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学高效的“绿色课堂”
2012-04-02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陈薇
■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陈薇
打造科学高效的“绿色课堂”
■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陈薇
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是一所环保特色学校。在几十年环保活动的积淀下,全校师生绿色环保意识强,校园的绿色文化建设也是搞得有声有色。在“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直在探索构建“绿色课堂”。
一、“绿色课堂”的核心理念
“自然”“环保”“和谐”“民主”“可持续发展”是由“绿色”衍生出的一系列关键词,它们让“绿色课堂”的含义更加丰富。我们构建的绿色课堂是和谐的、主体参与的、科学有效的课堂。它既满足小学生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又能促进小学生今后的生理、心理发展。它的核心要素有三点:和谐的师生关系、主体的主动参与、科学有效的训练。
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孩子们处于一种平等、自由、放松的学习状态,才能学好知识,好学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才是“绿色”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要从心底里发出真诚赞美学生的声音,及时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更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才能用孩子们心底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更好地探索知识。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体现“学生的精彩才是教师的精彩”,80%的学生必须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这将让他们受益终身。我们要求老师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思维的训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品质。同时,我们认为,绿色课堂也应该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轻负高效的课堂。因此,我们要求老师能以学定教,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的不讲,共性问题多讲,精讲,直奔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要留出至少8分钟的作业时间,60%的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以留给学生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绿色课堂”的构建
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不难,我们组织教师编写《环境与生活》《未来的能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共六册校本课程,列入课表,分别在一至六年级实施。我们还制订了《红旗村小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序列表》《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评价表》,对学科进行环境渗透予以指导、评价。但要落实绿色课堂的三个核心要素却并不容易,这是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绝非一两节课就能实现的。
为此,学校领导班子了开专题会商讨有效方案,最终决定以“行政视导,听课观班”的制度随时了解一线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促进“绿色课堂”的形成。“行政视导,听课观班”每一到两周安排一个年级,随堂听课的科目覆盖了所有学科。为确保质量,一般一天安排两节课,有的年级涉及的科目和人员较多,就安排两周,由行政分组一起进课堂听课。听课过程中,除了看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训练之外,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整个班级的班风班貌,甚至学生发言的人数,教师巡视的频率等都做了细致的统计。
行政领导们每视导完一个年级,就碰头总结交流视导的情况。对教师的优点进行书面反馈,张贴在“公示栏”,促进老师们互相学习,形成勤奋好学、乐于研究的风气。对于老师的不足,行政领导还细心地以书信的形式,用婉转的语言向老师提出。
几年下来,我校老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更加关注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更加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绿色课堂成为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
学生上课不认真,这决不是一件好事,也决不能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更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老师们通常能用幽默的语言、提问或反问的方式,用适当的语言语调及形体语言及时加以制止,却不会影响这个学生的情绪,而使他们很快能回到课堂学习之中。
在课堂上,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心底里发出真诚赞美学生的声音,让评价语言更有针对性,充满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以积极地状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绿色课堂”成为学生轻松自由学习的平台。
2.绿色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
在“绿色课堂”上,老师设计教学环节时特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们重视学与做的有机结合,善用新奇、美妙的方法,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以巩固,理解与记忆得以深化。语文教师俞琼在执教《滚铁环》一课前,组织学生玩滚铁环的游戏,孩子们有了切身体会,学习“丝丝丝”“丁丁丁”“踏踏踏”等象声词时,能很好地通过朗读来表现滚铁环的快乐;何燕琪老师的数学课上,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模、测量等实践方式对圆锥体进行初步的认识,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音乐吕骏老师总用优雅的琴声带领高年级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从而用合适的声量、节奏表现出来;美术张丽娟老师用讲故事,画故事的方法让低年级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沉浸在自己编的,自己画的故事王国之中,乐不思蜀;音乐高明茵老师,用开火车的方法让低年级学生明确何时反复,何时停顿,为孩子们唱好歌打下基础。不同学科的老师都能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所任年段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让“绿色课堂”成为学生展现精彩的平台。
3.绿色课堂成为科学有效训练的课堂
老师们有意识将课堂作业纳入课堂,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五年级语文老师自己设计的预习作业大大缩短了学生的预习时间。作业中增加了质疑的环节,并加强主要内容概括和印象深的句子的体会,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预习作业,会的不讲,共性问题多讲,精讲,直奔重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在,语文老师基本都能将《课堂作业》纳入课堂,用《课堂作业》当中相关的题目巩固重难点的学习,既达到了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额外的课业负担,做到了“减负增效”。数学老师们节节课都用上了课堂作业本,学完新知后当堂完成课堂作业,还有的老师能做到当堂集体订正,及时反馈作业效果,讲练结合,学生学得更扎实。
4.绿色课堂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在课堂上,常能看到老师们长期对学生习惯培养的成果。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回答问题的习惯,书写的习惯、进出机房等专用教室的习惯,劳动美术课上注意卫生的习惯在老师的长期培养下以逐步形成。
余章玲老师在执教《三峡情》时,不忘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数学老师在学生做练习是也不忘提醒学生合理运用草稿本,正反面都写;美术张丽娟老师看到有同学用蜡光纸的边角余料重复进行剪团花的练习,也不忘大力表扬,并提倡他这种节约纸张的做法。总之,老师们不分学科,不分年龄,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人人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
在课堂上,还随时能听到老师善意的提醒:“抬起头,身坐正,才能把字写好!”“注意剪刀的尖尖不要朝自己!”“离开时,请将板凳在桌下放好!”“将剪下来的纸屑用美术书接好,下课扔到垃圾桶去。”……这些轻轻地叮咛犹如和风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能让他们受益一生。
这就是红旗村小学的“绿色课堂”,孩子们在这轻松自由的平台上尽情展示着自己的精彩。这里不仅仅只是渗透了环保教育的课堂,而是关注着每个孩子的未来,遵循他们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课堂。在这里,绿色的种子将会深埋在每个孩子的心底,必定会奠定他们和谐的人生。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