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外经贸发展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对外经贸2012夏季形势分析会

2012-04-02本刊编辑部

对外经贸实务 2012年7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出口经济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王俊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

今天我们再一次和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界的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的复杂的经济问题。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一些积极的迹象,美国、日本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就业消费和工业生产有所回暖,新兴经济体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有所加强。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层次的影响还在发展,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还没有根本解决,葡萄牙、西班牙债务危机再次凸显。一些国家大选临近,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倾向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总体增长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复苏仍然是一个长期艰难取得的过程。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处于较好的局面,但国内经济运行也存在不小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因此,2012年对于中国外经贸来说也是极具挑战的一年。从有利条件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OICD先行指数从去年以来持续回升,我国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但我们应该更加清醒的看到,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加大,制约因素错综复杂,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了坚定的步伐,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3391家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的这些投资,累计实现投资总额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截至2011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对外投资企业1.82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投资322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坚持对外开放和贯彻“走出去”战略将是我国基本国策,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如果我们不主动全球化,在观念上输了,在资源配置上也输了。

分析告诉我们,21世纪前十年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时期,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地位的十年。不可否认,产业转移是全球化对全球精致资源更加合理配置的结果,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获益,但是副作用也日现,尤其是表现为贫富差距等经济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未来我们很可能要两线作战,既需要应对来自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低端制造业的争夺,又需要应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争夺。当前正是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的最好时机,中国企业要加快创新,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的布局中抢占世界产业的制高点。

从深圳双降现象看我国的出口走势

赵晋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贸部副部长):

从去年年底,包括最近4月份我去深圳做了一次调研,这次调查报告上报之后都有总理和几位副总理的批示,在参与一些政府决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作用。

这个报告的题目是这样写的“从深圳双降现象看我国的出口走势”。什么叫做深圳的双降呢?大家知道,深圳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城市,它的出口按照2011年的出口额计算的话,占到我们全国的13%,在城市里排名是最靠前的。但是在今年1至2月份,深圳市的出口是负增长,尤其严峻的是什么呢?它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销售产值都是负增长,这个被称之为深圳的双降现象。由于它在我们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备受各方关注的。

深圳双降这个现象它的原因何在?对于我们来考察中国今年的外贸出口走势有一些什么样的借鉴或者参考意义?这可以说是我们这个调研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

应该说,从我们调研的过程中,涉及到今年以来出口增速回落或者下降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国际市场需求的收缩,再加上2011年我们人民币综合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我们说的是综合有效汇率,而不是单指对于美元的汇率。比如说我们对于去年分析就会发现,去年前半年把物价因素考虑在内,我们的综合汇率变化并不大,因为我们前半年物价指数比较低。相对而言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像巴西、印度,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包括南非在内,它们的综合有效汇率实际上反而是上升的。所以从2011年上半年来说我们的压力还并不非常明显,但是下半年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从7月份到12月份我们的综合有效汇率上升了将近6%,更多是由于我们的物价上升带来的。而我们的竞争伙伴下半年的情况正相反,南非综合有效汇率下降了11%,巴西贬值10%,印度7%,韩国5%。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员工成本上升。在广东、深圳,尽管在目前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但是它们每年还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据说现在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企业对这点不了解,它们的工资已经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但是你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一个导向的作用,企业员工就会认为,既然政府都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同样应该给我们涨工资。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工资上调的压力也非常大,非常明显,所以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也是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跟产业转移有关。比如从今年年初的情况来看,我们整体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东部沿海地区对全国出口贡献明显下降有直接关系。你比如说深圳的富士康,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出口规模非常大的企业,它的出口在2011年占整个深圳市出口的18%,所以对深圳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富士康在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它在中国国内公司全部出口增长了48%。但是问题在于它的大量出口定单已经从深圳转向了河南、四川,虽然它全国出口增长了48%,但仅仅深圳富士康这一个企业定单转移,就使得深圳市出口速度回落了5.8个百分点。所以总的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乏力、下降、回落,实际上也是导致我们今年出口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今年我们全国出口走势到底会怎么样呢?我们现在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全年增长速度比一季度,或者比1至4月份的速度明显回升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判断。但总的来说,今年外贸出口要实现10%确实有很大的难度。我们要换算成它对我们整个经济的影响是什么?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由于去年我们是出口增长20%,假定我们今年即使是10%,增长速度已经回落了一半,这意味着出口交货值会导致工业销售产值回落一到两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再按照2011年的人均产值计算的话,意味着将会减少79万到158万左右的新增劳动力就业需求。所以,这不论是对我们整个经济增长还是对我们的就业,都会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是对全年形势的判断。

