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2-04-02董丽娟

成才 2012年7期
关键词:比较法现象历史

■董丽娟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董丽娟

比较法是历史教师特别是初中历史教师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从历史的相互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提升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在初中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运用比较法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是我们教师应探讨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比较法的类型

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比较法,如比较有关联的历史现象或概念,包括事件、人物、结果及影响等,得出一定的历史规律,通过学生的参与分析,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比较法,可以分为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和纵横交错式比较。从时间观念出发,就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对比,或就某一历史事件的各个发展层次作比,叫纵比。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可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等作比较,通过比较知道这些探索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空间观念出发,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历史现象进行对照,叫横比。如大致在同一时期、同一背景下的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这两个事件作对照,得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使日本走上了崛起之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结果遭到失败。还有一种就是将纵向与横向交错使用,形成立体的比较体系。还是就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作类比,可从阶级组成、社会状况、文化差异、军事实力等方面纵横对比,综合比较。

二、历史教学比较法运用要求

历史比较法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对照,分析其异同,归纳其成因,综合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是人的史学思辨能力,史实记忆能力,史料驾驭能力和历史联想能力的实践和提高过程。历史比较法的独特魅力之一便是它能把许多历史现象之间的不同属性或不同历史现象之间的相同属性,通过对比分析而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对似是而非的历史概念的判断、分类和界定。在比较法运用时、教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指历史事件与事件比较,历史人物和人物比较。同一时期性质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做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共性或个性特征。对同一历史时期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也可以进行比较,可以从差异性掌握本质特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才能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

2.对应性原则

进行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必须有对应的比点,即比较项。如对中国历史上两次典型的资产阶级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从运动存在的背景、领导的阶段、革命纲领、斗争方式,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比较。

3.重点性原则

历史比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但并不是不择要领,而是要有重点地进行比较。如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进行比较:主要比项包括背景、目的、主张、影响及阶级属性。而这些比项中的重中之重则应是对根本目的、核心主张的比较。

三、历史教学比较法运用途径

1.运用比较法解决教学重难点

教师可以将一些相关的重难点放到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相关的结论,把知识点重新复习整理,加深理解,强化掌握。在讲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时,可将三个国家的革命原因、领导人物、革命过程、革命结果以及革命后创立的政体进行对照,让学生很快就掌握这几课中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比较法剖析历史人物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是历史教学中最基本的四大要素。而历史人物的教学,又是及为重要的部分,要求学生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用比较法。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同一时期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同一国家的都可以进行比较。在授课中,我将土耳其的凯末尔、美国的罗斯福和中国的邓小平进行对比,他们都是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而且都进行了革命,推动历史的发展。当然,这几个人物比较时都有一定的可比性,通过对他们的比较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运用比较法分析历史现象

历史是由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空间编织成的网络,看似孤立的、静止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都是有关联的。教师可以依据这些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之间的纵横联系,对其进行归类,定位及异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比较的时候首先是以时间为线索,寻找历史的纵横交叉点。例如,1894年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成立,而在朝鲜则爆发了农民起义,同年,甲午中日战争也爆发了。又如19世纪,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从此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而同一时期的中国的“百日维新”却以失败而告终。经过这样的比较,就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一些问题的时间联系。还可以将两次世界大战作比。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相似但最终的战争性质却完全不同,而且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参与其中,但是前后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4.运用比较法寻找历史规律

历史充满了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现象,但在这些现象后面都隐藏着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讲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复辟——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都以失败而告终,说明当时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人民要求采取共和政体,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逆潮流而动的人,必将被历史所遗弃。

5.运用比较法提升学生分析能力

通过比较使学生能从多个视角去看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评价洋务运动时可以摆出两种观点: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方可引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实际效果来看,另一方可根据洋务运动的目的来看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南区育才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比较法现象历史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历史上的4月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