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馆刊网络共享化研究

2012-04-02龙艳军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网络化交流学科

龙艳军,李 利

(湖南商学院,长沙410205)

图书馆凭借自身的文献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为用户编辑出版不同类型的刊物,已成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类刊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馆办刊物(简称馆刊),它能检验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体现图书馆员的学术水平和知识能力。馆刊所显现出的学术性和文化性,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1 我国图书馆馆刊的发展

1.1 馆刊的概念及其分类

有学者将馆刊定义为:由图书馆主办的,以宣传先进思想、传播科技知识、记录业务工作、介绍馆藏资源、开展学术研究为主要内容,面向馆员、读者及社会的正式与非正式出版物[1]。这一定义全面地阐述了馆刊的办刊宗旨和主要内容。馆刊大致可分为综合类馆刊和学科类馆刊两种类型。综合类馆刊主要介绍馆藏资源、服务项目、检索知识、业务工作等信息类刊物,大多定名为《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通讯》等。综合类馆刊在图书馆馆刊中所占比例较大,面向广大图书馆读者和图书馆员,主要作用是宣传图书馆的窗口、沟通读者的桥梁、馆员交流的平台等。学科类馆刊主要提供学科专业的最新动态、学科资源和学科综述等,大多定名为《学科信息导报》、《学术动态》等。学科类馆刊大多由具有某方面学科优势的院校图书馆开办,面向某个学科专业的师生,主要作用是作为学术研究的平台、文化传播的使者等。

1.2 馆刊电子化和网络化进展

馆刊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逐步电子化和网络化,这有利于馆刊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据我国图书馆学者的研究,2009年在我国112所“211”院校中,有近50%的图书馆在网站上设有自办刊物,大部分馆刊可以免费获取电子版全文[2]。在网络新拓展的功能上,已有少数高校图书馆开始实行电子邮箱订阅,定期将馆刊发送到订阅的用户邮箱中。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信息摘编》率先推行RSS订阅,只要用户在网站中订阅了该期刊,期刊内容就会自动出现在个人的RSS阅读器中,用户通过Web实现了信息聚合。为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已有高校图书馆开始在网络上征集用户建议,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需求调查表的方式对读者的信息需求进行调查。这些网络新功能,使读者能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也增强了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信息导报》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中第一个纯网络化的馆刊。它精选与学科研究相关的最新项目申报、会议、评奖、发展动态、新著作、新观点、研究工具与技巧等信息资源,以定期推送或订阅的方式进行资讯报道与导读。它在刊物中直接提供学科信息的网络链接,读者既可点击阅读本条信息,也可浏览所链接专业网站的其它相关信息。

2 馆刊网络共享化的必要性

馆刊是知识的凝结,网络是信息社会的技术成果,两者的有效结合将使馆刊顺应新时期发展潮流,使知识更有效地传播与共享。

2.1 扩大读者阅读群,推行个性化服务

传统的纸质期刊在发行量上有局限性,加大发行量则相应地加大了成本。而网络化的馆刊,只需高校师生用户登陆校园网,就能在线阅读或下载电子版全文,既有效地加大了馆刊的发行量,也没有增添过多的成本。如果该高校图书馆网页对外开放,那么更多网络用户就可点击浏览,获得知识的共享。网络化的馆刊可运用RSS推送服务、EMAIL订阅等个性化服务。读者通过网络可随时随地阅读网络版的馆刊,还可以推荐他人共享。

2.2 利于编辑与用户双向交流,方便读者投稿

网络化馆刊具有更多的网站功能,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多渠道收集读者反馈意见。网站可利用电子邮件和在线调查表的方式对读者的信息需求进行调查,可与读者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交流、及时调整刊物的内容。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网上投稿编辑系统,方便读者投稿和修改。

2.3 符合读者使用习惯,提高馆刊知识利用率

以往的纸质馆刊,读者在阅读当期馆刊时可能暂时用不到相关的知识点,等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又很难去查询了;而单纯电子化馆刊,无法进行内容检索,也不利于知识的利用。馆刊可直接链接其它相关网络资源,也可在线进行馆刊内容检索,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馆刊的利用率。