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严峻的深层次原因

李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外经贸研究所所长):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从原来进出口100多亿美元,到2011年已经是3.64万亿美元。三十多年增长最快的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2002年到2008年这几年。这几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30%,远远高于这三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年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我们入世获得红利,还有我们各种有利因素这几年都达到一个高峰。但是在十五末、十一五开始的时候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其中有一些中长期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从国际背景看,改革开放前面二十多年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期,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时期,但是从2006年、2007年这几年开始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时期。我们国家前二十多年是大规模产业转移时期,到十一五时期,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一系列矛盾需要调整,所以现在旧的转移已经差不多了,新的转移正在酝酿。还有在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全球资源能源供给是充裕的,但现在全球资源能源供给紧缺的问题以及碳排放问题都提出来了。

第二,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我们各方面的改革很快,而且不断扩大开放,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之后,我们各方面与世界贸易接轨,所以出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最近这些年,随着我们履行入世承诺完毕,各个部门都认为好像没什么好开放的了,实际上好多部门都在拼命想办法往回收,所以改革开放的动力在渐渐失去。

第三,前面二十多年我们大规模吸引外资,实际上就是承接了国外产业,不光是利用外资,实际上我们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利用了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带来的不断增长的国际市场。可是最近几年我们外资进入在放慢,最近外资使用实际上在下降。

第四,前面二十几年我们保持了一个低廉的价格要素,不光是劳动力成本,而且我们的资源、能源,我们的电、水、土地价格,包括环保收费政府都在压这个价格,资源能源一些要素成本的改革进展缓慢,所以要素成本总体上保持比较低的价格。最近这些要素成本进入急剧增长时期,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土地成本。

这些就造成了全球经济要调整,我们国内经济也在调整。世界经济,我们知道到2008年终于爆发了金融危机,开始了一个调整和低增长期。尽管我们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快走出危机,但是走出危机之后,我们一些中长期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它还在发挥作用,就导致了我们现在进出口形势更加严峻,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前四个月,总体上进出口增长速度是逐步回落的趋势。这个趋势就说明什么呢?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贸易要调整,发达国家要调整,发展中国家也要调整,总体上需求已经跟金融危机之前不一样了。

美国市场是稳定出口的重要板块

何伟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欧、中美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席):

大家知道,今年1到4月份全球增长6.9%,全球出口贸易今年1到4月净增加总额189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拉动了两个百分点,贡献度28.7%。而相比之下,日本、东盟、韩国加在一起大概也就是这个数。

美国市场贡献的增量非常接近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增量之和,其他金砖国家,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增量加在一起也就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所以我们需要扩大开发新兴市场,但是仍然要重视发达市场,美国依然是我们出口增长的主要市场。

比较一下,美国各个大类产品从全球进口跟从中国进口增速有什么不同?总的来讲基本差不多,从全球进口增长8.6%,从中国进口增长9.0%。美国进口第一大类是石油天然气,第二大类计算机及电子,这也是咱们对美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咱们占一点优势;美国进口的第三大类是运输设备,中国对美国出口运输设备也很大;化工,中国占有明显优势;机械,美国第五大类进口产品,去年增长17.6%,中国差不多是对美国的第六位,还有一点点优势;服装都是差不多,电器、家电也都差不多,它们的增长速度都不快,从中国进口增长也不快。

这几大类,计算机、运输设备、机械是美国进口的几大类,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也比较快。我们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呢?计算机、机械、运输设备,总增量占到对美国出口总增量的一半以上。服装、电器设备电器虽然是咱们对美国出口的第三、第四大类,但是在美国市场大致已经占到三分之一,所以增长潜力不大。服装同比增长3.3%,电器设备也就3.3%,都增长不快。所以,重点应该稳住计算机及电子、机械、运输设备三大类,而不是在过去传统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这个增长潜力已经不大。

