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讲则讲 讲出精彩
2012-04-02江汉大学教育学院韦志成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韦志成
该讲则讲 讲出精彩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韦志成
课程改革进行了许多年,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学生“自主学习”。于是,老师上课不敢讲了。“讲”成了教学的大忌,背上莫须有的罪名:谁“讲”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谁“讲”就是死灰复燃的“满堂灌”。这样推导出的结论是,“讲”与“新课程”作对,“讲”就是“注入”,就等于是“灌输”。
甚至为了防止老师“讲”,有人硬性规定:“语文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每节课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有教研员评课,说这个老师“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节课教师讲的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半节课的时间,占用了学生活动的时间。这样的课怎么行呢?”
某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煞有介事地大声疾呼:“阅读教学要和分析式的讲说再见,要由分析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诸如此类,反对老师“讲”课,认为“讲”就是教师教改不作为的“祸根”。媒体宣传,活动造势,加上名目繁多的“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多媒体课”等的炒作,那架势非要把“讲”赶出讲台不可。这真是活天的冤枉!讲授法究竟怎么了?
对此,我不揣浅陋地认为,讲授法是一种教学方法,老师上课运用讲授法有什么错呢?老师上课就是要讲,而且非讲不可。不讲,怎么进行教学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以说,不讲,就是老师失职,就是老师逃避教学,对学生不负责任。或者说,老师对教材没有钻研,对学生没有调查研究,他没有发言权,他没有东西可讲,所以他不讲。请看如下实例:
【教例】
教《秦始皇兵马俑》,在小结课文时,教师提问:
“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大家说应该感谢谁呢?”
学生回答:
“感谢制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感谢秦始皇,如果他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没有兵马俑了;感谢第一个发现兵马俑的农民……;感谢考古专家……;感谢文章的作者……;感谢课文的编者……”
越说越离谱,但对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则凡是发言一律肯定。奉行的原则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好坏,教师大加赞赏,并让学生鼓掌表扬。面对秦始皇兵马俑,究竟要感谢谁,学生不知道。此时,老师为什么不能“讲”呢?
众所周知,讲授法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能从古至今一直沿用,就证明了它的价值。讲授法,是老师教学必不可少的方法,它是一切教法的基础。“传道、授业、解惑”都得要用,不然,要老师干什么?老师讲课,天经地义,但要讲得学生兴趣盎然,讲得学生爱不释手,讲得学生心花怒放,讲得学生心向往之,讲得学生终生难忘!许多学生热爱语文课,就是因为他的老师课讲得好。
【教例】
这里,我想起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他之所以能在数学王国留下中国人的骄傲,源自他高中的数学老师的一次精彩讲演。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沈元讲课。上课时,沈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
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他一生没有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可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也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
讲到这里,沈元老师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这堂课,尤其是这个比喻,象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他立下了志愿,非摘下这颗明珠不可。于是,陈景润潜心研究,十几年屈居于6平方米的陋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不停地推导计算,在草稿纸装了6个大麻袋后,终于攻克了这道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的成功与沈元老师的讲课分不开。没有他这一“讲”,就没有陈景润的探索,就没有数学家陈景润。所以,不是讲不讲的问题,而是讲的质量问题,讲的精彩问题。
讲的精彩是关键。这精彩来自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教师自身过硬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教例】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执教《孔乙己》时,精心设计了开讲语:“凡是读过《孔乙己》的人几乎都在心底里留下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根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的回忆,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那样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作者用怎样鬼斧神工之笔塑造的?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而鲁迅先生的这个孔乙己是一种什么悲剧?大家学习课文后就会知道。”
这一段开讲语,启发性很强。于老师饱含深情,声调抑扬顿挫,教态和蔼可亲,句句如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求知探索,语文课堂兴味盎然。可以看出,这段讲话的设计于老师作了精心准备。她不仅涉猎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了解鲁迅创作的历程,鲁迅与其朋友的交往,鲁迅对《孔乙己》的看法;而且还翻阅了大量的外国文学资料,尤其是对悲剧的分类探讨,经过浓缩提炼,才有如此精粹的开讲语,其文化底蕴何等深厚!这也就诠释了教与学知识的含量比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教师有了“一桶水”,才能“学高为师”,才能对学生的讲解深入浅出,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讲”并不简单,“讲”得精彩更不简单。
【教例】
教白居易《卖炭翁》,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宫使驱将惜不得”一句中的“惜”字,学生理解并不到位,于是,这位教师继续指导:
“这个‘惜’字是诗眼,通过这只眼睛,可以看到诗人的用心良苦!
这个‘惜’,是卖炭翁对烧炭、运炭、卖炭辛劳的痛惜。一车炭,千余斤,来之不易啊!他要到终南山砍柴,挑回来晒干,烟熏火烤烧炭,出炭装车,趁着大雪天运到宫市,结果被宫使抢走了,他怎能不‘惜’?这是他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呀,被宫使残酷地剥夺,他怎能不惜?
这个‘惜’,是他对未来生活的惋惜!他‘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车炭被抢走了,他的生活没有着落,在这大雪天他该怎么办?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惜’,寄托了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和怜惜。‘苦宫市也’,这个‘惜’是对卖炭翁痛苦的怜惜,是对皇帝宫市的控诉!”
这样一“讲”,“惜”字讲活了,烙印在学生心中,终生难忘。不能“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学生理解不好,老师应该及时给学生作出理解的示范,让学生开开眼界。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讲得好,让学生感觉自己理解的差距,而不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教师要在“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到祖国语言的优美生动,表现力的形象、深刻。读、写、听、说,全面关照,老师的“讲”,就是学生听讲的范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几乎没有老师的理解示范了,为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是“自主学习”。但,这样的“自主学习”真的可行吗?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现在留下的《论语》就是他给学生讲话的辑录。如果孔子不讲,哪有《论语》传世?大家哪里知道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所以,该讲还是要讲,而且要畅讲。
时下许多培训班、培优班,诸如奥数班、疯狂英语班、妙笔生花作文班,等等,那些授课的“名师”不都是一讲到底?这样彻底的“满堂灌”,却被大加喝彩,讲少了还不依。为什么?为什么不能把精心准备的课在校内的课堂上光明正大地讲呢?说到底还是态度、责任,甚至是道德问题。
因此,上课不是讲不讲的问题,而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问题。如果真正地要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该讲的时候,就应该讲,殚思竭虑地讲好,比如,导入新课,趣味盎然;创设情境,呼之欲出;叙述事理,娓娓道来;提问启发,点拨开窍;理解示范,精彩迭出;过渡搭桥,幽默风趣;自我抒情,激情燃烧;评价鼓励,诱导煽情……等等,都需要讲解。只要讲之有物,讲之有情,讲之有度,讲之有味,讲之有法,讲出真理的精彩,讲出教师的风格,讲出学生生命的光华,就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就能提高教学效果。运用讲授法对老师的要求更严,要求老师“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要求老师“一口话,一笔字,三百篇文章”必须落实,否则便没有资格当老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在20多年前就发表过文章《运用讲授法决不等于满堂灌》,今日旧话重提,希望能够正确运用讲授法,与其他教法如提问法、情境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等综合运用,共同为课改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