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

2012-04-02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200336

地理教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研究性农作物资料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200336) 吴 凯

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200336) 吴 凯

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建立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使教师、学生与信息媒体在互相合作、交流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经过实践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一个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信息资料中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信息资源、培养信息能力的新型学习范式。在该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信息,通过主动探索完成意义建构;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述自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创造并传递新的信息。本文以“中国的农业”为例,阐述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操作。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思路

1.背景情境铺垫——重视激活兴趣

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还是常规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素都是师生共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激活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我在引导学生开展“中国的农业”研究性学习之前,专门收集了大量资料,给学生做了“中国农业现状与发展愿景的分析研究”报告,其中特别“卖”出了许多有学生能够深入研究的“关子”,既有基础性介绍、又有前沿性远瞻;既让学生知道了我国农业的辉煌成就,又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农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把这报告内容挂在校园网的“研究性学习”专栏中,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多方面铺垫与借鉴。

2.学习目的预设——重视综合体验

学科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应围绕研究主题,预设学生开展该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意义,明确研究性学习项目(课题)的价值,以及评价项目的实际效能。“中国的农业”为主题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与“农业”相关的知识体系,体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分析、解释和预测农业发展问题,尝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合理表达自己研究性学习成果(思想);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忧国、忧民、忧农、忧地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3.组织形态安排——重视自主意识

研究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学习组织形式,即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打破课堂学习时空,这要求我们在一个单元的背景下、在教师的指导性建议下,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项目(课题)、自主设计研究过程、自主利用各种资源、自主选择表达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中国的农业”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安排上,只是建议学生以3~5人的小组形式开展,不作硬性规定;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初步研究方向与想法后,建议有相同研究志向的学生组成小组,以及要求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明确的任务。最后,参加研究性学习的50几位学生组成了十四个合作研究学习小组,小组人数最少的2人,最多的7人。研究项目名称、小组成员等信息都在校园研究性学习专网上予以立项公示。

4.过程进程设计——重视时间节点

一般情况下,围绕一个主题以合作小组形式设立小课题(项目)开展的研究性学习,都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个学期,这需要指导教师有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性设计,并基本以设计的进程安排、检查和指导各个小组的阶段性工作。如“中国的农业”研究性学习持续了三个月,开学第二周,教师就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做了“中国农业现状与发展愿景的分析报告”,启动了以“中国的农业”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学习进程分为“三阶段十步操作要点(节点)”。制订了各种电子表格模版,如“农作物知多少学生问卷调查表”“小组分工计划表”“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材料汇总表”“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总结反馈表”等,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

5.网络资源设计——重视载体功能

学习资源应该被视为研究性学习的基础要素,而网络平台(环境)越来越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综合载体。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可分为预设资源、相关资源和泛在资源三种不同的层次,在实际运用中,如何根据研究任务需要正确地选择和应用资源,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中国的农业”研究性学习中,刚开始时给学生提供一种“泛在资源”(万维网)思路,让学生通过泛在搜索接触更多的“农业专题”;当学生确定了课题与研究思路后,教师又根据自己的积累,给学生提供一些政府专题网站、教育资讯网站、高校专家等;在成果总结与交流展示时,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网站的平台功能,以更好地总结、呈现、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6.评价交流设计——重视特色多样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果,其表达方式可多样化,如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一次口头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次主题讲演、一个万维网个人网页,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等等。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必须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如对“中国的农业”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分为“过程体验性评价”“资料完整性评价” “网上互动性评价”和“学校专业性评价”。另外,各小组长也有“组内成员学习评价”。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与普通的研究性学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平台、突出师生信息能力。“中国的农业”基于网络环境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经过了“三阶段十步骤”。

1.准备启动阶段

第一步,发动预热。教师结合自己制作的“中国农业现状与发展愿景的分析研究”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总课题、学习目的和活动愿望。如“中国的农业”专题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给学生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认真准备、参与并完成这次活动;二是要学会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三是要学会将学科知识的拓展学习和计算机的应用相结合;四是要学会用演讲、多媒体演示文稿、建立自己的网站、制作数字故事等方法宣传自己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成果。

第二步,确立项目。教师让学生做有关“我最喜爱的农作物”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你知道哪些中国农作物,你最常见到的农作物是什么?你最喜爱的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你最喜爱这种农作物?你读过哪些介绍、评价这种农作物的书籍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确立一种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

第三步,技术准备。由于本次活动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的,学生要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培训,主要如何“泛查找”和“专业查找”网上信息、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美化、网页制作、数字故事编制、网上交流评议、网络投票等。

第四步,组合研究小组。本次学习活动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确立并调查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并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向教师提交“小组分工计划表”和“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包括研究目标,研究这种农作物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日程安排等。

2.实施总结阶段

第五步,搜集整理资料。学生一方面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的方式搜集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Inter网的信息资源,在网上获取信息,互联网上有许多农业网站和农作物专门网站,学生可以从这些网站中找到农作物的文字介绍、图片、影片等许多资料,学生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影片等资料都汇集到一起,填写“小组材料汇总表”。“小组材料汇总表”包括:材料的主题、来源、类型、摘要、收集时间等。

第六步,信息加工提炼。网络信息资料很多,也很容易下载收集。但只把资料汇集到一起是不够的,要让学生从大量的资料中做一番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提炼工作,建立资料整理文件夹,将保留下来的资料都放在这个文件夹中,并制作一个资料整理表将互联网上和文件夹中的原始资料与表中标题链接。这样既便于资料的检索,又能快捷地找到原始资料,比传统的用笔记本或卡片整理资料的方式快捷得多。

第七步,撰写研究报告。资料整理的过程是一个知识重组或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自己的想法,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会继续收集和自己想法有关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论点并充实论据,在此基础上写成自己的研究报告。由于对一种农作物可以研究的方面很多,如生活习性、种类、分布特点等,所以我让学生选择他最感兴趣、最有想法的一点来做专门研究并撰写报告。

3.交流评价阶段。

第八步,成果交流。学生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并结合演示文稿进行演讲,先可在本小组内部交流。如在“中国的农业”这次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中,学生先将自己的研究报告改写成一个七分钟左右的PPT演讲稿;在课前,教师将每个小组的演示文稿汇集到一起,制作一个片头,各组只要点击自己的演示文稿的链接就可以演讲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得到启发、感悟和收获。另外,教师制订了一个“学生成果演讲评价标准”,各组演讲后,其他小组进行评定、打分;这个量化标准不是以知识的掌握为标准,而是从研究内容、演示文稿制作、演讲水平及答辩等多方面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第九步,专题汇集。各组将自己对某种农作物专题研究的过程与成果,都分类上传到学校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网站上;学校还为每一次研究性学习设立优秀成果“网上投票”活动,促进学生对他人研究性学习的借鉴与思考。

第十步,总结表彰。学生小组与个体对本次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向教师提交“课题结题报告”的同时,上交“研究性学习总结反馈表”。总结反馈的内容包括: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如何,等等。教师最后综合各方评价,对获得优秀研究成果的小组给予表彰、奖励,为该次研究性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考。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创造性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创新性学习。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十分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这一改变,自然对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巨大的挑战。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必将发生改变,必然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我们也应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尝试、探索和创造,以迎接新课程带来的挑战。

猜你喜欢

研究性农作物资料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