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课题的不完全叙事
2012-04-02武汉市硚口区教科室李红路
■武汉市硚口区教科室 李红路
关于一个课题的不完全叙事
■武汉市硚口区教科室 李红路
大约是1998年5月份,我到辛家地小学听冯莉老师上语文课《鸟的天堂》,课中的那棵“大榕树”一直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那时,我在体育馆小学工作,与冯莉老师同属于硚口区小学语文“自主学读”课题组成员。说来真巧,辛家地小学现任校长袁莉那时也是这个课题组的成员。1998年7月,我有幸与她同行,在教研员翁望先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辽宁省葫芦岛市参加中央教科所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研讨会。十年之后的2008年4月24日,我以兼职研究员身份随区教科室领导到辛家地小学,对其承担的市级规划课题《小学生“辩才”培养研究》进行中期视导,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崇仁路小学张彦平校长(原辛家地小学校长)也应邀前来指导。
2009年7月,我调到区教科室工作。清楚地记得那是7月18日上午,我拨响了袁校长的电话,问起一年来课题研究的情况。听得出来,我的贸然询问,让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竟想不起我是谁,毕竟离上次见面又过了一年。我自报姓名之后,袁校长有些吃惊,说在电话里三两句话说不清楚,约我下午2:00在辛家地小学见面详谈。我冒着暴雨如约而至,踩着没过皮鞋的水穿过操场径自到了校长室。
故人相见,没有太多的客套与寒暄。早已准备好大盒课题研究资料整齐地摆在办公桌上,她拿出工作笔记,准备向我“汇报”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看来她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向来不喜看资料的“堆头”,也不习惯他人向自己“汇报”工作(因为我不是领导),我相信深度的沟通更能够增进彼此真实的了解。于是,我单刀直入,要她说说在课题研究中有什么困难和困惑,需要我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她还真敢说真话:
……我是接张(彦平)校长的手做这个课题的,我认为这个课题很好,真心想把它做下去,并且能做大、做强。所以花了很大的精力组织老师编写辩才校本课程教材。现在,教材编好了,课程标准也编出来了,研究课也上了不少,但越做越茫然,后面我们真的不知道研究什么?老师们很困惑,干部很困惑。老师们和干部经常问我后面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我更困惑。你去年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帮我们提炼的辩才素养“丰富的语言积累”、“娴熟的语言技巧”、“敏锐的语感能力”、“优雅的仪表气质”、“丰厚的人文素养”、“锐意创新的精神”、“良好的心智模式”,我们都觉得非常好,但是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一年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但总觉得很零散,今天张三上节“辩才”研究课,明天李四上一节“辩才”研究课,没有中心,没有主题,课有时候上得有新意,但在学生身上没有什么实效。现在,我对这种研究课的方式产生了怀疑……我们正想请你来指导,没有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我很欣赏袁校长能够接着做前任校长立项的课题。她的直率也让我们之间的沟通没有“心理防卫”。我剖析了她陈诉的问题,告诉她,他们遇到的问题是“教材黑洞”问题。由于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所编写的校本培训教材,在目标内容体系、呈现方式、教育活动、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思考,因此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写的教材,在使用中不断地出现问题,使得大家不得不停下来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修订教材。教材就像“黑洞”一样吸尽了干部教师的精力,使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她欣然接受了我的观点与建议。
就这样,“主动送上门”的我,接受了她的邀请,成为辛家地小学的“驻校专家”。
说干说就干。暑假中,我们一起对《小学“辩才素养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思路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与调整。一是充分肯定了干部教师前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所做的工作,将校本教材定位为“教学素材资源”,二是确定了“学会辨析——培养思维能力、学会辩论——培养表达能力、学会变通——培养生活智慧”的课程目标,并按照“欣赏”“学会”“推介”“辩论”四大系列建构“辩才”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做到“语言积累”和“表达技能”并重。在此基础上,由我对课题组教师进行“辩才”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课例开发的培训,指导老师开发了1~6年级共24个单元的校本课程计划(包括单元计划和课例设计)。这项工作受到了谈宇贤副局长的重视,在他的指导下,我们一起提炼出了辛家地小学“善言敏行”的办学理念,并赋予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之后,我们又一起制订新学年工作计划,将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进行融合,并对全学年的课例开发进行了统一部署。这个暑假,我们几乎都没有休息,大家研究热情高涨,干得不亦乐乎。