当然,最关键的是美国经济形势,如果经济形势趋坏,那么咱们整个出口环境就要趋坏。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2.2%,但是到5月份以来情况有些变化,欧债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一定恐慌,美国经济复苏也出现新的反复。我们总的判断美国经济基本面大体稳健,还是可以的。我们不光要看GDP,要看个人消费和总额,如果这个稳住了基本就稳住了。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

张向晨:(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今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上发表了一个文章,讲“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世界的争论、评论、热议。它基本的观点就是说,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第一次指的是18世纪末英国的蒸汽机;第二次是美国发生的20世纪初的流水线。第一次是机器代替了手工生产,第二次是流水线代替了单个的机器生产,第三次的核心就是制造业的数字化,它会体现一个小批量、个性化的生产趋势。这篇文章是这么讲的,实际上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由经济学人的报告引起的,今年2月份美国宾州大学教授里夫金,这是一个未来学家,他已经出版一本书就叫《第三次工业革命》。他的观点和经济学人不完全一样,我估计经济学人是看了他这本书之后写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副标题是“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因为他是未来学家,不光是对工业革命有什么看法,还对世界改变有看法。他认为,通信技术相当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能源是血液,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系统。具体讲,他认为现在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由五大支柱组成,第一,就是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第二,分散化生产;第三,能源储存,用新技术来储存能源,把能源储存起来;第四,能源的互联网,能源可以收集然后再共享;第五,运输工具的改变,用电池插电代替原来传统运输。

他对未来的预测,他认为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即生产方式上原来是集中的流水线生产,现在要改成分散式生产。他的一些观点我们现在还需要研究,不能够轻易苟同,他认为新的工业革命会颠覆原来的经济理论,因为原来经济理论是单独竞争,追求财富。里夫金的观点是,因为能源走向了再生能源或生态方式,大家不用再去争这些东西,大家是合作互利的过程,经济学的贪婪、私欲、崛起可能会根本改变,他认为甚至对国际关系、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也会改变,因为能源也不需要你再去抢,因为是可再生资源,大家就不用再去争了。同时,他认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过去那种封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现在变成一种互利的、大家合作的一种方式。这就是里夫金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充满浪漫的幻想,我们现在还不能想象人类社会会变成那样的情况。但是至少他对信息技术和能源的结合有他非常敏锐的地方。

在新兴工业革命来临的时候,美国新的工业化革命浪潮出现了四个特征:一是无线网络技术快速增长。美国在五年之内,它的第四代网络会覆盖98%,可能个别地方能完全覆盖。二是云计算带动美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因为大企业现在都在用云计算这种方式,会使储存、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增强,这是根本性的改变,节约的不是10%、20%,是90%的费用都会节省掉。三是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智能制造业,就是三合一,机器、数据、新材料合在一起,就是所谓智能制造业。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三维打印机,要做一个牙齿,把牙用的新材料弄在里面,根据你的口腔进行设计以后,最后打印出来就是自己的牙,在实验里面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是它的智能制造业。四是酝酿新能源的技术突破。美国在2010年页岩气存量已经超过了13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它80%的天然气已经可以自给了。有人预测在203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美国就可以实现能源独立,用很便宜的能源来支撑制造业发展,这应当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革。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潮流,从研究者角度,从各国的产业政策角度,我们需要对这个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进行一些跟踪、研究,也提出我们的一些对策和思考。我们不久前请了一些专家做了讨论,其中一位专家郭重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八十多岁了,但是头脑非常清晰,他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确实在悄然到来之中,其实信息技术是引领性的,信息技术推动了产品的制造和服务,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客户定制的商品服务。他认为有一种战略需要我们关注,云海战略,云计算服务,海就是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优化和决策,所有产业都是依据这个来发展和创新的。

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于我们国家的影响,现在我们还只是初步评估,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我们也是一个判断。

第一,这次新的工业革命会使美欧的一些制造业加速回流的倾向,我们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会面临一个挑战。因为这种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不再过于依赖那种大规模的流水线,这是一个趋势。人类本来经过这么一个变化:过去是个性化的,我要什么东西做什么东西;实行流水线以后是标准的,不利于人的个性;但是现在回到高级的、程度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因为我需要什么马上就在网络上提出来,制造商就可以做。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一个挑战,我们过去几十年是靠生产线的,几千个工人在一个车间里,这可能以后会受到挑战。

