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音训练法运用于流行唱法教学的益处

2012-04-02刘莉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嗓音唱法声带

刘莉朋

(邵阳学院音乐系,湖南邵阳422000)

咽音训练法运用于流行唱法教学的益处

刘莉朋

(邵阳学院音乐系,湖南邵阳422000)

“咽音”是美声唱法中的一个发声方法,本文从“咽音”能治疗因演唱不当而导致的嗓音疾病;能在演唱气声后使声带恢复弹性;能大幅度地加宽歌手的音域;能加强演唱者声音的厚实度;对超高音的发声技巧训练有奇效这五个方面针对将咽音训练法运用于流行唱法教学的益处作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和探讨。

咽音;流行唱法;气声;超高音

“咽音”是意大利传统声乐用来称呼美声唱法的歌声中某种特殊“音柱”的声音,其音色如同金属般刚强脆亮,人们一般称之为声音的“心儿”。意派传统声乐一向认为这种声音是咽部调节成特殊的状态发出的,所以称之为“咽音”(原意大利文是 Voce faringea,意为“咽部的声音”)。咽音学派认为:“咽音”训练对提高任何唱法的发音能力都有奇效;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言过其实,因为不通过咽音训练法一样可以训练出优秀的歌手。的确,很多优秀的歌唱演员没有进行过咽音训练,照样拥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咽音训练法具有很多特殊的训练效果,如能将咽音训练法运用于流行唱法的教学之中,则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加快教学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一 能治疗因演唱不当而导致的嗓音疾病

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嗓音专家、医学博士林俊卿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学习到了意大利美声学派传统练声的“秘方”——“咽音”发声法,并着手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咽音练声体系,并根据生理学和气动力学原理将这一练声方法推广应用到嗓声医学领域,为嗓音缺陷和疾病提供了新的矫治方法。许多由于发声不当而导致长期失声的演员都通过咽音训练治愈了,其中有著名的河北梆子演员李桂云,京剧演员新艳秋、吕香君,河南梆子演员高洁等。由于我国的流行唱法教学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科学发声和教学体系,因此许多演唱流行唱法的演员和学生的发声方法都不符合科学的发声规律,在演唱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尤其是演唱摇滚音乐风格的歌手更喜欢大喊大叫,很容易引起各种嗓音病变,这也是绝大多数流行歌手的艺术生涯非常短暂的原因之一。当教师遇到这类演唱方法不当甚至有嗓音疾病的学生,首先要采取的第一步措施就是必须纠正其发声方法,帮助其恢复嗓音。根据多次医学临床验证,专家指出:咽音练声法对所有因发声方法不正确所引起的各种嗓音病变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方法正确,经过训练,嗓音会越来越亮,还可以防止各种嗓音疾病以及声带小结、息肉切除后重长。因此,如能将咽音训练法运用于流行唱法的教学,不仅能纠正学生不良的发声习惯,还能对某些患有嗓音疾病的学生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

二 能在演唱气声后使声带恢复弹性

气声是流行唱法的一种特殊的呼吸运用方式,与美声与民族唱法对呼吸运用的要求是相违背的,这是一种气与声不按正常发声规律发声的方式。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气息振动声带时,两片声带要闭合而发声,这种声音比较结实响亮;而气声则是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使其震动发声。由于气声是在违背科学的发声规律的情况下发出来的声音,所以长时间用气声演唱会令演唱者觉得气息不足、演唱费力,而更严重的后果则是会导致声带闭合不良,失去应有的弹性。而咽音练声法则是一种直接针对声带而设计的练声法,通过对声带拉紧能力的训练,使声带能积极灵活地运动。虽说传统的练声体系也对声带闭合有要求,但针对性不强。如“面罩唱法”主要强调的是要求人们歌唱时在两眼与眉间处有轻微振动感,仿佛是把声音集中“在面罩里”(面罩是欧洲人在节日或化装舞会上常用的蒙面用具,只露出两眼、额头及脸的下半部);“关闭唱法”则主要是针对男高音到了换声区#F以后母音变圆的技巧处理。这两种技巧训练方式都有间接使声带靠拢迫紧、缩短变薄的功能,但是都不如咽音练声法那样直接、有效,这也是为什么嗓音治疗机构会采用咽音练声法来进行嗓音治疗的原因。如能将咽音训练法运用于流行唱法的教学,能使演唱者在演唱了气声之后还能够保持声带的弹性,继续发出明亮的、有穿透力的音色,形成虚实结合的演唱效果。

