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2012-04-02吴春年曹培根
吴春年,曹培根
(常熟理工学院 宣传部,江苏 常熟 215500)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1]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着眼点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就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涉及教育各个阶段和领域,更涉及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切实把实施素质教育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2]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又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要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4]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培养模式”。[5]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在促进高校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提升大学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党和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尚有距离,存在不够重视和实施不全面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6]与此同时,要探索大学有效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常熟理工学院多年来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来看,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伟大实践。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应当突出教学主阵地,并在日常管理和课外活动中体现。
一、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课堂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省属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把文化素质教育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一是制定素质拓展计划,落实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方案。学校2006年启动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工作,2007年成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并制定《素质拓展计划》及《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将学生素质教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创新和素质拓展三大体系。其中,《素质拓展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工程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拓展计划》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和人文艺术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完成素质拓展计划所规定的学分要求。
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校立项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和网络课程,组织编写课程教材,实现教材校本化;突出案例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化;践行专题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实现理论教学的社会化;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程教学的体系化,完善试题库,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考试,探索教学案例的网络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研究,增强了教学实效性。
三是设置公选课程,加强通识人文教育。学校的本科教育基本定位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即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实施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学校根据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以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实施素质拓展计划的同时,注重通过设置公共选修课程来加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学校要求文管类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最低不少于8学分,理工、艺术类学生最低不少于6学分。其中,师范类学生2学分必选教师教育类课程。学校引导学生按专业大类交叉选修,即人文、艺术类学生选修管理类课程和科技类课程;管理类学生选修人文类课程和科技类课程;理工类学生选修人文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学校鼓励设置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公共选修课;鼓励学科学术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教学优秀奖获得者开设公共选修课;立项建设公共选修课优秀课程和网络课程,资助出版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教材,系列丛书《虞山文库》(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等出版后,大大提高了文化素质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校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教育内容和形式,开设“吴文化概论”、“常熟文化研究”等公选课,深受学生欢迎。
四是开设大学语文等课程,提高理工学生的人文素质。理工学生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往往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等方面存在缺陷。学校对理工学生普遍开设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帮助理工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同时,学校让文科学生选修自然科学课程,对理工、艺术类学生开设管理类课程,使具有理工科、艺术专业背景的学生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还对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效率、科研水平和自学能力。五是实施课程改革,体现文化素质培养。学校2007年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对国外名篇作品的细读,对国外文化思潮的分析等,并开设了公共外语的自主学习平台,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内容增加外语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多方位地接触和了解异国文化,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与能力。2009年开设教学资源网,整合教学资源,对促进网络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实施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融体育课选项、选修、训练于一体,学生可通过选修增加副项学习内容,经过训练来提升运动能力,课外参与俱乐部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活动。学校成立大学生体育健康俱乐部,为实施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
二、在日常管理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寓于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以及校园环境的熏陶教育中。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正向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目标前进,特定的文化既是特定管理方式的土壤,也直接渗透到管理工作之中并发挥看似无形实则深刻的作用。
常熟理工学院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注重把文化素质教育向学生日常管理领域推进,在日常管理中体现文化管理和“管理也是教育”的思想,通过管理来建设优良校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素养。
