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创新

2012-04-02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现实语文

●赵 亮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创新

●赵 亮

大学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在传承与创新结合点上做文章,吸引学生兴趣,解决实际问题。发掘文学传统与影视艺术的关联、探讨经典的当代性、认识提高自身修养的紧迫性、认识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是在紧扣文学本体基础上,紧密联系现实的突破,对提高教学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

语文教育;培养质量;创新

目前大学语文教育面临很大的困境,首先是因为语文作为人文素养课不能象技术课一样立竿见影,导致学生误以为学语文没用。其次,中小学期间一直学习语文,误以为再学没必要,甚至把大学语文称作高四语文,文科不愿学,理科不愿听。如果大学语文教育仅仅停留在原来分析艺术特色、归纳中心思想层次上,对大学生来说的确没有什么吸引力。这样就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在原有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只有结合学生实际问题,紧扣目前社会现状,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收到教化濡染的效果。只有在历史与现实间对话,在传承与创新结合上做文章才能赋予语文教育以新的活力,才能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切实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一、从艺术角度发掘文学传统与影视艺术的相关性

大学语文教材多选的是名家名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可是因为时代距离和文化消费方式的不同,学生常常并不了解甚至不愿看,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这个“材”既是指学生,更要充分挖掘教材与当代社会的可对接性。教师一方面要分析作品中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于现有的影视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电影电视剧等娱乐节目比较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影视节目分析其中运用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比单纯讲文学作品往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好多影视剧都是在文学作品基础上改编的,如《骆驼祥子》《围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地鸡毛》《霸王别姬》《活着》《风声》《金陵十三钗》等作品都是改编自原来的文学作品。通过这种延伸,使学生认识到文学的魅力。即便是好多的娱乐节目,如职场栏目《非你莫属》《职来职往》,婚恋相亲节目《非常勿扰》《百里挑一》,综艺类节目《天天向上》《金鹰颁奖晚会》等也大量借鉴了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如故事打造、悬念设置、喜剧手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在《天天向上》节目里戏仿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手法,主持人模仿明星表演、唱歌、走台等,还有的是主持人和明星模仿新闻联播,如谢娜和小沈阳模仿新闻联播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将庄重严肃、调侃搞笑两个不搭边的文本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混搭风的体现。这种混搭,已经从服饰的搭配蔓延出自己的边界到达文学艺术中来,成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这种戏仿和混搭在鲁迅的《故事新编》和其他作家的喜剧作品里有比较重要的表现。虽然从阅读文本到视听结合文本,艺术的表现手法有了好多改变,但其中最基本的艺术表达手法不但不会削弱反而还要不断加强。这在好多娱乐节目里表现得越来越充分。通过这种相关性的比较与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学作品及其表现手法在现代视听艺术中的表现,从而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从思想角度探讨经典活在当下的时代性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历久弥新,常读常新。这些经典作品所反映出的问题在当下,仍然存在。因为无论什么时代的人都可能面临同样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比如,两个学生在餐厅里发生了争执,争执的原因是一个学生看了另外一个学生一眼,一个学生说你干嘛看我?另一个则说你不看我,你怎么知道我在看你。在街上、闹市区也经常可以遇到围观的人,甚至有时候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员。这里面所涉及的看与被看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而关于看与被看的对立统一,在鲁迅的作品中作为一个中心意象不断出现。这里面有着鲁迅自己深刻的生命体验,同时揭示了有普适性的生命存在的本质。在看与被看之间,有着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也不是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恰恰相反,两者之间紧密关联。看与被看之间,是人生的难堪与不忍,是人生的痛苦与无奈,也反映了我们在现实中作为看着与被看者的对立统一。这个问题不会因为过去了一个世纪,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恰恰相反,在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处处面临着别人的眼光与评价,如何理解与认识看与被看的问题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还有鲁迅作品中一些篇什结构方面多以 “离开——归来——再离开”的走字为框架连接,如他的《故乡》、《祝福》、《在酒楼上》等篇目都是通过空间位置的转移显示出了个人精神空间的变换,这也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作为孤独个体在现实社会的孤独彷徨中竭力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强烈批判和反省意识,现实空间中走的轨迹同时又是精神发展的轨迹和印痕。同时这个走字还有很强的原型意味,在郁达夫自叙传中的零余者的精神之旅里,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在现实与理想、苦闷与高扬两者之间一个苦苦徘徊的形象。在当代作家路遥的著名作品《人生》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高加林在归来——离开——归来的空间运动中精神轨迹的痛苦与无奈。同样在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中也可看到轨迹的变化,对“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永久的追问,这种追问刚一开始就和职业选择、婚姻爱情、精神皈依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因而才更具有震聋发聩的效果。

虽说人生百态,但人生在世,每个人思考的人生问题、面临的人生选择却大体相同,引导大学生在经典作品中品味人生、汲取智慧,无疑对于帮助他们理性的看待人生、理智的选择方向多有裨益。