第二,全球产业结构会发生深刻调整,我们国家在全球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也会受到挑战。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在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很低端,但是我们有一席之地,这一席之地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国家如果不根据你自己的特点占据全球产业链你根本不可能有收益,现在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我们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世贸组织说你千万不能低估这个成就,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绝对不能是只有3%-5%的收益,实际上收益比这还要好很多。我们也不能把这个说得太夸张了,全球产业链,你不想要人家还不一定留你呢,都是竞争的,好像大家都在一个平台上玩,真的是适者生存,你不能往中高端走,低端的你留不下,你就会被甩出去。

第三,我们吸引外资的成本优势会减弱。就是市场优势,我们如果有新的市场优势,这是一个吸引外资的主要力量,因为生产要素的成本我们不具备优势了,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市场优势。里夫金那个书里面写了,市场很重要,因为所有新的制造融合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但是中国在2020年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个优势是全世界没有的,我们有这么大的消费市场,不管你是哪儿的你得考虑,这样的话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

第四,低端劳动力需求会下降,高端劳动力需求会上涨。这也可以理解,简单的流水线工程可能需要得越来越少,完全可以通过机器手代替掉。需要你有智慧、有创意的人在网络上参与,这对于我们是一个挑战,当然可能对大学生就业面临一个新的机遇。

第五,知识产权问题。知识盈利不是成本,知识产权是一把双刃剑,在互联互通的平台上更容易获得,对于我们来说获得什么东西很容易,但是另一方面,你自己搞出来要保护也比较难。保护、利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网络上你要仿制、复制很容易,但是你要创新不那么容易,两者有一个互动的关系。

综合来看,这种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会给我们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完成产业升级,总体来说是一个机遇。就是说新的工业革命到来了缩短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们在搞,我们也在搞。中国是传统的创新国家很少有人赞同,这方面我们是弱的,但是如果说中国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大家是认同的,这时候我们正好可以尽快学习,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 D打印技术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李永:(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兼职副会长):

刚才张司长说的分散服务、分散经营,或者叫分散式生产方式,在里夫金的书里讲的是民主制造,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制造商,今后的3D打印技术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去做一个潜在的生产商。尽管这听起来像是科幻,但是它已经成为事实,而且注定要改变我们判断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关于3D能不能够改变制造模式?实际上已经不是今天在讨论,其实从2007年、2008年就有人在讨论,只不过最近这一两年的时候,有人在思考这个问题,3D打印能不能改变这个世界?

打印技术能不能成为主流产业呢?现在大概可能只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即使更长一点时间,但是一定会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而且这种主流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我自己感觉大概会有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全球生产链缩短。因为中间环节减少,这种缩短就会增加它在本地化的3D打印规模,进而有可能导致贸易流量的减少,因为它减少了运输环节,一个方面是减少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国际贸易运输量的下降。

第二,全球产业合作减少。也就是说,外包转为内包,如果我们现在在做外包的话,未来十几年的趋势就是,可能你的外包就做不下去了。而且会导致去全球化的现象,贸易国对贸易的依存度可能会下降。

第三,发达国家依靠技术的优势,要重新把握贸易和投资商的主动权。未来因为他站在技术高地,他可以来选择他的贸易和投资方式。

第四,对外投资会更多针对当地市场。未来可能到中国来投资,在3D打印技术成熟的时候,来到中国不是为了生产再拿走或者是分销到其他的市场,而是为了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

第五,发展中国家可能再一次陷入被动,一方面可能会成为原料的提供者,另一方面还要面对3D打印规模化生产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困境。在这个过程当中,3D打印是不需要劳动力的,劳动力的成本因素在里面变得非常少,所以这样的话可能会产生劳动力过剩,甚至是社会不稳定。

第六,发展中国家产业基础可能会受到破坏。原来你产业加工可能是为了向发达国家出口,但是一旦形成这样一个格局,你出口的基础就不存在了,你的出口能力就会下降。还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世界经济不平衡。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出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