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师的谈话
——识记取决于学生脑力活动的性质
2012-04-02赞科夫
■〔苏〕赞科夫
和教师的谈话
——识记取决于学生脑力活动的性质
■〔苏〕赞科夫
——这就是说,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文的内容,那么虽然他并没有努力去记住材料,而材料却能很容易地印入并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这一点非常重要!
——值得关心的是,有没有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
——在任琴柯(П·И·3инченко)的研究中,查明了识记的顺利与否,取决于学生脑力活动的性质。当三年级学生解答过算术应用题以后,他们通常记不起这些应用题里包含的数字(在15个数里,平均只有4个数保留在他们的记忆里)。而如果让这些学生自编应用题和自己想出应用题里的已知数,则这些数字印入他们的记忆的情况就会大大改善(在15个数里,他们平均能记得11个)。在一年级学生身上查明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他们无论是解答别人出的应用题,或者是自编应用题,都能很好地记住应用题里的数字(在15个数里,他们平均能记得11~12个)。
这些差异可以以下列理由来解释。一年级学生在解答算术应用题时,处理数字是一项独立的、有明确目的的行为,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行为已经是相当熟悉的技巧了。因此,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年级学生记住的数字,其结果就比三年级学生高很多。而自编应用题,无论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都要求高度的脑力活动积极性。因此,在自编应用题的过程中,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所记得的数字就没有差异了。
——关于材料在记忆中保持的牢固性,还揭示了其他的什么特点吗?
——在一系列心理学研究中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对课文的第一次阅读或者对直观客体的第一次知觉,对于记忆保持的牢固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如果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复习上,因而在第一次知觉材料时不去注意深入思考它的内容,那么这对于识记是有害的。
——不用讳言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学生,而且教师也常常指望着以后还会有多次的复习,因而对于教材的第一次知觉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这里有多少强大的力量在影响着材料在记中保持的牢固性啊!复习只不过是牢固保持的条件之一。这个结论具有重大的意义,看来,它应当促使学校实践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节选自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9月,副标题为本刊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