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要注重教学细节的设计与运用
2012-04-02孙雪梅
■孙雪梅
语文高效课堂要注重教学细节的设计与运用
■孙雪梅
一堂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从中受益的语文课,实际上就是由无数教学细节优化组合而成的。教学细节渗透在整个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的过程中,它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智慧与修养的凝炼。从某种意义上说,抓好教学细节的构思、设计与运用的过程,就是抓好语文高效课堂的落实过程。
一、语文课堂在面向全体学生时,要重视关注差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才能从教学的细节入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加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小学语文课的“听、说、读、写”训练中的“听”与“读”,由于受地方语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读音吐字的能力,往往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我们泛泛地指导,就很难收到成效。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认真总结各地的方言特点和发音读字的规律,再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纠正和辅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普通话的水平。
二、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就一定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及欣赏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情感。比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500个成语,那么,如何让他们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还能适当扩展掌握的数量和对成语的理解运用呢?根据四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要求,关于“喜、怒、哀、乐”的成语练习,我按照让学生自己尽量多想、多说、多动手的想法,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结合教材,进一步理解与“喜、怒、哀、乐”有关的四组八个成语的内涵。2.将全班以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按小组结合自己或家人的亲身感受,运用这四组成语来谈自己对这四种情感的不同感受。3.在谈感受的时候,鼓励同学们尽量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情感和感受。4.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成语词典或阅读课外读物的形式,再找出一些与“喜、怒、哀、乐”有关联的成语。教学实践证明,同学们很喜欢这种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使他们在日积月累中掌握了较丰富的词语和成语,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自学能力。
三、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渗透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
语文课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这一基本特征,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考虑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让他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既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又能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引导和升华。比如,讲授六年级语文《三峡游》一课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教材是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形容词来描述三峡的险峻秀丽,如何准确地运用动词来表达作者游览三峡时的惊喜心情,并以此指导学生按照时间和地理方位的顺序来写游记;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朗读和赏析课文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不仅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同时还培养他们保护美的意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三峡之美,我还通过视频、网络和同学的旅游照片分享等方式,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认识和关注自然及社会,逐步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武汉市江岸区育才二小)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