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探究性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2012-04-02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530001张胜前

地理教学 2012年22期
关键词:人口密度人口建构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530001) 张胜前

美国探究性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530001) 张胜前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设计是落实探究性教学理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帮助一线地理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探究性教学,笔者翻译了美国伊利诺伊州(Illinois)Fred Walk老师为K9-12(高中阶段)学生设计的“美国人口密度透视”案例[1]。该案例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

一、案例展示

“美国人口密度透视”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内容概述、相关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关系、教学时间、教学材料、教学目标、地理技能、建议的教学程序、建议的学生评价、课程拓展、网络链接等11个环节。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整个教学设计流程,现将翻译的整个教学设计案例展示如下:

课题:美国人口密度透视

1. 内容概述

“人口密度”是描述单位面积内人口数的术语。人口密度是通过算出单位面积的人口数目获得的。这一课主要内容集中于美国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地理学家将地图作为理解事物存在于某处之原因的工具。学生将按不同标准制作美国人口密度图。

2. 相关课程

地理、美国历史、经济学、数学 。

3. 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

标准1:“如何运用地图及其它地理表现方法、工具与技术来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

4. 教学时间

1~3小时

5. 教学材料

(1)美国轮廓图(每位学生两张 )

(2)人口数据表 (学生也可上网查询)

6. 教学目标

学生将(1)找出并且提取人口数据;(2)制作两种不同标准的美国人口密度图;(3)分析人口密度图。

7. 地理技能

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地理资料;整理地理资料;分析地理资料。

8. 建议的教学程序

(1)开头

告知学生他们现在正为一家零售公司工作,这家公司计划开一些新店,但新店只开在人口最集中的州。

鼓励学生为准确地定位人口最集中的州出谋划策。

(2)展开

帮助学生逐步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让他们以每平方英里为单位研究每个州的面积,然后计算人口密度。(确保他们所用的数据都是来自最新的人口普查。美国人口局是获取这类信息的最好来源。)

运用公式:“人口密度= 人口/面积”来计算每个州的人口密度和美国的平均人口密度。(计算中不包括哥伦比亚地区。确保在表中记录下你的正确答案。提示:计算整个美国平均值时,首先把50个州的人口相加,再把所有州的面积相加,用总人口除以总面积。)

在他们的美国轮廓图上,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显示出比美国平均人口密度(70人/平方英里 )大的州和比美国平均人口密度小的州。处理的规则是值越高其颜色越深。

观察空间分布。问学生从人口密度图中可以看见各州分布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空间分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不同的、更具体的等级标准制作地图。给学生提供另外一张美国轮廓填充图,让他们根据下列标准绘制人口密度图。

• 少于70人/平方英里;

• 70 和140之间 ;

• 140 和280之间 ;

• 280 和560之间 ;

• 多于560 。

分析地图,问他们在新人口密度图上观察到了什么?

(3)结尾

比较人口密度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

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提出的如下几个问题以得出结论:

① 第二种人口密度图是如何更加详细地描述人口密度的?

② 你可以从第二种人口密度图中得出哪些在第一种人口密度图中所得不到的结论?

③ 根据人口密度图上所显示的空间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④ 如果你要开新店,你将选择哪种人口密度图?

9. 建议学生评价

评价学生能否像今天课堂上学的那样搜集恰当的数据并制作一张含有五种人口密度的地图,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派给他们不同种类的零售公司(如:青年服装、老年服装、男式服装、女式服装等)。要求学生在轮廓图上显示他们所分派公司的人口密度。制作一张地图后,学生可以写一篇小论文或作一个口头报告,有说服力地建议他们的公司将开在哪个州。

10. 课程拓展

鼓励学生使用相同的技术(将地理数据运用于地图)作为报告的一部分。数据可以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上进行探究,例如,通过绘制一个国家或一个洲内若干国家18岁以下人口的人口结构图,思考年轻型年龄构成类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什么影响?老年型年龄构成类型呢?

Fred Walk from Normal Community High School in Normal, Illinois, contributed classroom ideas for Standard One.

11. 网络链接

国家地理地图网址:http://plasma.ationalgeographic. com/mapmachine/

美国人口局网址:http://www.census.gov/

二、案例分析

“美国人口密度透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2]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美国人口密度透视”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意义建构、迁移应用等5个环节,具体阐述如下: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就是基于移动通信行业的主要特点,然后从采购流程的制定、评标专家的抽取、评标室的配套设施等方面详细进行了评审标准化工作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对移动通信行业有所帮助。此外,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还可以依据不同地区的运营商特点来进行细化,这样实际操作性将会更加的强。

1. 创设情景

Fred Walk老师设计的“美国人口密度透视”案例充分考虑了情景创设的重要性。其创设的情景是“告知学生他们将为一家零售公司工作,该公司计划开一些新店,但新店只开在人口最集中的州。”注意这里所创设的情景中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零售公司,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同时为后面的迁移应用打下了基础。

2. 提出问题

在Fred Walk老师创设的情景中,对于学生而言,“零售公司”是学生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但“确定人口最密集的州”是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在此情景中就出现了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Fred Walk老师提出了本课题要探究的问题,即“为准确定位人口最集中的州出谋划策”。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设想,学生会提出很多方案,比如,去实地调查、问卷访谈、制作人口密度图等。当学生提及制作人口密度图的方案时,Fred Walk老师会利用这一时机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即有关人口密度图的知识。