三 能大幅度地加宽歌手的音域

大多数流行声乐演唱者的演唱音域都会受到“自然声区”的限制,当演唱到美声或民族唱法里所说的“换声区”时,则会出现发声困难或上下脱节的现象。这是因为美声或民族唱法的要求是高、中、低声区上下音色统一,用混声来演唱,因此歌手演唱的音域宽广并且没有真假声的衔接痕迹;而流行唱法则主要采用真声演唱,歌手的演唱一旦超过了说话的自然声区,就会出现唱不出来的状况,即使用假声演唱出来,音量也极其微弱,声音发虚,毫无穿透力可言。有一些教师为了拉宽学生的音域,会让学生先学习美声或民族唱法,使其掌握混声的技巧之后再来演唱流行声乐作品。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却在学习了美声或民族唱法后却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再来演唱流行声乐作品了,因为自己一张嘴音色就怪怪的,总带着那么一股美声味儿,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地体现在女歌手身上。咽音练声法能够通过训练使学生发出一种类似于喊叫的声音,其音色如同金属般刚强脆亮,在听觉上就好像是真声,音域极为宽广,能使学生的音域向高音和低音两头同时拓展开,达到人声的极限。可以说,咽音的音色更符合流行唱法对音色的要求,运用咽音训练法来进行流行唱法的教学、拓宽学生的音域似乎更为可行。

四 能加强演唱者声音的厚实度

纵观我国的流行歌坛,绝大部分女歌手似乎都只擅长演唱软绵绵的柔情歌曲,只有极个别的女歌手能够演唱有爆发力的歌曲,如韦唯、摇滚女歌手罗琦、“凤凰传奇”的玲花等。她们的音色都具有同一个特点:厚实。厚实的嗓音才具有冲击力,而声音的厚度一定是天生的吗?不一定。只要通过训练把腔体打开,声音就会比没有打开前要显得厚实许多;同时,声带的结实度也是影响音色厚薄的因素之一:如果声带漏气,演唱者发出的声音会给人以轻飘、虚幻的听觉感受;而若把声带拉紧发声,则会带给听众以真实的质感和力度的感受。由于传统美声对声音的柔和度有要求,因此演唱者若用传统美声的发声方法来演唱爆发力强的歌曲,会感觉到声音过于柔美而缺乏硬度。而咽音训练法能训练咽腔肌肉坚定,使演唱者在咽部形成一个可调节的“发音管”,同时训练声带根据低、中、高的音高需要灵活地靠拢迫紧、缩短变薄,在保证了腔体打开的同时,还积极地训练了声带的拉紧能力,发出一种较之美声更为结实、脆亮的声音。因此,如能将咽音训练法运用于流行唱法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加强演唱者声音的厚实度。

五 对超高音的发声技巧训练有奇效

并不只有美声和民族唱法的领域才有高难度的声乐作品,流行声乐演唱的作品中也不乏高难度的作品,其中个别作品甚至还超过美声和民族唱法的作品难度。由于美声、民族唱法对音色圆润、统一的要求,限制了其超高音的发展,因为超高音听起来过于尖锐、刺耳,不符合美声和民族唱法的声音标准,而在流行唱法的领域里,这种特殊的音色反而受到歌迷的推崇与迷恋。国外拥有超高音发声技巧的有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亚当·洛佩兹(Adam Lopez)、维塔利·格拉桥夫(Vitas)等,国内有张靓颖。笔者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后发现咽音训练法能够发掘出学生极大的发声潜力。目前国内对“海豚音”与“咽音”是否属于同一种声音还持有争议,但是,咽音训练法能够使学生轻松掌握超高音的发声技巧是无容置疑的。在人们对“海豚音”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情况下,“咽音演唱法”作为一门已经取得系统性理论成果的演唱方法,若将之运用于流行唱法的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超高音区,另一方面相信也将对“海豚音”技巧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我国咽音学派的创始人林俊卿博士认为“咽音”只能适用于对那些要求唱得很响亮,唱得很高的学派,例如: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德国瓦格纳的“交响诗”唱法,以及我国具有“高腔”特征的民族唱法等;而当将其应用于其他声乐艺术派别时,则应当谨慎使用。因为“咽音”使人的嗓音变得结实、脆亮,音质更靠近乐器的声音,而人类本色的声音是有着自然的表现力的。在通俗音乐领域,如何保持声音的个性这一点尤为重要,正如林博士所说:某些说唱歌曲或音域不宽的歌曲并不要求演唱者一定要有很强的发音能力,只要演唱者能按照情节的需要,在音质和音色上多做变化,就能非常感人,如果老带着“咽音”成分来演唱,声音的表情就显得呆板,富有局限性。因此,将咽音训练法运用于流行唱法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能将“咽音”机械地套用到演唱中;同时,不可否认将咽音训练法应用于流行唱法教学具有诸多的益处,但教师也必须明确咽音训练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于流行唱法教学之中。流行唱法的声乐教学必须以尊重声音的多样性为第一准则,因此,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而“咽音”也将在这一具有极大包容能力的声乐领域里发挥其作用。

[1]金鹃飞,程向兰.咽音技法在声乐训练中的借鉴初探[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韩东茹.浅谈海豚音与咽音的区别[J].才智,2010(21).

[3]井源涛.“咽音海豚音”训练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0(3).

[4]谷振平.歌唱艺术之瑰宝——“咽音”[J].科技致富向导,2008(16).

[5]林俊卿.“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G420

A

1674-5884(2012)04-0107-02

2012-02-13

刘莉朋(1980-),女,湖南新邵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和流行唱法教学法的研究。

(责任编校 许中坚)

猜你喜欢

嗓音唱法声带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2016年第七届友谊嗓音疾病诊治高级研讨班暨首期北京友谊医院嗓音检测和嗓音训练学习班通知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