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选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2012-04-02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敖迎春
■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敖迎春
灵活选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敖迎春
随着品德新课程的实施与工作室《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的展开,我校教师对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发重视,如今的品德课堂少了往日的“单调”与“沉寂”,多了现在的“美丽”与“热闹”,然而,在这“美丽”与“热闹”背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为:选择的课程资源游离学生生活,针对性不强;使用的课程资源注重外在形式,有效性不足;选用的课程资源存在着随意性,适切性不够。
面对着课堂的“美丽”和“热闹”,面对老师的问题和困惑,我们不禁要重新审视品德新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其价值和意义何在?课程资源如何精心选择,才能激活孩子的思维,实现课堂真正的高效?在近年的品德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一、价值与意义
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的意义何在?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可见,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因此,最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最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
品德课程要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能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是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方法与策略
重视教材资源,让静态的画面向动态的生活延伸;开发环境资源,让狭小的课堂向开放的空间拓展;珍视人本资源,让单向传授向多向多方共享迈进……这些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方法。应该说,课程资源是品德课堂的源头活水,是品德课堂的生命所在。我们该如何精选课程资源,用好各种课程资源,让课堂充满思维的灵动,体现品德课程的价值与高效呢?
1.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整合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预期并最终实现的教学质量标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动力。教学目标最终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方向,也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效益。因此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根本。
一位教师试教《粒粒皆辛苦》,选用了一些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生活中浪费粮食的影像资料、现代中国儿童体质状况及肥胖儿童状况的文字数据、湖北山区儿童中餐忍饥挨饿的影像资料、世界儿童饥饿贫困的图片。选用这些资源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上一课时“民以食为天”时在感受农业作用的基础上,了解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体验农业生产者的辛苦与智慧,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农民的劳动与智慧。
当对照目标审视课程资源时,我们不难发现,浪费粮食现象这一生活资源,用在教学的开头,能激发情感,引起孩子对粮食浪费现象的关注,进而思考这样的行为为何不对,从而导入粮食生产的艰辛过程,感受农民的辛苦。当然,若把这一资源放在讲完农民的辛勤后面,用“农民的辛苦”与“大肆地浪费”引起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引发思维,能更好地实现价值引导。这个生活资源的嫁接,是围绕目标而选择的,是很好的。
相比之下,其他资源的选用就有些游离目标了——中国儿童的体质下降、肥胖儿增多与农业工作者的辛苦完全没有关系的;我们不是因为中国和世界还有人受饿而节约粮食,而是关注我们国家、世界上同龄人的生活境况,更能珍惜我们的生活,做到不浪费。教师如果理清课程资源与目标的联系,就能把有效的资源提取出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达到期待的价值引导。
2.以推进目标为目的,筛选课程资源
很多时候,老师的课程资源不是不够,而是泛滥成灾,他们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把握不准,难以取舍。其实,我们不妨研读教材,细化一节课的目标,把目标分为若干个层次,用不同的资源助推不同的层次目标,让孩子们感到内容有新鲜感,课堂有层次感,思维有逻辑感。
教师用这样的方法执教《神奇的网络》一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神奇的网络》教材资源呈现两个层次:一是孩子们熟知的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是不为孩子熟知的网络的作用。总体目标就是为了体验网络“神奇”,感受科技发展、人类的智慧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给生活、工作方式带来的变革。作为老师,深知电脑的产生、网络的运用、人类的智慧让社会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人类的前进与发展是必然趋势,几十年后的网络会更加神奇。因而,老师运用了这样的层次架构课堂,选用了这样的资源来推进课堂,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将网络的“神奇”深深烙在了孩子的心里,燃起孩子对科技发展的赞叹,对发展科技改变生活的向往。
当然,当教材难以显现层次的时候,我们可以反过来做——把课程资源分类:同质的资源中筛选最典型、最能直击目标的资源;异质的资源,思考其体现的价值核心所在,能否成为超越教材新的增长点。一旦确定其能够成为教材新的增长点,教师就可以将此价值核心融入教学目标,并进行目标的层次化,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责任编辑 王爱民