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2-04-02王继元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红色思想大学生

王继元

(常熟理工学院 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力量源泉。[1]红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结合,同时红色教育的物质载体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博物馆、纪念馆、历史文献、革命遗迹等等,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红色历史,并且往往与时代相呼应,从而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开展以红色教育为精神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天然的途径。从厚重的红色历史积淀和深远的价值追求中获取前进的动力,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有利举措,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开展红色教育的过程中,“为何开展红色教育”是首先要解决的思想问题,而诸如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教育形式陈旧单一、教育力量缺乏整合等困境也成为开展红色教育不可回避之痛,如何有效地创造性地开展红色教育就成为亟待探讨的话题。

一、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红色教育是高校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

在以红色文化为基础的红色教育中,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及其载体,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文化沃土中的一种健康的、先进的、独特的文化形式。红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源于革命实践,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我党和革命群众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先进文化特质,同时,它还蕴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2]。红色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红色文化在和平建设时期的发扬和传承。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在弘扬优秀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上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展红色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文化占领高校主阵地,推动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传承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是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以红色教育引领青年、以红色教育教育青年、以红色教育感染青年,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开展红色教育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诉求

当前形势下,开展红色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传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红色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历史的平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不屑斗争的真实记载,凝练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有着极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价值。在高校中,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红色教育,可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传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其次,红色教育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了有利武器。在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的红色教育中,红色文化的产生过程就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守理想信念,投身伟大的实践,不屈不挠的奋斗史。通过红色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学生将革命先辈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忍不拔和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升华为个人信仰,有利于增强广大青年大学生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坚定永远跟党走、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再次,红色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份生动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材。无数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阐述了“人为什么活着”、“应该如何活着”,是一部生动的、彻底的将个人目标与祖国民族命运结合的教材。通过红色教育这个平台,可以帮助青年学子将红色文化中优良的传统内化为自身的优秀素质,更好地帮助当代大学生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培育集体主义思想,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困境

(一)红色文化博大精深,但高校关注度低

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对于建设和培育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由于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存在思想误区,如认为红色文化是战争年代形成的特定文化,不适应当前的时代和社会情况,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的意义不大,造成主观上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使高校在客观上对红色文化的传播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宣传不多、支持力度不大,导致对于红色教育内涵与时代精神的凝练较少,对于红色教育及其价值运用的研究较少,关注度一直相对较低。此外,伴随着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多样化、文化领域的日益多元化、社会生活领域的迅速信息化、网络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更多关注更新快捷的微博、新闻、微信等快餐文化,而很少花时间去读经典、看名著,从而让高校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二)红色资源内容丰富,但教育功能利用不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国人民才当家作主,建立了新中国,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影响人物,也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宝贵红色教育资源,如革命根据地遗址、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红色书籍、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各类红色资源遍布大江南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素材和实践基地。

然而,在高校中,数量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如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等。即使部分开发利用较多的红色资源,也存在着红色文化深度挖掘不够、宣传不够等问题,这严重削弱了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限制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甚至造成了部分红色资源的损坏和缺失,造成了极大浪费。同时由于高校在红色教育方面的经费相对较少,导致参观、了解红色资源的成本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校红色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红色教育活动多样,但浅尝辄止

在高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开展较多,如红歌赛、红色故事会、红色电影周,以及围绕红色教育开展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研讨会等,但活动往往热衷于“纪念日”、“诞辰日”吸引眼球的效果,专注于轰轰烈烈的走过场形式,停留在“纪念节日”、“参观基地”等浅层面,止步于“会唱红歌”、“知道英雄”等低层次,而忽略了对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解读,放弃了对红色文化教育价值的深层次挖掘,因而不能广泛地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达不到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升华思想境界的育人效果。加之很多红色教育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若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红色教育类活动难免在形式多样的面具下浅尝辄止,达不到理想效果,从而使红色教育流于形式。

三、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红色主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校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学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着眼,积极占领思想教育的阵地,要开展好红色教育,使之不流于形式,高校要努力营造红色文化的育人氛围,探索红色文化的育人机制,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不断拓展红色教育的外延,深化红色教育的内涵,探索一种常规教育日常化、特色教育品牌化、校地互动双向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

