展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2.利用网络多媒体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

我院的英语写作是作为英语实训教学的一部分来开展的,授课地点是在多媒体语音教室。因此,我们有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幻灯、网络资源等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把枯燥的写作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之中,使写作教学变得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从而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处于各种主动的、积极的情境氛围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写作的热情。例如在学习电子邮件的写作时,就要求学生每人发一封电子邮件给老师,内容不限,学生的写作热情很高,很多学生不仅发来了邮件,完成了作业,并且给老师留言诉说自己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惑。通过与老师在网络上进行这种有效的积极交流,很多学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消除了焦虑感,写的作文越来越好。

同时,利用电子邮件、网络等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地道的范文供学生阅读、模仿,从而提高其写作技能。

3.积极进行创作性写作练习

创作性写作有利于降低情感焦虑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树立信心。

应用文写作有其固有的格式和套语需要学生记忆,但那些比较枯燥乏味。在记忆这些之余,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性写作,锻炼学生的写作基本功,降低情感过滤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调动其学习动机。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学生可能会觉得想写可是写不出。因此,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把握好练习的难度,避免学生产生挫败感。例如,可以首先让学生说出一些表达情感的词汇,如love,hate,like,anger,jealous,worry等。然后让学生从中任意选择一个词进行即兴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可以选择一些负面情感词汇。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可以部分起到情绪发泄的作用。最后,还可以要选择相同词汇的同学组合起来讨论交流,寻找解除压力的方法。又或者,可以要学生进行续写故事的练习。这种练习,可以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由于参与者众多,每个学生只写了其中的一个句子,就不需要为写出的整个内容的好坏负全责,所以焦虑感就会大大降低。

4.形成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在考核中,必须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考核,考核方式力求多样化。

形成性评价可以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价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体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课堂活动参与程度和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等)、自主学习情况等。总之,教师不能以最终的一纸试卷定成绩,要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整体表现,应更多地鼓励小组讨论、自我评估、同伴互评等方式,避免过多地使用测验或课堂问答等方式,这样,学生的考试焦虑感就能降低,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四 结 语

Brown(1987)曾说过:在人类行为的诸多方面中,情感因素是决定二语习得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外语写作学习中的焦虑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外语教师应该对这一情感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对其讨论决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力争将外语写作课堂上的焦虑感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Jane Arnold.情感与语言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周保国,唐军俊.二语写作焦虑对写作过程影响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0(1):64-68.

[3]王天剑.焦虑和效能感与口语和写作技能关系的SEM研究[J].外语与外语学,2010(1):27-29.

G642

A

1674-5884(2012)04-0131-02

2012-02-05

刘 梅(1972-),女,浙江海盐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 罗 渊)

猜你喜欢

二语外语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大山教你学外语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