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研项目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2012-04-02李海翔曾鸿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11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成员创新能力

李海翔,曾鸿鹄,林 华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非常关键。高等教育也愈加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高校势必大力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国内外大学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如美国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的“本科生研究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设立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伯克利贝克曼学者计划”、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创新团队计划”、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1-2]。本文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特点,并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际,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了地方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中的模式和方法。

一 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形式

地方高校会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机会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会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研究生或本科生参与其科研项目,使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文献、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实践以达到育才和科研双丰收。

(2)大学生独立科技立项。大学生科技立项是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调动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创新的潜力,许多地方高校通过项目立项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创新性试验研究,如我校设立的“创业创新训练计划”。

(3)参与科技竞赛。目前,各高校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组建团队并参与各种科技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国机器人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

(4)学术交流。通过邀请专家给学生作讲座,或组织学术论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以此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如,我校会定期举办“雁山讲坛”和“屏风讲坛”,邀请专业老师为本科生作学术讲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漓江论坛”,邀请广西各高校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

二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习和科研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1]。这个群体主要由学生和教师组成,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共同形成学习和科研成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相互负责、彼此依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一般是课外研究团队,具有合理专业结构和年级结构,研究方向是带有创新性的应用性研究[3]。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就是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系统培养。

三 基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团队的探索

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建议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以逐步培养科学研究素养和潜力,同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成员完善、分层培养、协同合作、工程训练、创新实践、人文培养等模式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

(一)团队组建的基本原则

创新团队的建立应该首要把握创新性和实践性为首要原则,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确立合适的选题,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达到创新。同时,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创新,加强“产学研”的充分结合。合理选择团队成员是构建创新团队的另一重要原则。创新团队需根据成员的不同特征,发挥优势,合理分工,系统完成任务。为保证团队的目标能够实现,除了学校给予的人力和物力配套之外,需要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即成员的稳定性。当老成员毕业离开之后,及时吸收新成员加入,可以为团队带来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团队维持良好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完善

一般来说,扎实的理论基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成员的科技创新能力起主导作用。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没有掌握有利于创新研究的扎实基础和前沿的学术动态。另外,相对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也使创新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通过平时的学术交流、学术论坛不断拓宽成员的知识面,完善团队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交叉学科知识往往是学术重大创新的理论支撑和基础。建立合理的创新团队势必考虑跨年级、交叉学科、专业基础扎实的团队成员,这样有利于促成学术创新。因此,在参与科研项目中,指导老师根据成员的素质因材施教,以达到团队成员的更加完善合理。我校每年举办“雁山讲坛”、“屏风讲坛”、“漓江论坛”等学术活动,吸引广西多个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扩展知识面。

(三)合理分工、分层培养

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独立科技立项研究需要不同层次的成员一起完成,形成稳定的创新实践梯队。指导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把研究内容分成不同的小课题,让他们都具体参与创新实践中去。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一般都是相同专业,因此科学研究过程中指导老师应根据年级来分配小课题。大学生独立科技立项研究则有可能涉及跨年级和跨专业的成员,指导老师则需根据不同专业和研究目标,合理分配小课题以达到整体目标之实现。因此,在指导学生科研活动中,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合理分工、分层培养”的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途径。

(四)加强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协同合作[4]。团队精神能有效推动团队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优势性、主动性、积极性等,有利于提高团队创新目标的效能。如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已成为高校必须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团队精神主要表现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各成员凝聚在一起相互信任、技能互补、有效沟通的协同合作的工作模式。因此,大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活动中,指导老师尽可能地为团队成员创造合作的情境,给予协同工作的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团队合作在实现共同目标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建立团队成员学术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创造有效的沟通机制皆为团队精神培养上的有力措施。

(五)加强工程训练

地方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地方工科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通过让学生参加实际工程训练,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增强创新能力,我校精心设计了基础单元训练和创新内容,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比如,我校的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科技立项中,指导老师大都会指导创新团队参与室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及安装工程训练。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安装系统并参与调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实践热情和能力,为创新团队的培养上了生动的一课。

(六)创建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促进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进程。要完成团队的实践环节需要获得学校和社会的支持,首先应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和平台,从而为团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发展与本地政府、企业的关系,在各个学术机构、科研院所、企业为学生建立实践基地,在教学中实现“产学研”的结合。近年来,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创新团队培养非常注重工程实践这一环节,尽可能地参与实际工程设计。有多个创新团队参与了桂林市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工程,同时污水处理厂亦可成为大学生的实习实验基地;还参与了多种工业废水工程的设计和调试,如荔浦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中海油涠洲岛采油废水处理工程等,这些工程已成为我们的教学创新场所和真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七)加强团队成员人文素质的教育

科技创新过程需要团队成员有勇于开拓创新、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科技创新人格[4]。这种人格是在创新活动中形成、发展、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能够使团队发挥良好的意志力和不畏艰险的高贵品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格,形成和完善科技创新思维,提高科技创新技能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从而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笔者认为,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员应接受基本的人文知识学习,如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心理学、管理学、法律、审美学等。这些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发挥和扩展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

(八)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保证。由于创新团队存在形式复杂,创新活动目标定位多样等因素,导致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团队难以管理,继而没有特别多的引人注目的创新团队产生。因此,建立健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是各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桂林理工大学建立了科技活动成果效果评价与激励机制,先后制定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施办法》、《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办法》等制度,有力保障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四 实践与成效

大学阶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大学生独立科技立项,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科技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接纳本科生进行自选课题的科研训练,已有500多人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此为基础进行自主创新研究。近年来,以教师申请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支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每年组建6~8个创新团队,大部分创新课题是结合工程实际的应用型课题。目前,已有5个创新团队申请了2012年我校“创业创新训练计划”的创新实验项目,并获得科技立项。

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据不完全统计,自我校参加该竞赛以来,共有33项作品获奖,连续七届比赛总分名列广西高校第一,连续六届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被确定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西唯一发起单位。最近一届(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共获奖5项。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教育人才质量,探索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7个专业(学科领域)已获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在2012级新生中设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这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成为我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又一重要模式,同时也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奠定了基础。

[1]曹小华,吴 青,李文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探讨[J].高校发展与评估,2007,23(3):22-25.

[2]王小兵.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及培养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蒋永荣,李天煜,蒋东云,等.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建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4):376-378.

[4]韦原莲,杨振德,廖秋玲,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85-88.

[5]汪 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成员创新能力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