2006年老槐在其博客中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之2.0版》,其中包括图书馆提供参与和共享的人性化服务、图书馆没有障碍、图书馆无处不在、无缝的用户体验、永远的Beta版[3]。网络共享化馆刊较好地切合了这一图书馆网络五定律,在信息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3 馆刊网络共享平台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使知识交流与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是不能达到真正的知识共享,还需要扎扎实实的知识基础。信息化和学科化馆刊就是这种扎实的知识根基,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主动向读者推送信息和知识,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用户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馆刊不仅要实现内容的电子化和标准化,还要在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全面网络化,进一步提升馆刊网站功能、拓展网络服务层次,构建馆刊网络共享平台。

3.1 馆刊编辑出版电子化、网络化

纯网络化期刊已成为期刊发展的一大趋势。基于网络纯数字化的馆刊,其文章类型较传统纸质馆刊更加多样,可包括有关会议或学术PPT、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消息资讯类等,所发表的文章全部免费为读者开放,网络用户可直接点击浏览,为专业读者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3.2 馆刊发布推广独立网页化

建立独立网页的馆刊网站,并开发网站的高层次功能。网站的基础功能包括馆刊内容的发布、信息更新等方面。系统展示历年的馆刊及其相关信息,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实施馆刊的订阅和定期推送,为注册用户免费提供全文推送服务,使读者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4]。将图书馆馆刊网页与院系网站建立链接,让用户更便捷地使用馆刊,让用户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服务。

网站的高层次功能包括文章扩展功能、期刊内容信息站内多途径检索等。这些功能能使读者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信息,有效地提高馆刊的利用率[5]。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开发出新一代搜索引擎设计,使用户更加容易发现和利用本校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浏览和检索学术信息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3 馆刊交流共享网络化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而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Web2.0的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6]。馆刊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Web2.0技术为手段,建立编辑馆员和用户共同参与、双向交互、开放获取、知识共享的互动社区,使编辑馆员能够在信息检索、采集、聚合、分析、评价、过滤、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提供知识服务[7]。馆刊的发布网页与共享平台之间要建立快捷链接,使读者方便使用。这些网络新技术的运用,能较好地达到知识的流动和共享。

建立馆刊编辑者博客。博客是一种方便使用的网站,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馆刊编辑博客用于发布馆刊信息,介绍编辑的编刊初衷和工作心得,与读者互动交流。所有发布的日志按用途分类,以读者对内容的关注面来组织学术圈,编辑馆员和用户可以通过评论方式实现双向互动。

建立馆刊交流Wiki。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以往的论坛只是以某个专题来进行划分,主持人和参考人一般没有什么固定议题讨论,或是讨论的议题过散。而基于电子馆刊的交流Wiki,是以每期馆刊的内容为议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议题将具有针对性,围绕馆刊中涉及的一些热点话题来探讨。馆刊编辑可通过交流Wiki提取馆刊编辑素材,了解读者反馈信息。

Web2.0的相关技术都可以应用到图书馆的交流平台中来,重要的是要组织好、推广好相关新技术的运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而不应该让网络技术成为图书馆信息化的装饰。

总之,要使电子化及网络共享化贯穿到馆刊的编辑出版、发布推广、交流共享的各个环节中,使信息技术在馆刊的运作中发挥最大效用,使馆刊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得到最大传播,从而使知识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交流和共享。

[1]许 勇.大学图书馆馆刊的现状调查[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4):14-18.

[2]刘 颖等.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馆办刊物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10,(4):9 -11.

[3]老 槐.图书馆学五定律之2.0版[OL].http://oldhuai.bokee.com/4631665.html.2010-04-15.

[4]王 孝.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网络化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25-28.

[5]欧阳瑜玉.美国著名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J].图书馆建设,2010,(12):73 -76.

[6]百度百科.web2.0[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33.htm.2010-04-15.

[7]任树怀等.基于图书馆2.0构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58 -62.

猜你喜欢

网络化交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超学科”来啦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