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究
2012-04-02谢学
谢学
(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究
谢学
(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目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是众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尤为突出。加强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培育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应容个人兴趣、家庭教育观念、学校人文环境、社会良好风气“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个性品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高雅的人文素表现为自觉关怀他人、社会及自然的意义和价值,它能培养健全美好的人格,使其拥有者不断完善自身,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目前存在的诸多因素,如网络的冲击、实用性和功利性思想观念的盛行、社会风气的侵蚀等严重弱化了大学生的人文意识及对人文学科的求知欲。另外,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实用等眼前效益,忽视了文学、历史、哲学等人类积淀文化的延续,淡忘了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有灵魂、有修养、有心灵归属的“人”。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应用型人才是应社会、单位之所需而培养的,是以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它尤其强调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前提下,使培养的学生有更宽广或者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兼具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提高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重要途径,拥有者能够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其业务素质等各方面的提高。同时深厚的人文素养还能够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取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有利于正确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与完善,有利于找到正确处理人际交往、情感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法。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其自身所需。
(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竞争和创新,要以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赢得竞争优势,同时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情操,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懈的精神追求,富有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和文明行为举止等等。如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把伦理道德等基本人文素养培育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工程管理人员和教职工必须帮助学生们了解在其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很多道德问题,需要他们认清并理性地处理好。因为工程师们进行工程研究、设计、实施,他们的决定将会影响大部分公众的生活和财产。由此可见,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也要以“德”为先,而这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培育。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层面:网络与就业的冲击
随着网络及电脑的普及,学生课余时间多数用于网络游戏或网上“快餐式”阅览,过度依赖网上搜索引擎,极少时间用于去了解或阅读相关人文知识著作。另外,受社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都比较现实,读书的目的演化为仅仅谋求一份好的职业,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为如何谋得好的职位而打拼,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四、六级与计算机二级等就业通行证的考取中,根本无暇估计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更谈不上有意识提高自己的人文情怀。
(二)家庭层面:独生子女与功利主义的无奈
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时代,孩子就意味着全部希望。家长在孩子出生前便寄托了过高的期望,从小学开始便被动接收“分数论”,即使让子女参加如乐器、书法等艺术课程的学习,也是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孩子一旦考取大学后,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子女毕业后能找到一份高薪、舒适的工作。而目前来讲,技术类人才更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因此部分父母鼓励子女全力迎合社会及企业的技术需求,更看重的是眼前利益,而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的长期性缺乏耐心和引导,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功利主义”必将会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学校层面:课程设置与人文资源的瓶颈
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求学生就业,片面强调学生的技能性、应用性,而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不够重视,功利性较强。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安排多为专业课及各类实验课,除了少数学生通过选修课或参加一些社团组织活动之外,大多数学生都未涉及到人文学科知识及我国人文传统教育,缺乏哲学思想、文学知识、艺术熏陶,法律常识。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从事专业人文素养培育的教师及相关人文图书资料也相对匮乏,这也成为人文素养教育难以推进的重要阻力之一。
(四)社会层面:道德观念与社会风气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某些原有的伦理德规范被批判、抛弃,而适合目前社会体制的新伦理规范尚未建立健全。在这种新旧规范同时并存的特殊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规范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过去被推崇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到严重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会变为纯物质利益关系,诚信道德底线一再被打破,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风气发生滑坡,许多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根基出现动摇。上述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优良人文素养培育环境受到污染,整个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道德文化考验。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一)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个人兴趣为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就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通过增设网络视频、网络讲堂等喜闻乐见的人文知识网络课程,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自我培养的积极性。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通过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融教育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尽量使学生在家庭情感、校园生活、时间管理、学习研究、情感关系、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得到解决和满足,通过深度服务使大学生对人文素养教育从以往的“被动拒绝”转变为“主动、自主接受”。
(二)转变家庭观念,人文素养启蒙培育为重
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养成,固然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导同样重要。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和最重要的道德启蒙老师,在独生子女学生人格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个人非智力因素成正比,而家庭和谐美满既是培养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先决条件,也是从小培育人文素养的起点。由此可见家庭启蒙教育是孩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文素养最关键阶段,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充分自由的游戏和学习场所,并能通过游戏和学习让子女接触基础道德礼仪教育及拥有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但目前家庭“功利主义”的灌输却过早的将子女的人文情怀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从转变家庭观念开始。