新学期的第二周开始,我便每周二下午到辛家地小学参与校本课程课例开发的研究,探索“辩才”课例的特征和教学策略,每次至少要听两节课,课后便以深度汇谈的方式进行评课,有时候要忙到晚上六、七点钟才结束。在深度汇谈中,每一个参加研究的干部和教师都要发言。我努力做一个倾听者,用心聆听干部、教师的感受和困惑,偶尔插话提出一些讨论的问题,把汇谈引向深入。深度汇谈结束后,再引导干部教师对交谈的内容进行梳理,得出研究的基本结论,事后由一个干部撰写研究综述。每次深度汇谈都在民主的、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研究的内容层层深入,使大家如沐春风,感到异常的愉快。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建构了“辩才”校本课程目标、内容、评价体系,开发了“辩才”课程教学的课例体系,研究了课例教学的特征、操作流程与策略。研究成果发表在《成才》2009年第5期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现在,学校把教师的研究成果编辑印制成册,这一举措很有意义。
意义之一,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硚口区小学首例较为系统、规范的校本课程研究成果。说其系统,因为它涉及到了课程的全部因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活动结构、实施的途径与方法,教学的流程与策略、课程资源和评价。其中围绕“辩才”素养培养所建构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和教育活动结构既具有浓厚的校本特色,又富有创造性,在同类研究中并不多见;说其规范,是因为它遵循了行动研究“问题——设计——实施——评价——反馈”的规范,所有的课例都是行动研究的结果,是做出来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而不是“纸上谈兵”写出来的;在实施新课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根“腊骨头”,能“啃下来”实属不易。辛家地小学的这本校本课程案例集,无论是呈现的体例,还是具体的教育活动案例,对我区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参照意义。他们由校本课程开发进而提炼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做法,在倡导学校特色建设的今天,尤其值得借鉴与推广。
意义之二,课题研究成果所涉及的范畴,由校本课程拓展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教学与班级建设,并由此提出了“辩才教育”这样一个独特的命题,作为辛家地小学“十二五”办学特色的定位和课题研究的方向,在辛家地小学的办学历史上,可谓“继往开来”。
意义之三,它积淀了学校发展情感动力,我们称之为“感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让人感动的故事太多了。袁莉校长“披挂上阵”,带头开发了第一个主题单元案例,撰写了第一份课题研究综述,每次研究都是全程参与,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还亲自撰写了课题结题报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为袁校长的“低姿态”的投入,学校“科研兴校”之路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汇聚成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张艳副校长是2009年9月份调入辛家地小学的,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她虚心好学和自我超越的勇气帮助她驱除了心中对科研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主动承担了“辩才”校本课程课例特征与教学策略的研究任务,协作袁校长组织好每一次研究活动。在课题结题阶段,她对辛家地小学“十一五”课题《小学生“辩才”培养》的研究历程进行了叙事研究,撰写了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真实地记录了辛家地小学“十一五”走科研兴校之路的这段历史。李晓青主任在每次研究活动中,总是带摄像机和照相机进入现场,记录下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并花大量的时间对音像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制作。在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他承担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成册的组织与编辑工作,从装帧设计到文稿的校对,数易其稿而不厌其烦,真是“劳苦功高”。教导主任李志宏参与了“辩才”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课例的开发,并在学科教学领域提出了“以辩增效”的理念,还亲自上研究课,把课题研究内容从校本课程拓展到学科教学,使课题研究“超额”完成任务。德育主任殷艳晴带一个毕业班的数学课,在工作忙、压力大的情况下,也参与了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课例的开发,还在数学学科中进行了“以辩增效”的课例研究。课题组教师中令人感动的故事就更多了,最让人感动的是年近退休的周克俭老师,她不仅自己积极参加课题研究,还热心地带徒弟,用她的执着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改变源于感动与感悟,我们彼此之间就是这样感动着、感悟着、改变着。
意义之四,它传递着一种信念,我们称之为“科研兴校”。辛家地小学地处硚口区西部,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均没有优势可言。就是这样一所西部学校,以坚实的步履走在“科研兴校”的路上,不折腾、不懈怠、不放弃,使学校干部教师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专业素养渐次发生变化。尤为可贵的是,这种变化不只是体现在“公开课”和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之中,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中,我们看到了“科研兴校”的功效,它给硚口区小学推进“自主办学、科研兴校”工程注入了成功信念与信心。
我十分庆幸自己曾经拥有与辛家地小学的这份渊源,更加珍惜在辛家地小学的这一段“田野研究”经历,并愿意与辛家地小学同行于“自主办学、科研兴校”发展大道上。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