三、从问题出发明白提高自身修养的紧迫性

中国向来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端正思想、修养自身的品性无疑是做人做事的前提。但现在有些大学生存在着不愿意学习、思想固化、行为懒散、不讲秩序等问题,他们不但不认为是缺点,反而标榜为个性。这就需要一种启蒙,不要把无知当做个性。启蒙的出现和自我认知紧密关联,只有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才能进步;否则都是优点,就没有改正的必要,也就不会进步。

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批判国民性,批判国民性的出现和作家们对自己身上出现问题的认识紧密相关。这些问题在异国他乡,将会更加凸现出来。20世纪初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有的不注意社会公德,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不遵守秩序,耽于享乐,这给日本政府和报社攻击中国留学生之口实。好多留学生提出抗议,甚而罢课退学回国,陈天华写了《绝命书》,希望以自己的死来抗争日本人的污蔑,同时唤醒国人。“进观吾国同学者,有为之士甚多,可疵可指之处亦不少。以东瀛为终南捷径者,目的在于求利禄,而不在于居责任。其尤不肖者,则学问未事,私德先坏,其被举于彼国报章者,不可缕数……(留学界)近来每遇一问题发生,则群起哗之曰:此中国存亡问题也。顾问题有何存亡之分?顾问题有何存亡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教师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批判国民性?为什么要进行启蒙?原来这是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吾不自亡,人孰能亡我?只有自己不断努力,去掉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提高,才能提高自己的主动性。这不仅是在日常品德方面,即便在学习中也是这样,知识不掌握,反而要掖掖藏藏,最终还是没掌握,遇到还是不会。只有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讳医忌医,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多一些。

还有的大学生整天抱怨就业如何难,可是同时社会上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找不到合适的人。上学期间没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这样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也不足为奇。结合鲁迅、郭沫若、吴宓、冰心等作家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家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和他们本人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结合沈从文、张炜的创作情况,使学生们认识到,要努力、刻苦、坚持,才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来。同样,这种情况在其他行业也是适用的。没有特点、资质平平的人社会上是一抓一大把,但是真正能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却是很少。在文学的发展中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创作中真正能脱颖而出的,都是有着鲜明个性的、鲜明风格的作家作品,他们是不可替代的个体,因而才具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李白、杜甫;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这既需要刻苦努力,还要求我们每人要明白自己的特点,在优势、特点上做文章,做到个性化发展,成为不可代替的那一个。从创新的角度认识作家的艺术创作的独特性,才能看到其独特魅力。结合作家的生活、学习、创作经历,可以很好的教育学生,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四、从文化角度追溯传统智慧的当代性

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常常多讲儒家,却忽视了文武并称的另一脉——兵家。儒家强调伦理道德,重视人的自我修养,这无疑需要加强。但是也不能忽视兵家。

一说到兵家有人就认为是阴谋诡计,这是对兵家的误解。兵家是有关人的生存智慧,是人在面对社会、现实困境中时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生存问题不仅是古代人,也是当代人所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兵家所提到的“道天地将法”较为辩证的提到了五者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对天地人的关系做了全面的分析与盘点,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依势而走,法无定法,而这一切又都服从于道。为了满足个人私利无所不用其极,是阴谋诡计;为了公平正义等人间大道,则是足智多谋。这不仅在《春秋》《左传》《史记》等史传体作品中存在,在《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存在,在当今的红色经典作品中,如《红日》《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存在,在谍战片中《暗算》《潜伏》《风声》中也大量存在,在大量的官场小说如《市长秘书》《后备干部》中更是比比皆是,即便在人生、职场、情感场上也不乏其例。玩兵者死于兵,玩水者死于水,如果把兵仅仅误认为是斗争、阴谋,最后肯定是在斗争、阴谋上栽跟头。天、地、人、法只有统一于道,辩证分析运用,才能取得自我胜利。在胜利的过程中,固然需要自我修养的提高,追求大道直行,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兵法的巧妙运用。这里面有形式、阴阳、表里的判断和运用。

通过这种梳理,使学生了解现实的生存之争虽然法无定法,但是离不开道的指引,从而认识到道的可贵,这样道就不是虚幻的东西,但是道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条件,摆脱开具体的条件泛泛的讲道,既不辩证、也不唯物,这样对学生了解现实也有一定的裨益。借助于文学作品,使学生对文化、现实社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囿于成见,不敢突破。人所看到的只是自己能够看到的,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盲区的,只有突破盲区,才会进步。教育部提出要切实提高人才教育质量,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在教学中只有加强内涵式发展,切实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提高育人质量。我们要清楚语文教育中的误区,大胆地闯与试,只要能够提高培养质量,都可以大胆利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学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中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增强问题意识,解决现实难题,只要这样,才能使文学经典在传承的过程中得以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得以传承。

赵 亮/文学博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影视艺术研究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现实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