一是建好日常管理队伍。文化素质教育要在日常管理和课外活动中体现,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日常管理队伍,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实施文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学校注重提高辅导员素质,抓理论武装和考核工作,通过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来带动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骨干队伍是学校党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带头人。学校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组织学生骨干队伍培训,实施面向优秀学生的旗帜工程,落实学生党员“先锋模范责任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骨干作用。
二是教会学生设计学业和职业生涯。学校为教育学生学会设计学业和职业生涯,帮助学生自觉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及早明确大学期间的各项学习目标,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尽早形成学业和职业意识,从2006年起在新生中开展了大学生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设计内容涉及思想道德、学习知识、职业能力、社会实践等方面。教会学生设计学业和职业生涯变过去提出要求为教会学生自我设计人生,变过去从上到下管理为目标导向,即以学生为主、学校和家长引导学生设计学业和职业生涯,启发学生自觉地进行提高综合素质的学习和训练。
三是营造高雅宿舍文化。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学生管理的平台。学校秉承“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理念,以学生党员为骨干,建立管理网络,建和谐宿舍,丰富寝室文化生活,提升宿舍文化品位,每年组织“文明宿舍”、“雅室”等多项评比活动,学生宿舍文明建设每天有检查反馈,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四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纳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计划,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课程,同时加强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咨询,班级设心理健康信息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跟踪服务。
三、在课外活动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是文化育人模式下重要的教学环节,只有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在课外活动中体现文化素质教育,实现实践育人,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文化素质教育,课内课外结合,才能整体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常熟理工学院注重把素质教育向学生课外活动领域推进,在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中体现寓教于活动的要求,通过组织课外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目的,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是“书香校园”营造读书氛围。学校把读书活动纳入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师生参与,实现课内外互补。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开列参考书目,明确阅读要求,进行阅读指导;课外的专业读书活动,由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及学生特点,从提高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出发,拟定学科、专业学科的必读书,并制订相应的考核制度,督促学生多读原著;课外的公共读书活动由学生处等部门组成的大学生读书活动指导小组协调组织,请专家编制导读书目,并组织辅导、读书报告会、讨论会、座谈会、读书沙龙等活动,开展读书评书竞赛活动,开辟网站和必读书阅览室,先后出版了《阅读指导》、《影响书导读》、《大学生名著导读》等辅导读物,推动校园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学校2006年起每年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学生图书借阅和考研上线学生数逐年提升。
二是“科技创新”培养“三创”精神。学校2006年起启动大学生科技节,普及科技知识,连续评选校园科技之星,树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典型。学校将科技活动延伸到校外,师生服务地方经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团,开展钢筋弯曲机和雾化混合器2个设计项目的研发,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生参加“三湖整治”工程、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学生走访常熟市各印染企业,为企业研制出最新的污水处理剂。
三是“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地方。暑期社会实践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涵盖科技服务、文化宣传、医疗服务、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社会调查、送戏下乡等方面,大学生参与率达98%以上,赴苏北泗洪县社会实践活动团、赴四川灾后援建服务团等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餐饮服务实践团获得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四是“青年志愿者”奉献爱心。学校九成以上学生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2007年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制定志愿者协会章程,组织援助性志愿服务项目向灾区、贫困地区捐赠衣物等,专项性志愿服务项目在常熟举办的世界跳水锦标赛、全国游泳锦标赛、沙家浜旅游节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公益性志愿服务项目启动全省高校首家“爱心献血屋”,专业性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校园志愿服务项目,校内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和面向全校师生广泛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等。
五是“大学生义工”服务社会。学校制定《义工活动实施方案》,将“学生参加义工活动”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的考核内容,建立一批义工活动基地,从2007年起开展环保宣传、爱心义卖、帮助孤残、义务支教、交通管理等系列活动。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改革,倡导学生参加义工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愿参加义工活动,传播爱心,服务社会。
六是“学生社团”打造精品。学校学生社团以服务学生素质拓展、服务校园文化繁荣为目标,打造精品社团,红十字协会获“江苏省优秀社团”称号,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活动获“江苏省十佳学生社团活动”,ERP社团获ERP沙盘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大学生国防教育协会获“2008年度苏州市十佳学生社团”称号,学生舞蹈团和合唱团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
七是“周末校园”多姿多彩。学校通过场馆开放、制度保障、有效指导、全民参与等措施,充分利用“周末校园”阵地,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丰富学生周末生活,周末活动有周末影院、周末舞会、周末零距离和网上直通车、跳蚤市场、周末文化广场等,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了新时期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蓬勃的青春风采。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1).
[2]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0-07-15(1).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0-04-25(1).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21(1)
[6]周远清.素质教育是体现中国教育方针的教育思想[Z].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