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于选题精于成文
——谈谈中小学教师教研文章的提炼
2012-04-02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刘晓鸣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刘晓鸣
优于选题精于成文
——谈谈中小学教师教研文章的提炼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刘晓鸣
撰写教研文章的“总法则”,是“有物有序”。这一提法,应能很好地破除教师“写”的畏难之感。但真要做到“物”“序”俱佳,也颇不易。不下一番扎实的选题炼文功夫,难有好篇章。选题平庸,文面稀松,止于浅表,流于空泛,有叙无理,有法未彰,乃至博客式的“零散、断续的顿悟”等等,都是差了一道炼题炼文的“功夫”。至于教余遣兴,只愿在博客等空间“随意、率性”地流泻吉光片羽,那属个人自由,另作别论。但若作为教研文章,则是要经过好一番制作的。
教研文章的提炼,一要炼所选之题的价值,二要炼所成之文的价值。这“两炼”,在时空上大致体现为“写前”与“开写”两个阶段。至于这两个阶段的微妙互动,那是文事之固有现象,理之当然。
一、炼选题。善于积累,勤于记录,这既是一种“叙事研究”式的专业成长方式,也是好的教研文章选题不断产生的良好基础。储备丰富,“想法”自然就多。这是选题的“前炼题时期”。从一个“想法”到成为选题,则至少要过“问、查、清”几道关。“问”:这个“想法”会是一个“好选题”吗?它有价值吗?它是“实经验,实体会,实尝试,实建议,实见地”吗?它的的确确是“真实的问题,真实的研究与解决”吗?此为第一关。“查”:搜索记忆储存,查阅有关书刊,将“想法”来一番“三堂会审”,看是不是“借来”的,是不是陈旧的,是不是重复的,以进一步决定取舍,调整角度。“清”:一清切口是否准实,二清材料是否优足,三清思路是否清晰。炼选题的更高境界,就是更深入地开掘题材的创新价值,提出新的诠释,新的方法,新的构架,新的发现。
选题的提炼一般在“写前”完成,但“开写”后写得好也在进一步优升选题,故有“题深文深,文优题优”之文题效应。
二、炼成文。炼成文有两重炼造维度,一是努力用文字实现选题的全面价值,运筹排布,务求全功;二是努力经营出好的语言。二者既分立又重合。教研文章语言的“好”,即是要准确、实在、规范、简明,人尽皆知的正确道理少讲,可有可无的词句不用,让字字句句确切可靠。总体而言,从经营标题开始,炼文的几个主要向度就应全面观照落实了。
要“炼”选角度。对惯于“袖手于前,疾书于后”的写作者而言,此项工作在“写前”已成。这里单项列出,乃分而言之以资强调,表明选题成文各炼其“炼”。所谓选角度,即指写前选题既“炼”,大方向已定,在此大框架下,再精选成文角度。面对同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会有不同的“得”。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这一主题,不同的探入路径带来不同的成果:《读出味儿读懂事儿》,《古诗文诵读教学浅谈》,《诵读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低段阅读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谈文言文教学的“读”》。同为一“读”,文成各异。选角度一事,功夫不同效果境界悬殊。作者应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正我反,人上我下,人虚我实,人大我小。平时多览多知,撰文时开拓推敲,可得制胜之机。
要“炼”找切口。为文章找定一个小切口,既能写得实,深得下去,不致浮在面上,又能与他人文章形成差异,不致雷同。此实为教研文章明智划算之选。如语文教学中的“长文短教”大家谈得多了,但切开一个“小口子”,成为《“长文短教”中的速读能力培养》,就又别辟蹊径了。
要“炼”容含量。教研文章属实用一路,此类好文应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这包括教学智慧含量和专业研究份量。教研文章不像科研文章那么“科技”,但在“有研究、有见地”上总还是有个相应标准的。“炼”,就是要把这些“溶质”都凝练在一篇之内。“在单位面积内见密度”。
要“炼”显新意。教研文章的新意,不是靠华丽语言的外烁,而是靠内容特色实力的魅力。立得起的标题、靠得住的文句、优质新颖的引证实例,都是这种“吸引力”的体现。最终炼制出的文本就是要把文内“力道”传真出来。“想着好”而“写不好”是常有的事,大人物小人物概莫例外。写教研文章,要通过行文这一修炼场,将文本再三修改锤炼,直到自认“最好”了,才肯出手。有时作者一改再改仍不满意,几至气馁放弃,但“再”坚持一番,往往就“再掘一寸,便见黄金”了。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