(一)红色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是主阵地,高校应大力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找准红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结合点,将红色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将红色文化中的典型案例渗入课堂教学,将红色实践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育人功能,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要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将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和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有效应用于教学过程,将现代化手段教学,网络教学资源运用于红色教育课堂,提升红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制定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和考核办法,将参与红色教育状况作为成绩的考核指标,并与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有效结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红色教育的学习和实践。要加大思想政治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通过教师培训、专题研讨、教师说课比赛、以老带新等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教育的思想意识,提高传授红色文化的能力。

(二)红色教育与网络平台、公寓平台建设相结合

互联网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建立红色网站能够占领网络宣传阵地,有利于传播先进的红色文化,弘扬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坚定勇敢的崇高品质和时代精神。高校应建立一批红色网站,将红色书籍、革命经典影视、歌曲、典型事迹等充实到网站栏目,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构建集思想教育、学生管理、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

大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利用好大学生公寓这个教育载体,推进红色教育在高校生根发芽。高校可以开展诸如“党员示范宿舍挂牌”活动,在全校学生党员宿舍中评选出一批学习好、卫生好、模范带头好的宿舍进行挂牌,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可以在公寓建立党员工作室,每幢学生公寓安排一间宿舍用于学生活动、辅导员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伸向学生公寓;可以开展公寓文化创建活动,在公寓建设一批文化阵地,包括文化宣传栏、公寓楼道文化等,用于张贴教育海报、教育信息以及活动动态等。

(三)红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启迪大学生心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健康的、先进的、独特的文化形式,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引领和提升,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将红色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研究红色教育的育人价值、校园开展红色育人的运行机制、挖掘和整理地方典型的红色史料、甚至创作一批有思想深度、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文艺作品,以此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和引导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参与红色教育活动、感受和体会红色文化的深刻,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四)红色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实践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红色文化源于实践,同样,红色文化的学习、吸收和传承同样需要实践。高校应因地制宜开展诸如红色旅游、红色资源调查、红色精神宣讲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思想认识、充实精神生活。高校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可以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在实践环节安排诸如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专家讲座等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高校中有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可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例如旅游与管理专业可以到红色景区参加实践,宣传革命思想,巩固专业知识;历史学专业可以开展近现代红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可对红色经典书籍进行翻译,将红色文化传播到国外去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了解,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我国的红色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开发有较大作用[2]。开展红色教育还要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着力建设一批集历史性、科普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发挥基地和高校各自优势,挖掘和整理红色教育资源,打造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探索建立红色实践的长效机制。

(五)红色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

红色资源是全民族和全社会的共有财富。构建红色教育的体系,需要对红色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对红色文化进行归纳和凝练,对红色教育活动需要整体策划和运作,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红色教育基地和高校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开发,构筑红色教育文化的产业链,发挥红色教育的大课堂作用。一方面高校开展红色教育要利用好学校属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张圣武等报道温州大学开展“红色文化节”依托浙南的红色资源,将革命传统和红色精神的深刻意义融化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挖掘赣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努力做好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3];常熟理工学院与常熟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紧密合作,聘请部分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在常熟地方革命教育基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接受革命教育。

另一方面,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实现合作共赢。如选派优秀大学生奔赴实践基地开展义务讲解活动,为这些革命教育基地进行义务讲解,加深合作。此外,高校和地方要紧密合作打造“红色文化”产品,包装“红色文化”明星教育青年学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优势[4]。通过红色教育这个纽带,广泛宣传,不断拓展红色教育空间,不断完善红色教育机制,真正实现“校地互动双向化”。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把传统的封闭型、静态式红色文化产品拓展为适合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开放式 、动态化教育新产品,积极促进红色教育产品的特色化建设之路[5]。

开展红色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校开展红色教育时应根据学校特点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象多元,根据学生特点做到红色宣讲循序渐进、逐步拓展,红色实践因地制宜、全面覆盖,红色活动形成规模,扩大影响,让红色教育在学校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传统,形成系列,形成特色,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张泰成,肖发生.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0(1):72.

[2]徐朝亮.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J].继续教育研究,2009(7):98.

[3]邓伟蓉,刘新坤.浅谈红色文化进高校校园[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54.

[4]王利民.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作家杂志,2007(12):157.

[5]陈海燕.高校红色教育的机理分析和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2):73-76.

猜你喜欢

红色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红色是什么
思想与“剑”
红色在哪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