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2-04-02徐剑波
● 徐剑波
结合青岛实践,本文就新形势下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一、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转型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命题
(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支撑。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提升和保持其产业、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产业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均对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国内发展看,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迫切需要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现代产业发展迫切要求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不仅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结构、更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制造业为例,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需要大量具有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持,以保持增长活力和竞争优势。推进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对职业教育更好地贴近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对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全国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心是如何保持健康发展态势、扩大规模、实现普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在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产教的有机结合一直是职业院校努力破解但未解决好的难题。各地普遍面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不够紧密,职业学校对口就业率和优质就业率相对较低以及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质性进展不突出,与企业在专业、课程、师资、学生评价等方面深层次合作共享的较少等问题。当前,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为主的阶段,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就职业教育而言,实现转型发展,就是要在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结合上有所突破。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要作为办学的基本宗旨,从专业设置、培养标准和培养方式方面对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层次对接。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走多元化之路
我市结合职业学校专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发展需求,在构建多元工学结合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类模式:
(一)“双元制”模式。这是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探索形成的融教学、实习、生产、经营、服务、就业为一体的办学模式。该模式以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举办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为依托,按照“理论实践化、教室车间化、车间产业化、学校工厂化、教育社会化”和“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教学、生产合一”原则,对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机制进行了重构,从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到人才技能标准制定、教材内容整合,到生产出产品,构建起教产、校企一体化的机制。承担项目的平度职教中心按照 “面向市场办专业,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结合专业创办了60余个教学实训车间,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实训设备,按照市场运行规则,成立了华德实业总公司,提高了整体服务功能,实现了培训功效。
(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即:学校选择与其骨干专业具有高关联度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双方协商安排教学计划和生产计划,教学与生产交替进行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形成两种形式。是办企入校,学校出让场地,独资或合资建设厂房,企业负责生产设备的购置与安装,提供资金和订单,学生工作和学习交替,半工半读,顶岗为企业生产产品,并获取相应报酬。这一模式的主动权在学校,不仅可以使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安排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有效克服工学分离或以工代学的不足,而且可以解决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维修保养与老化更新等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并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打造了绿色通道。二是办校入企。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基地的教学和生产实践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学校负责招生、教学和生产管理,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生产实践都在企业,工学交替,实现了学习、实习“一体化”。这一形式的特点是学校既是教学实体,又是生产实体,办学以企业为主体,教学以学校为引领,校企共同培养、义务共同分担、利益共同分享,它有利于学校教学计划与企业生产需要有机协调,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的融合,有利于解决企业人才储备问题。
(三)“订单培养”模式。即:企业提出人才需求规格、数量订单,与学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企业定向培养员工。企业负责提交用人规划,学校负责招生,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企业生产安排,实施“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双循环教学”。许多“冠名班”属于这一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入校即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毕业后直接为该企业服务,学校与企业作为办学共同体,学校主管教学与管理,企业重点参与技能培训核心环节,可以有效地实现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同步,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四)“企业自主”模式。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主动依托名牌职校或独立建校,对企业新员工和在职员工进行培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就是此模式的典型院校。这一模式的主体是企业,培养对象是企业的准员工,而且由企业承担培训成本,可以有效地解决培养人才适需对路的问题。
上述各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虽有差异,但其运行中无外是企业、学校和学生几个基本要素,即:企业依法参与、学校积极服务、学生职业素养有效提升。基于青岛的实践,我们认为,行业、企业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学校和专业的不同实际,决定了今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必须灵活组织形式,要根据学校和专业实际不同,继续鼓励多元化的办学之路。比如,对于电子、机电、服装等面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专业,采取集中实习,有利于学生专业与实习岗位对口,方便学生顶岗实习期的管理;旅游、烹饪、财会等专业采取分散实习,既减轻企业负担,又使学生得到实惠;对人才需求相对稳定的专业,可加大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建立实习车间或工厂,开展校内顶岗实习,这也是解决实习中教学与工作结合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改革中,还值得关注的是要突破“一校一企”的合作模式,致力于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名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以企业深度参与为核心的发展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公共平台,促进培养模式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三、构建企业全方位参与的双主体质量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其中,企业的全方位参与尤为关键。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践看,目前大家对该模式的地位和作用有了较为充分的认可,但仍面临较大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专业教学计划学科化与企业岗位需求灵活性存在矛盾,学与用不能完全接轨。二是学校设置专业与实习企业对口率不高,调查发现,企业认为“校企合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专业不对口”或“对口较少”,而72.3%的中职毕业生认为,“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或非常对口”。三是学校全日制教学管理设计与半工半读的要求不适应,需要加快推进综合化课程、模块化课程改革和学分制管理。四是顶岗实习的评价缺乏科学性。多数学校的顶岗实习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尚未形成科学的办法。五是顶岗实习的学生角色转变缓慢,职业理想、职业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少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够,实习但不能顶岗。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强化企业的全方位参与,加快建立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质量保障机制。
(一)强化企业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工学结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主体的多元化,运行的关键要突出“工”,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校老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和每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紧紧依靠企业,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共同研究分析初岗及发展岗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定位,以人才需求为依据,设计专业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基础,建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
(二)强化企业参与,构建以实践为主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实践统筹实施机制。要科学安排、统筹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将课堂教学、专业讲座、企业内训、岗位指导结合起来,把企业对学生的岗前指导、岗中指导和岗后小结落实到顶岗实习的每一环节。为此,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一定要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企业实践内容必须与课程相配套;同时,要加快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和弹性学制实施,确保工学交替实施。二是要建立学校教师和企业管理层共同组成的双线管理队伍。要完善工学管理制度,明确双方在学生实习和管理中的职责,建立起双向沟通反馈机制,保证信息的及时送达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三是建立与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在实施主体上,学校、职业鉴定中心要全面参与,特别是要共同制订考核办法,实施考核;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岗位操行、专业技能和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形式上,要将重点放在实际操作过程和质量上,通过学生现场操作、实习周志、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等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和综合素质,有条件的可直接与国际职业技能鉴定项目接轨。学校要会同实习单位为每个实习生建立实习档案,档案内收录学生的实习表现、单位鉴定、实习学分成绩、德育学分成绩等,作为评优和推荐就业单位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企业参与,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模式。实施工学结合,实际就是校企共同培养人才,要增强学校教学系统和企业实习系统的开放性,促使校企两方面资源的深层次融合。比如,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操守的培养,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对学生在校培养的参与,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同时要在顶岗实习中落实好德育要求,根据学生实习阶段的具体实际,重点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青岛自2005年以来的中职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完善政府统筹的职业教育制度
(一)加强促进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建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的报酬。”这些规定仅仅是要求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企业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责任并没有得到强化。2008年,青岛教育局、财政局等五部门又联合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启用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协议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在制度层面上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提供保障。目前,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学校由原来占学校总数的40%提高到60%,有6万多学生参加了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当前全国人大正在修订《职业教育法》,建议新修订的要突出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突出问题的规范和解决,把促进校企合作作为重要方面,既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企业的权利、义务,特别是违则问题进行具体规定,为工学结合改革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二)探索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2004年,青岛市建立了教育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等10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全面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近200个,对不断改进合作方式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成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学校为主导成立,存在重权利、轻责任和学校一头热、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且随意性强等问题。当前,结合政府管理教育和学校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探讨创新学校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职业教育领域的治理结构创新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把企业作为重要的主体,要在现有的专业指导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由学校管理层、企业、教师、学生代表和专家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制订和运行监督。要通过校务委员会章程和配套制度的制订实施,对校企双方在办学中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期间的管理责任予以明确,由校务委员会监督实施,确保其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