3. 自主探究

从上述Fred Walk老师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具体的“展开”环节,她首先通过计算让学生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即“人口密度”是描述单位面积内人口数的术语,人口密度是通过算出单位面积的人口数目获得的。在理解了人口密度的概念及公式后,Fred Walk老师让学生利用她提供的美国人口数据表或美国人口局网址分别计算出美国50个州的人口密度以及美国人口平均密度( 不包括哥伦比亚地区)。在理解了人口密度的公式以及计算出了各个州以及美国平均人口密度之后,Fred Walk老师设计了本课题的核心技能培养环节,即“自主探究”。其具体设计如下:“她发给每个学生两张美国轮廓图以制作两种不同标准的人口密度图。一种是让学生在一张美国轮廓图上,让学生用不同颜色分别显示出那些比美国平均人口密度(70人/m2)大的州和比美国平均人口密度小的州。一种是让学生在另一张美国轮廓图上按照少于70人、70到140之间、140到280之间、280到560和多于560五个不同的、更具体的等级制作地图。(说明:探究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美国人口局的网址)”。在作好每一种标准的人口密度图后,学生都要对其人口密度分布进行分析。

在这一自主探究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了人口密度的概念及公式并且能计算出各州的人口密度以及平均人口密度,这对于他们而言是“已知”或“已有经验”,而理解“美国人口密度分布规律”,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未知”或“新经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美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该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制作两种不同标准的人口密度图来实现,这个过程是“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4. 意义建构

Fred Walk老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有关美国人口密度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她提出了4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4个问题分别是:“①第二种人口密度地图是如何更加详细地描述人口密度的?②你可以从第二种人口密度地图中得出哪些在第一种人口密度地图中所得不到的结论?③根据人口密度地图上所显示的空间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④如果你要开新店,你将选择哪种人口密度地图?”可以设想,针对上述问题的小组讨论,学生对美国人口密度的性质、分布规律以及美国人口密度与开新店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

5. 迁移应用

Fred Walk老师所设计的“建议的教学程序”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意义建构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运算公式,以及通过制作不同标准的美国人口密度图让学生理解美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学生所掌握的主要是一些陈述性知识(比如各州的人口密度以及美国平均人口密度)以及程序性知识(比如美国人口密度分布规律)。虽然也涉及到一些策略性知识(比如如何制作不同标准的人口密度图等),但这种知识还是局限在地理学科本身,没有和具体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创设情景这一环节。她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零售公司。

Fred Walk老师设计的案例的“迁移应用”主要体现在“建议的学生评价”以及“课程拓展”两个环节。比如, 在“建议的学生评价环节”是这样设计的:“评价学生能否像今天课堂上教的那样搜集恰当的数据并制作一张含有五种人口密度的地图,将学生分成组并分派给他们不同种类的零售公司(如:青年服装、老年服装、男式服装、女式服装等)。要求学生在轮廓图上显示他们所分派的公司的特殊市场集合的密度。制作了一张地图以后,学生可以写一篇小论文或作一个口头报告,有说服力地建议他们的公司将开在哪个州。这个报告或论文将介绍他们决策所需要的地图种类以及使用这张地图的原因” 。在“课程拓展”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鼓励学生使用相同的技术(将地理数据运用于地图)作为报告的一部分。数据可以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从年龄分布类型上探究,例如,通过找到一个区域或一个洲内若干国家的18岁以下人口的百分率。明白非常年轻的人口对一个国家有什么重要性?非常年长的人口呢?

在“建议的学生评价”环节,Fred Walk老师将人口密度图迁移应用于“为青年服装、老年服装、男式服装、女式服装等不同种类的零售公司决策”。在“课程拓展”环节,Fred Walk老师将分析对象从“美国”迁移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将分析内容从“人口密度问题”迁移到了“人口结构问题”。在这些迁移的过程中,方法是不变的,即都注重获取地理信息、组织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的培养和应用。

三、借鉴启示

从Fred Walk老师设计的案例以及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探究性。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学生的探究不是盲目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步步深入的。由此可见,探究性教学模式应体现问题的情境性、学生的参与性、教师的引导性、知识的建构性、能力的发展性、课程的开放性。

1. 问题的情境性

在开头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人口的分布规律这一核心问题,创设了让学生为一家零售公司工作,但该公司只开在人口最多的州的疑难情境。

2. 学生的参与性

从整个教学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始终是参与的主体,学生参与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听教师的讲解、有计算、有绘图、有讨论、有写作。

3. 教师的引导性

在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在引导着学生有序的开展自己的探究活动,教师的引导体现在探究材料的准备、探究情境的创设、还有适当的讲解。

4. 知识的建构性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美国人口分布这一规律性的知识,这一知识不是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前面情境的创设、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自主建构的,因此体现了知识的建构性。

5. 能力的发展性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说,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体现了能力的发展性。

6. 课程的开放性从整个教学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在探究内容上涉及到了其它相关学科,比如美国历史、经济学、数学等;在探究时间上是开放的,是有弹性的;同时在教学空间上也是开放的,既有课内的探究,也有课外的探究。因此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

[1] 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xpeditions/ lessons/01/g912/density.html.

[2] 高文等.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35.

猜你喜欢

人口密度人口建构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建构游戏玩不够
关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思考
厦门市流动人口分布研究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