(三)化虚为实,优化高校人文环境为主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环境的建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如抓文化环境设施、抓形象传播活动、抓校园文化活动、抓学生社团活动。但重要做到化虚为实,固化成功做法、形成品牌特色。
1.高雅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精髓进课堂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可以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陶冶大学生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可以使广大学生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美学内涵,开阔文化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如清华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学校开设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讲座”;首都师范大学为学生们开设的《中华伦理》、《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生》等课程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因此,高雅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精髓进课堂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打造课外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要想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精心打造系列的文化活动精品,建设具有浓郁学校特色、体现深厚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组织多层次、多层面的文化活动,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如举行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发挥学校团委作用,包括社团分类管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重点扶持学生歌舞团、学生记者、读者协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心打造周末品牌文化活动项目,包括周末影院、周末舞会、周末零距离等活动。
3.搭建网络平台,提升网络文化品味
目前,无论教学或者学生管理工作都离不开网络,网络日益成为教育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度依赖“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同时,也引发了价值观念混乱、道德行为失范、诚信减弱、情感冷漠等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而对于自控力较差的同学更会沉溺于虚拟世界和游戏当中,最终导致学业荒废无奈退学。因此,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重要的一方面应包括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建设融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网页等,以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用高尚的文化引导大学生注重自身人文修养,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4.礼仪教育进课堂,优良道德传统勿相忘
人文素养缺失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便是基本待人接物礼仪的缺乏。良好的礼仪、优雅的谈吐对于大学生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都大有帮助。恰当使用交往礼仪不仅能够展现个人魅力,还能够展现大学生良好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面貌,在社会交往中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能够较好的保障各类沟通的顺利进行。但目前多数大学生缺乏基本礼仪,“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道德意识模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因此,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基本礼仪培训课程,加强大学生礼仪及优良道德传统养成教育十分有必要。
(四)正确引导,倡导社会良好风气
所谓社会风气,是指在某种社会心理的驱动下或某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表现出的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是该社会成员某些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伦理的、审美的观念综合凝结和转化而成的群体性的、直接外化或体现社会意识的客观活动。社会风气具有群体性、习惯性、感染性、连锁性等特征。在新旧道德规范交替之际,整个社会风气呈现浮躁不安,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少数人甚至丧失了辨别善恶的基本常识,这对当前大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只有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督机制及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提倡重义轻利、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的培养,加强基础文明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并将这种良好社会风气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一项长期而且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人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应发挥主导作用,倡导良好社会风气,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化创造好的大环境;学校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培养计划,开展丰富的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及建设文化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注重自身人文修养,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家庭也应转变急功近利的观念,提供给子女人文素养启蒙培育的良好环境;大学生更要认清良好人文素养对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1]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l999.
[2]汪子为.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昂晴.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5B.
[4]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
[5]江煜林.应用性本科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J].江苏高教,2008(5):150.
[6]韩奇生,卿中全.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与培育[J].高教探索,2008(5):135-136.
[7]陈仲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1):100-104.
[8]张新跃,董世洪.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3-4).
[9]蒋旋新.和谐教育视野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架构[J].成人教育,2008(6):55.
[10]袁兴国.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宾践探析[J].国外高等教育,2009(3):147.
O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of Student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IE Xu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The lack of humanistic qua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common problem facing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and it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enhancement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ies is a prerequisit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omposed of four indispensable aspects including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tudents'personal interest,changing traditional family concepts,improving colleges'humanity environment and advocating a benign social atmosphere.
application-oriented;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s;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cultivation
G647
A
1008-2794(2012)06-0069-03
2012-03-20
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D880060)
谢学(1979—),男,山东淄博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